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所付诸的努力,无一不是为大秦的繁荣昌盛。
尽管我们暂时无法预知很多事物的最终价值,但信仰公子便足矣。
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公共利益,而非个人私欲。
老先生,我所言不过冰山一角,等你投身于公子的麾下,必将进一步领略公子的卓越才能。”
说完,董仲舒转头,望向嬴政。
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良久无言。
这样的反应,董仲舒早已料到,当他初识嬴高的伟业时,内心同样经历过震撼。
他心想,即便是驾崩的嬴政若在世,见到自己的儿子能做出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必定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或许,连嬴政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个好儿子。
打江山难,治理天下使之繁荣昌盛,更是难上加难。
“国家的兴衰,并非取决于一家一姓的兴衰,而是维系于亿万百姓的喜怒哀乐。公子当前的举措,无不围绕着这一根本宗旨。”
“老先生,我的话点到为止。请你坚信,终有一日,当世人知道公子的良苦用心,即便是那些心怀反秦之意的人,也将感激涕零。”
嬴政听后,神情震撼,良久未没有回神。
他的内心激荡如潮,竭力消化着董仲舒说的的每一句话。
董仲舒继续道:“公子其实是个非常谦逊的人。尽管我与他的相处仅月余,但对于他的品性,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从不自满于自己的成就,也从不夸大其词……”
……
嬴政陷入深深的震惊。
渐渐的,他已完全听不见董仲舒的话。
他从没想到嬴高竟然为秦国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
嬴高篡位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让百姓得到更多便利。
可以肯定,如果监国的人不是嬴高,而是扶苏或其他任何人,他们的成就远远不及嬴高。
此刻,嬴政心中充满疑问。
嬴高真的是朕的儿子么?还是他是神仙降世,来拯救大秦的?
离开后,在龙一的带领下,嬴政走进了一家牛肉馆。
嬴政看着热气腾腾的肉汤,一动不动。
旁边的龙一和龙二交换了一个眼神,默默传递信息。
“陛下已经半个时辰没动弹了,是不是被吓住了?”
“不可能,陛下经历的多了,不会因为这件事吓住。”
“那也不能总是坐着不动吧,我们得提醒他快点吃完回去。”
“你敢提醒试试?小心你的脑袋!”
龙一怒视着龙二,龙二转头看了看嬴政,最后垂下头……
嬴政自然不会因此惊慌失措。
他在心中反复回味着董仲舒的话,一时间难以彻底领会。
他奇怪,难道嬴高真是神仙下凡?
在他看来,除非是神仙,否则谁能瞬间想到那么多对策,并付诸行动?
嬴政沉浸在震惊中,竟没察觉到自身真气正在翻涌。
最终,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现。
只有神仙转世,才有资格成为朕的儿子。
想到此处,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
是的,朕的成就超越三皇五帝,自然配得上成为神仙之父。
子女像父亲,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嬴高之所以有此才能,也是因为朕的功绩。
想到这,嬴政挺直了腰身。
随后,他又想起了董仲舒提及的嬴高那宏伟的抱负。
他已经深刻理解到百姓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日益繁荣昌盛。
一想到嬴高找到了高产量种子,嬴政就非常满意。
这小子确实厉害。
朕寻找了几十年毫无结果,你却仅用几个月就做到了。
从此,我国不再畏惧天灾,每户人家都有充足的粮食。
这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嬴政想到这里,认为嬴高之前的行为都可以宽恕。毕竟他为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足以弥补他的过错。
但是,嬴政始终不明白,董仲舒点头后又摇头究竟有什么含义。
为了尽快弄清楚,他转头对龙一道。
“我要去见王翦,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离开咸阳城,去看嬴高在研究什么,他太神秘了。”
“是。”
龙一抱拳,见嬴政开口,心中安定了下来。
嬴政随后陷入了沉思。
今天发生的事件实在太多,他必须梳理清楚才能决定下一步行动。
嬴高正努力让更多百姓有机会读书,通过发展工商业和建筑业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自己除了加重天下人的负担,迫使他们修建阿旁宫,导致工匠和百姓苦不堪言,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如。
但是,嬴高的成就,也是继承了朕的智慧。
或许在治国理政上,嬴高天赋异禀,但对于开疆拓土的雄心尚显不足。
他似乎更适应于和平时代的治理,而在军事指挥上略有不足。
在这点上,他不及朕。
这恰好,朕承担起开疆拓土的重任,而嬴高则专注于内政管理。
未来大秦的辉煌,将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绽放。
是的,就这么决定了。
稍后朕便去找王翦,将兵权重新收回手中。
兵权过于危险,嬴高掌握之下并没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只有他失去兵权,朕才能安心,无需担忧他胡乱来。
而朕也能更好地外出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
朕要仔细调查嬴高手中的种子,是否真的能够亩产千斤。
以两个来月的时间,足以查明真相。
在此期间,朕或许还能突破到大宗师。
嬴高才智过人,大秦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遗憾的是,朕只有五年的寿命,心中实在不甘。
朕必须突破到大宗师,才能延长寿命,与嬴高共同见证大秦的日益强盛。
想到这,嬴政的决心愈发坚定。
回想起这段期间经历的一切,依然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还有愤愤不平。
身为始皇帝,岂能容你董仲舒随意安排朕的官职?
若非你为朕解答诸多疑惑,待朕表明身份后,第一个处决的便是你。
嬴高的志向,让嬴政震惊,他对各家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
让百家中有才能的人为秦国百姓传授知识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