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1章 大闸蟹的习性
    “有有有!当然有,”

    老板眼珠子一转,随后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人注意自己,这才凑近四人,压低声音继续道。

    “实话告诉四位老板。

    我们这里原本是不准备将蟹苗传出去的,毕竟若是其他地方有了,那我们这里就不值钱了。

    若是四位老板真的想要,要多少,给小的我说个数。

    明日我给几位送到指定地方去。”

    杨四皱眉:“不能今日吗?”

    卖货老板微微一愣。

    这么着急被骗的吗?

    老板心里暗自好笑。

    本来还想着,过程变得的辛苦一点、费力一点,才会显示的物有所值。

    但既然对方这么着急。

    那干脆就直接省掉这个步骤好了,直接满足他们。

    反正都是一群不识货的乡巴佬。

    “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几位来的匆忙,这样的话,怕是要……”

    说着,他比了个钱的手势,暗示需要加钱。

    杨四本来就等得不耐烦了,一看老板这模样,顿时火冒三丈。

    “你爱做做,不做拉到,反正这里又不是只有你一家。”

    说罢,就要转身离开。

    老板赶紧拉住其中一人的衣角,脸上堆笑。

    “别别别,我这不开玩笑的吗。”

    心里却在暗自吐槽。

    这四个乡巴佬,这会儿怎么又精明起来了?

    在老板一番极力挽留后,双方商讨了最终的成交价,30两银子买5大桶蟹苗。

    为了弥补刚刚惹恼对方的过错,老板装作大方的样子,给他们少了2两。

    最终以他们最后的家当28两成交。

    江中也没想到蟹苗居然这么贵,也就没有再提买大鱼的事儿了。

    不过他想着以后有机会,自己一定要过来买。

    这可是他咸鱼翻身的唯一机会,于是便把这个事情埋在心底。

    2个半时辰后。

    在马行焦急等待的四人,终于看到卖货老板过来了。

    江中四人仔细清点了一番。

    看着桶里还活着的螃蟹,个个儿都有小孩儿巴掌那么大,想着这应该就是蟹苗了。

    便赶忙将装螃蟹的桶搬到了租来的马车上。

    卖货老板拿到28两银子后,招呼都没多打一声,转身就跑得没影了。

    江中看着桶里的螃蟹,有些疑惑:“蟹苗都这么大吗?”

    杨四:“应该是的吧,毕竟这里的螃蟹都有人脸那么大了,跟咱们在溪边看到的河蟹肯定不一样。”

    马行老板为了赶紧完成这单,也连连附和。

    “对对对,海边的蟹苗就是这样,个头大,好养活。”

    四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确认无误,便带着价值28两的5桶螃蟹踏上了归程。

    直至马车彻底消失在视野中,一旁的小厮忍不住吐槽起来。

    “哪儿来的蠢货,居然来海边买大闸蟹?真是可笑之极。

    难道不知道这种品种的螃蟹,只生活在淡水里吗?”

    这话一出,马行老板不禁笑话起小厮来。

    “呵呵,你跟他们半斤八两。”

    “啊?老板,这是为何?”小厮一脸茫然。

    “大闸蟹这种品种虽然主要生活在淡水,但其幼体期必须在河口附近的半咸水中生活。

    而且这种东西全是壳,没有点御厨的手法,很难做成美食,自然就不受欢迎了。

    倒是青蟹这些,就算做的不够好吃,但好歹肉多分量够,多吃几个也能管饱。

    这几个蠢货,先不说他们买到的是青蟹幼蟹,能不能成功把活蟹运输回去还是一回事儿。

    这次,他们算是要赔个底朝天了。”

    说罢,马行老板笑着走进马行。

    而毫不知情的江中四人,紧紧跟车夫挤在马车座位上。

    正兴致勃勃地商讨着以后怎么赚大钱。

    只有车夫一脸平淡,仿佛对他们的讨论漠不关心。

    小溪村。

    每隔一段时间,叶青女就会让大家给稻田换水。

    在换水的同时,还要在稻田里撒上用生石灰制成的石灰乳。

    因为生石灰碱性太强,为了避免灼伤大闸蟹和水稻。

    在使用之前,需要放入水充分溶解成石灰乳。

    众人一边撒着石灰乳,一边欢快地交谈着。

    因为这段时日,已经发现不少螃蟹都开始长大了。

    “真没想到生石灰用处居然这么多。

    不仅能消毒杀菌,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控制酸碱度养大闸蟹呢。”

    “是啊,青女真是个有能耐的,老头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夸她了。”

    村长见状,打趣众人。

    “让你们多跟着孩子学点你们不听,这会儿词穷了吧,哈哈哈。”

    众人听了,都跟着嬉笑着。

    江华撒完手中的石灰乳,“笑笑笑,石灰乳都没了,还在那儿笑,赶紧再去仓库弄点过来!”

    “好嘞!”

    几个壮汉得令,立刻转身又去土窑工坊旁边的仓库里拿。

    这个仓库是村里新建的。

    专门用来存放村里的各种物资。

    江林看到几人来了,立马熟练地将石灰乳放在牛车上。

    

    喜欢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请大家收藏: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此时,叶青女刚好在成衣工坊,见几人又过来,赶忙上前叮嘱了一番。

    “江旬哥,劳烦你帮我给村长说一下。

    若是在撒石灰乳的过程中发现有大量蜕壳的大闸蟹,那就稍微控制一下石灰乳的分量,避免影响蜕壳过程。”

    “好的,妹子你放心就好了。

    村长和华老天天唠叨这些事情,我们大家伙儿可都记着呢。”

    叶青女微微一笑,放心地点点头,随后又去成衣工坊了。

    这段时间,在众女齐心协力的努力下。

    成衣工坊已经有快200件校服成品了。

    因为款式新颖,颜色的艳丽、绣花的灵动,众女那是乐此不疲。

    因为布匹都是自己染的,所以成本也没有花费太多钱。

    中午时分。

    吃完午饭的“幽居”八人组赶到了成衣工坊门口。

    叶青女热情地迎上去,带着他们来到试衣间。

    紧接着,智雅、小绿和张氏拿着8件成品走了过来。

    “快,大家伙都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众人的眼睛一下子就看直了。

    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件校服,在身上比划着大小。

    自从见识到叶刚、叶小小他们的着装后。

    不仅是他们,就连其他人也对叶刚四人的校服款式羡慕不已。

    他们时不时就会跑到成衣工坊来,询问校服什么时候能做好。

    喜欢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请大家收藏: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