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荣临走前,决定大家明晚在他的“大世界”聚会。李天一和虞洽卿表示没有意见,众人才告辞离去。别看这些大佬在上海滩呼风唤雨,其实在江湖上得罪的人也不少。一般没事也都不会随意去陌生的地方消遣,在自己的场子又安全又随便,何乐而不为呢!
虞洽卿看大家都走了,王彬颜召集一批人在清理仓库。就问李天一下午有何安排,如果没事他要带李天一去见一个人。李天一知道自己在上海滩没什么依仗,都靠这位“虞叔”帮衬,就欣然前往。从王彬颜手里接过仓库的钥匙,两人向车子走去。
仓库门前停着两台车,一个年青人站在车前不时的环顾左右。李天一以为是虞洽卿的保镖,没有在意。但虞洽卿却带他来到年青人面前,介绍说这位是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国民党党员,叫“杨登瀛”。是位爱国青年,曾经参加了五卅斗争。而且与青帮的杨剑虹是老乡,还和红党的顾顺章和恽代英交好。为人善于交际,在上海是非常“兜得转”的人物。
李天一微微呆滞了一下,他不知道这人为什么会在这里,疑惑的看着虞洽卿。杨登瀛看着李天一,露出钦佩的目光说道:“李先生,冒昧打扰了。我是通过杨剑虹知道您的,就求他带我联系虞老代为引荐。我不是青帮子弟,我只是想寻求救国之道的归国学子。去年加入了国民党,对红党的理念也深表认同。我知道您发明的药替华人争了光,就想通过虞老结识您。虞老知道我的志向后,就带我来见您了。说您的志向更接近我追寻的理想,我们有共同的奋斗方向。我这次来就是想聆听您的高论。“
李天一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思想竟然还有这样的影响力。这位杨登瀛,可是他通过瓦力查询到的,历史上著名人物。
1893年出生的他是广东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19年回国参加五四运动,1924年后加入国民党。1928年加入中统,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的特派员,在此期间,杨登瀛为红党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使得红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下,多次化险为夷,避免更大的损失;1931年顾顺章叛变之后,他的身份暴露,被捕入狱,1934年出狱,1934年任南京反省院副院长,后穷困潦倒;解放后,陈赓等为其提供证明,使其晚年生活有所保障,1969年12月19日病逝
令人唏嘘的是。1975年,在共和国总理周伍豪弥留之际,作为曾经秘密战线的最高领导者,依然对杨登瀛被迫害痛心不已。并评价“一切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我们都要不要忘记他们。”
这位可是在世界谍报史上都堪称一流的人物。其中红党秘密战线“前三杰”:钱庄飞,李k农,胡底,以及驻上海的特派员杨澄瀛都是中统的头面人,位高权重,各方面都很吃得开。他和租界巡捕房的关系也很铁。英国巡捕房负责人曾说:我们不愿和除杨先生以外的任何人打交道。搜捕红党的行动许多都要有他参与。他是陈赓直接掌握的情报关系,给红党提供了大量的绝密的情报,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价的。不少红党的叛徒挖空心思找到他,提供情报,捞取赏钱,却不知是自寻死路。一次关向应被捕,特务搜去了一大箱重要资料。杨澄瀛带着一个“红党文件鉴定专家”来了,鉴定了几天后,得出权威结论:这不过是一个普通学者的一些资料,没有任何价值。结果关向应被释放。“红队”击毙叛徒白鑫也是依靠他的情报。当时从美国来了一个反红党专家,指定他为翻译。可见当时他对红党情报工作之贡献。
这是一位堪称传奇的谍报人员,李天一怎么可能不为之心动。虽然现在他还年青,在情报领域很青涩,没有任何经验。但这是他未来急需的人才,经过几年的培养,他有信心将杨登瀛练就成堪比戴笠的存在。李天一下定了决心要争取他。
中午饭安排在了一家杭帮菜馆。虞洽卿今天本来是要为李天一引荐一位重要人物,这顿午饭也是为了他们见面,刻意安排的。至于杨澄瀛,本想捎带着给李天一介绍一下,还了青帮杨剑虹一个人情。可没想到李天一会这么欣赏杨澄瀛,不但上了杨澄瀛的汽车,还相谈甚欢。他有些越来越看不懂这个神奇的年青人了。
三人进了饭店,被伙计引进一个大的包间内。屋里座着蒋百里夫妇和三个男人谈笑甚欢,其中的一老一少为华人,还有一位30多岁的欧洲男人。原来虞洽卿已经安排人先接来了蒋百里夫妇,四人见虞洽卿等人进了包间,纷纷站起迎接。
为首的老者60来岁,身形微胖,身着长衫,气度不凡,正笑而不语的看着李天一。身旁的年轻人20出头,一身西装打扮。和那位中年外国人一样,满脸好奇的盯着几人。虞洽卿为李天一介绍:那位长者是海外洪门的领袖黄三德先生,另一位年轻人是已故同盟会元老黄兴的次子”黄一中“,现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书。而这位洋人是俄籍犹太商人,名叫图钦斯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海外洪门!美国洪门致公堂?“李天一吃惊的问道。
