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8 道歉书呢?
    兄弟俩走下台阶。

    两人的伴读太监都已经在阶下候着,脸冻的发紫,笑容都僵硬了。

    朱允炆的肩舆也来了。

    朱允炆的太监贴心地送上貂裘,帮他穿上。

    在太监的搀扶下,朱允炆上了肩舆,顺势瘫了下去。

    早晨拉虚脱了,接着就站了大半个时辰,又惊又怕,早就累的不行了。

    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

    太监贴心地帮他掩好貂裘,再盖上一层毛毯。

    朱允炆忍不住长吁一口气,看着蓝天,他一根手指也不想动,嘴都懒得张。

    可是他不说话,太监们就不敢起步。

    朱允熥抡起云电,用刀鞘拍了拍他的貂裘,

    “小二……哥,走吧!”

    刀鞘上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刺痛了朱允炆的心。

    朱允炆急忙拢了拢貂裘,送给三弟一个白眼。

    又阴阳怪气道:

    “刀真不错!”

    “那是!御赐的呢!”朱允熥开心地回道,顺手耍了一个刀花。

    朱允炆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尖叫一声:

    “起轿!”

    就这样,朱允熥伴着肩舆,一行人朝东宫走去。

    朱允熥沿途欣赏冬日景色,腊梅花开的正好。

    肩舆有节奏地起伏,朱允炆陷在貂裘里,冷着脸,有些萎靡不振。

    想着今天的陛见,他很难过,

    如果不是腹泻,导致人没了精神,默写肯定不会错字的。

    如果赈济的答案不泄露,自己也能逆风翻盘。

    结果……

    最后败给了朱允熥。

    过去被他鄙夷的,欺辱的,朱三傻!

    朱允炆不愿面对现实,

    不甘和失落让他意难平。

    他忍不住问道:

    “那个赈济的问题,谁给的你们答案?”

    “没人给。”朱允熥干脆地回道

    谁给啊?

    都是自己捡的。

    “就凭你们仨?”

    朱允炆鄙夷地撇撇嘴,连声冷笑,小猪一般地哼哼。

    朱允熥没有理会,他看到不远处有几株早梅,竟然有了花骨朵。

    回去就告诉钱嬷嬷,让她派人来折几枝,

    插在花瓶里,明天正午就能开花了,暗香浮动,令人心旷神怡。

    朱允炆又冷冷地问道:

    “你的算术题是怎么做的?”

    朱允熥挑挑眉毛,认真地回道:

    “我用脚趾头扣的。”

    朱允炆:

    “……”

    半晌,他冷哼一声。

    兄弟俩都沉默了。

    只有脚步的沙沙声。

    ~

    景阳宫外。

    朱允熥站住了。

    肩舆直接抬了进去,朱允炆一声没吭,没有请朱允熥进去的意思。

    朱允熥转身就走。

    吕氏早就下过懿旨,不需要他早请安、晚问候。就是为了削弱他在东宫的存在感。

    他一边走,一边数数,

    “一步,两步,……”

    他猜测,吕氏会叫自己回去的,

    应该很快,

    不会超过十步。

    道歉书还在自己手上,这是她的好大儿的把柄,不要回去,她寝食难安。

    刚踏出第六步,一个太监挑帘子出来了,大声叫道:

    “三殿下,娘娘有请!”

    ~

    朱允熥大步进殿。

    吕氏坐在首位,

    朱允炆站在一侧,看到朱允熥进来,他“哼”了一声,别过脸去。

    朱允熥没计较他的孩子气,大步上前,躬身施礼,

    “孩儿给母亲请安!”

