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心里七上八下
    “主任,我能说个不字吗?”

    “你觉得呢。”

    徐海涛瞪了陈峰一眼,话锋一转,安抚道:“你自己说说,下面几个村,谁能管得了他们?不送到大河村,随便丢给一个村,这群来自城里的爷爷奶奶,非得把天捅个窟窿不可。”

    “卫民,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们家的情况我知道,你最近这段时间在你们村,还有张家沟干出的那点事情,我同样也知道,虽然做事风格有些荒唐,不过从另外一个陈面来讲,你这个人是有管理能力的。”

    “这件事情对你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说到这里,徐海涛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如果能将这些有问题的知青管理得老老实实,受益的不只有陈峰自己。

    还有陈峰未过门的媳妇,郭文秀。

    “娶媳妇是你个人的事情,公社和上级领导无权干涉,但同时,你也不要忘了郭文秀是个什么出身,地主后代,老右。”

    “夫妻一体,你立了功,你媳妇身上的问题即使无法摘帽,真要出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或许能够成为保护你们的挡箭牌。”

    兵团知青下乡不只是人过来,户口档案也会跟着一并从城里转移到兵团,相当于直接下来落户。

    想要将他们打回原籍,且不说当地会不会收。

    就算会收,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办下来的。

    在此之前怎么安顿这些刺头,成为兵团头等大事。

    继续留在兵团,肯定不可能。

    这些人不但惹是生非,而且经常散布不利于团结的言论。

    送到附近的城市安顿,更是不可以。

    将他们交给农村管理,参与劳动改造,成为最好的选择。

    一层压一层,皮球被踢到了公社。

    徐海涛是公社的治保主任,看管人员这类工作,自然由他负责。

    明白接受任务,对自己和郭文秀确实有好处。

    可是一想到要面对十几个难缠的城里青年,陈峰一脑门子的官司。

    重活一世,陈峰哪能不知道这些城市青年有多矫情。

    仗着出身根正苗红,你跟他们来硬的,人家就敢跟你来横。

    若是当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

    等着瞧吧,当地非得被他们闹翻天不可。

    第一批下乡插队的兵团知青,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家庭背景一个比一个好。

    与此同时,优渥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这些人胆大妄为,眼里不容沙子的性格。

    徐海涛语重心长地说道:“卫民,不管怎么说,事情确实让你为难了,但咱们公社下面那么多村长,没有一个能够镇得住他们,只有你有勇有谋,并且和这群城里来的青年男女一样,都是根正苗红的好出身,懂我的意思吧?”

    “您把话都说到这里了,我不懂还能怎么办。”

    陈峰无可奈何道。

    “你为公社排忧解难,公社也不会让你吃亏,这些知青口粮由公社负责,不用你们村出一粒粮食,我下午就派人去你们村盖几间房子,当成这些知青的宿舍。”

    “如果有什么困难,你随时可以找我,对于,你这次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找我?”

    陈峰是在没有接到电话的情况下过来的,说明本次过来是为了别的事情。

    担子压下去了,徐海涛也该适当地表示表示。

    毕竟,想要马儿跑,肯定要给马儿吃草。

    陈峰挤出笑容说道:“主任,我还真有个事想求您,听说公社宣传干事手里有一部老毛子的照相机。”

    “你要借照相机?”

    徐海涛吃惊道。

    陈峰马上讲出路上想好的理由。

    他和郭家已经定了亲,一个月后将迎娶郭文秀。

    借照相机练练手,成亲之前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件事情,容我先想想。”

    徐海涛抽了两口烟,转身将香烟掐灭在烟灰缸。

    公社确实有照相机,也的确在宣传干事手里。

    整个公社只有一台照相机,属于正儿八经的国有资产。

    万一陈峰将照相机弄坏,事情就可大可小了。

    国有财产必须有专人管理,一律不允许出借。

    将国家的东西借给个人,这件事被人抓住小辫,说麻烦也确实麻烦。

    等了大概两三分钟,陈峰始终不见徐海涛作出表示,心里不由得七上八下。

    耽误几天,埋在土里的三具尸体一定会腐烂。

    那个时候,就算拿到照相机也没用。

    至于说将昨晚发生的事情告诉徐海涛,不是不行。

    只是会给陈峰带来不少不确定的隐患。

    轻轻松松干掉三个穷凶极恶的土匪。

    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眼下不算什么。

    可万一过了两三年,有人开始翻旧账。

    说那些人不是土匪,是被陈峰滥杀的无辜民众,那个时候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

    “照相机可以借给你三天。”

    又过了几分钟,徐海涛转身说道:“至于胶卷,只能给你一卷。”

    “你和郭文秀的婚事尽量低调,抓紧将该拍的照片拍完,别弄得尽人皆知。”

    经过了一番不算复杂的心理斗争,徐海涛打电话叫地宣传干事。

    详细向陈峰介绍如何使用老毛子的照相机。

    又将一盒新胶卷放在办公桌上。

    城里人结婚,可以去照相馆拍结婚照,全家福。

    农村既没有照相馆,也找不到照相师傅,陈峰提出的要求不算过分。

    将照相机胶卷交给陈峰,这小子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公社排忧解难。

    该交代的事情,徐海涛一股脑交代给陈峰。

    下来的知识青年共有八男六女,公社每月提供两百斤棒子面。

    “才两百斤……”

    陈峰夸张地伸出两根手指,每月两百斤分到个人头上,也就能分得十四斤左右。

    一天的口粮仅有4两多一点。

    不参加劳动,勉强能够对付过去,可如果从事生产劳动,别说是4两,就算是8两都未必够吃。

    “公社有公社的难处,能够挤出两百斤棒子面,已经是勒紧裤腰带,你不是擅长打猎嘛,实在不行就带他们进山里打猎,下河里捞鱼。”

    “好了好了,我这还有个会,拿着照相机和胶卷赶紧回家给你媳妇拍照。”

    担心再说下去陈峰反悔,徐海涛连推带拉地将陈峰推回自己的办公室。

    《重生1975,窝在深山采药发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重生1975,窝在深山采药发家请大家收藏:重生1975,窝在深山采药发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重生1975,窝在深山采药发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重生1975,窝在深山采药发家请大家收藏:重生1975,窝在深山采药发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