“准确的说是中华致公党,就在前几天成立的。”洪门领袖黄三德笑着说道。
“中华致公党?竟然组建政党了?那您和司徒美堂先生就是党领袖了。”
“那倒没有,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陈炯明为党的总理。我和司徒美堂都老了,没精力去打理党内的事物了。这次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五洲洪门恳亲大会,我就没有参加。而是回国来看看家乡和老友,都老矣!再不回来看看就怕见不到啦!”黄三德感慨的叹道。
酒菜上来了。众人落座后,一旁的黄一中见李天一不是很明白,就主动给大家解释了原因。
说起黄三德和司徒美堂,就不得不提到洪门致公堂。而洪门的历史更是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洪门在清代主要是指由福建和两广的天地会构成,现在一般是指旅居海外名地华人、华侨中的三合会、三点会、天地会或哥老会等帮会的总称。
致公堂属于洪门组织,1876年,“致公堂”在美国檀香山正式登记成立。由于背井离乡,迫于外部环境多重的压力,为了自身安全,海外华人加入洪门的人数众多。接着致公堂在美洲普遍出现,也成为洪门组织在美洲的统称。1890年,致公堂在加拿大有堂所20余座,会众达2万之多,几乎包括了全部华工。1903年美国华侨大约有10万人加入致公堂。1904年,孙文于美国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担任“洪棍”一职。孙文加入之后对致公堂进行了改革整顿,使致公堂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1911年,孙文在旧金山组织“洪门筹饷局”,曾令同盟会会员一律加入致公堂。大名鼎鼎的黄兴、蔡锷、蔡廷锴将军都加入过致公堂。而黄花岗72烈士中,有68位是洪门兄弟。
所以说,早期的同盟会骨干大多为致公堂成员。孙文在辛亥革命期间,得到了大量的致公堂帮助。黄三德和司徒美堂为了协助孙文宣传革命,亲自为他保驾护航。在革命党人武装推翻清王朝的历次起义中,每一次都有海外洪门志士回国参战,有时还是起义军的领导者或骨干。海外洪门捐助为辛亥革命的准备和发动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历次起义所需的购买枪支弹药的经费,起义士兵的军饷,起义的组织活动费,绝大多数是二人协助孙文从海外华侨捐赠获得的。
黄三德出生于1863年。字传镒,台山市人。15岁那年,为生活所迫,黄三德与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出国“闯金山”。初到美国三藩市,黄三德就上了洋人的当,被卖到矿山挖煤。后来,又当过洗衣工人,送货员和酒吧服务员,历尽艰辛。为了不受洋人欺辱,他拜了一位华人武师为师,结果练就一身武艺,成为当地华人中年轻的武术高手。1883年12月,黄三德加入美洲华侨中最大的组织——洪门致公堂。
也许因为早年的遭遇,黄三德认为国外侨胞更需要强大的力量来保护。加入洪门后,黄三德热心为侨胞争取权益,在侨胞中的威望很高。1897年,被推举为三藩市致公堂盟长、兼亚利桑那州波利斯凯特埠公堂盟长,稍后又被选任三藩市致公堂总理。几年后,他被美国各堂口推为“总龙头”。当地侨胞们都尊称他为“洪门大佬”。
而另一位实权大龙头司徒美堂,生于1868年的广东省开平市,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拜堂盟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
司徒美堂从小学过武术,有一身好武艺,十数人不能近其身。20岁那年,一个白人流氓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馆吃“霸王餐”,司徒美堂气愤不过,三拳两拳把那个流氓打死,被判了死刑。黄三德及洪门人士立即凑钱营救,最后改判了十个月。这件事使司徒美堂在华人社会出了名。
1894年,司徒美堂来到波士顿,成立了安良堂。安良堂很快就成为洪门致公堂旗下的强势团体,最后发展到全美国31个城市都有安良堂,规模浩大,成员达2万多人。1905年,司徒美堂在纽约成立了“安良总堂”,自任总理。司徒美堂本人被称为“大佬”,尊称为“叔父”。该堂也像现在的社团那样,有自己的法律顾问,当时的法律顾问竟然是后来的两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和罗斯福。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文请司徒美堂回国当监印官。但司徒美堂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理由,婉言拒绝。
喜欢时空废品收购站请大家收藏:时空废品收购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