    自从他伤愈,娘俩还是第一次见面。

    吕氏淡淡地说道:

    “免了吧。”

    吕氏上下打量他,

    和炆儿一样款式的常服,也都是崭新的,人很精神,压根看不出来是重伤初愈。

    吕氏缓缓道:

    “本宫听说了,你今天表现不错,陛下很高兴,还夸赞了你。”

    朱允熥回道,

    “孩儿只是侥幸罢了。”

    吕氏嗯了一声,

    “总算没给东宫丢脸。”

    朱允熥低头听着,没有回应。

    ~

    吕氏进入了主题:

    “早晨,你和炆儿兄弟俩在学堂闹的不像样啊。”

    “回禀母亲,二哥生病,孩儿也很难过的。”朱允熥含糊地回应了一句。

    “那还要你二哥给你写道歉书?你们是兄弟呀,怎么能这么生分?”

    “孩儿当时也是想辩明是非,免得传出谣言,伤了东宫的声誉。”

    “道歉书呢?”吕氏不再绕弯子。

    “呃,孩儿想起一件事,昨日让钱嬷嬷摆放花瓶,实在是考虑不周,请母亲责罚。”

    朱允熥回复的也很直接。

    要道歉书?

    先把花瓶的问题揭过去。

    吕氏心中很意外,

    她以为朱允熥会刷懒,

    会说道歉书丢了,

    会说二哥冤枉他,

    会追问蜂蜜糕为什么有毒,

    她都想好了对策,却唯独没想到,他竟然讨价还价。

    他才十三岁,哪来的心机?

    过去不是很傻很天真的吗?

    吕氏没有犹豫,

    “既然知道错了,本宫就饶恕你这次吧!”

    “以后说话要有分寸。”

    “再犯定不轻饶!”

    她的心里很不痛快,竟然被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要挟了。

    花瓶的事,本想用来拿捏他的,

    现在却只能放过了。

    道歉书必须要回来,孰轻孰重,她分的清。

    “谢母亲!”朱允熥拱手道谢,接着又提到,

    “二哥今天上午腹泻,其中就吃了孩儿带的蜂蜜糕,母亲是否要查一下孩儿的膳房?”

    吕氏:

    “……”

    还有条件?

    不由地暗骂一声“小狐狸”!

    想的真周到,竟然没忘记糕点的事!

    吕氏懒懒地回道:

    “本宫查过了,厨子没有问题。”

    “不过,为了避嫌,还是给你换了一个。”

    她说的很含糊,闭口不提蜂蜜糕是否有毒。

    朱允熥漠然道:

    “让母亲费心了!”

    “可是现在传言,二哥是吃了东宫的蜂蜜糕,才坏了肚子。”

    糕的问题必须说清楚,咱不背这个锅。

    吕氏:

    “……”

    她再次无语了。

    东宫的蜂蜜糕?

    不是你院子的吗?

    这个时候,你记得你是东宫的了?

    朱允熥安静地站着,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吕氏冷冷地看着他,寻思要不要找个借口,收拾他一顿?

    可是他上午才被陛下夸奖,时机不对。

    哄哄他,给点好处?

    那还不如现在妥协。

    道歉书必须现在拿到,不能放他离开。

    如果流出东宫,落入有心人之手,这对炆儿是个极大的威胁。

    兄友弟恭,可是名教五伦之一。

    炆儿是未来的储君,不能留下人伦上的污点,还留下一个把柄在外面。

    不能等太子回来了,中间的变数太多。

    吕氏权衡利弊,最后不得不再退了一步,

    “上午,宁妃娘娘派人来问候你二哥的病情,本宫已经回了,是偶感风寒,和食物没有关系。”

    准备好的黑锅愣是扣不下去,让她很憋闷。

    朱允熥顺势说道:

    “母亲说的是!既然只是风寒,不是食物中毒,孩儿也为二哥开心。”

    郭宁妃的奏折很快就会到老朱的案头,

    他彻底放心了。

    朱允炆上午腹泻,彻底与自己无关了。

    吕氏用力捏着手炉,关节都白了,直直地盯着朱允熥。

    她心中的怒火在翻腾,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竟然一再提出条件,她的忍耐即将到了极限。

    吕氏一字一句地问道:

    “道歉书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