第135章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这段故事,资料来源于六部书,分别是《左传》、《国语》、《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东周列国志》。
《左传》是一部春秋年间的编年体史书;《国语》是一部春秋年间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一部西汉年间的纪传体史书;《吴越春秋》介于历史和小说之间,是东汉刘晔所著;《越绝书》是一部吴越地区的地方志,成书年代不详;《东周列国志》是明代冯梦龙先生的作品,流传民间最广。
“吴越春秋”留给我们后世三大谜案,今天我们来一一破解。
第一个,会稽之围,越王勾践有没有到吴国去做人质?
《左传》之《鲁哀公元年》:三月,越及吴平。吴越最终达成和议,但是没有提到勾践入吴。
《国语》之《吴语》说是,勾践派遣儿女入吴国做人质;《越语上》说是,勾践率三百降官入吴国做人质;《越语下》说是,勾践和范蠡两个人入吴国做人质。
《史记》之《勾践世家》: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勾践派遣范蠡和柘稽入吴国做人质。
《吴越春秋》说是,勾践夫妻双双入吴国做人质,为奴三年,为吴王牵马坠蹬,受尽凌辱等等。
我讲述这段故事,依据于《史记》,没有其他原因,因为,我喜欢这部书。
第二个,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典故是真,还是假?
《左传》和《国语》均未记载这个典故。
《史记》之《勾践世家》: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仅仅是提到尝胆,未曾提到卧薪。
成语“卧薪尝胆”,并非来自史书,而是来自宋朝的文豪苏轼。他在《拟孙权答曹操》文章中写道: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不过,这里说的是孙权,而并非勾践。
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把这一典故描绘成鸿篇故事,深入人心。
第三个,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
《左传》、《国语》、《史记》均未提到西施。
但是在诸子百家的作品中,《管子》、《墨子》、《庄子》、《韩非子》都曾经提到西施。诸子百家和西施生活在同一时代,由此证明,西施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吴越春秋》记载,文种献“伐吴九术”,其一就是进贡美女,迷惑吴王,让吴王沉溺于酒色,荒废朝政。
越国君臣遍寻天下美女,在句无苎萝村(绍兴诸暨)发现了西施。经过三年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西施歌舞诗词无所不通,担负起灭吴兴越的重任。在这个故事里,西施是以女间谍的身份入吴的。
如果想看更为详尽的故事,在《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美人计吴宫宠西施”。至于后世的影视作品,演绎夫差、西施、范蠡三角恋爱的故事,充其量只能算作戏说。
那么,西施的命运归宿如何呢?
《吴越春秋》: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吴国灭亡后,越人把西施视作亡国妖妇,沉入大江,追随伍子胥而去。鸱夷,代指伍子胥。
《越绝书》: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结局,说西施与范蠡私奔,从此,泛舟五湖,夫妻经商为业。
《东周列国志》: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越王夫人怒沉西施,说是为国着想。其实仔细分析,她分明是嫉妒西施的容貌,恐怕越王和西施再纠缠到一起,所以早做防备。
红颜薄命,不容于世,却被视作亡国妖妇,沉江作鬼,是世人比鬼更狠毒呢,还是鬼比世人更可怜呢?
如果是女人嫉妒女人也就罢了,几千年来,偏偏有些文人骚客也评点西施,骂她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倾国倾城,长得俊美难道是错吗?白天,她还是你们文人笔下的红颜祸水,晚上,她何尝不是你们文人心里的梦中情人呢?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罗隐《西施》
喜欢春秋战国故事荟请大家收藏:春秋战国故事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