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章开战
    夜长青一清早牵着老驴,准备出城,没料到守城的护卫接到命令城门紧闭。

    “皇上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守城的护卫手持着刀,望着众人道。

    一些商队收到情报,大隆军队已经打来大梁京城了,再不跑等会就没机会跑了。

    “为什么啊,我娘亲在城外的郑家村等着我回去呢。”

    “是啊,我的孩子也在城外的云水村等着我回去做饭呢。”

    在城门下,民众们喧闹不已,许多人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突然要封锁城门。

    “未经许可擅自出城者,格杀勿论。”

    守城的卫兵冷酷地对他们说道。

    这番话立刻让许多人闭上了嘴巴,没有人愿意因为这个事失去自己的命。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城呢?”

    “按命令执行。”

    尽管民众们感到非常不满,但他们不敢与这些持刀的护卫理论。

    夜长青凝视着紧闭的城门,眉头紧锁。

    “走了,老驴找个地方拉二胡顺便找个能住的地方,这个京城一时半会出不去。”

    夜长青牵着老驴缓缓地来到一个街道上,拉起了二胡。

    不时,街道上缓缓地传出了悠悠的二胡声,那二胡声在清晨的街道上。

    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京城即将面临的灾难。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这声音,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

    他们望着紧闭的城门,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夜长青一边拉着二胡,他看着那些愁眉苦脸的民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

    他知道,这场战争将会给这座京城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磨难。

    突然,一个身穿灰色衣服的老者走到了夜长青的面前。

    他望着夜长青,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小伙子,你的二胡拉得真好听,能不能为我这个老头子再拉一首曲子?”

    夜长青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他再次拉起了二胡,那凄凉的曲调在空气中回荡。

    老者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

    当曲子结束后,老者缓缓睁开眼睛,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给夜长青。

    “小伙子,这块玉佩是我祖传的宝贝,现在我把它给你,就当是你这曲子的赏钱了,希望能给你带来好运。”

    “谢谢您,老人家。”

    就在这时,街道的尽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夜长青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正朝着这边奔来。

    老者翻身上马,缓缓说道:“大开城门”

    老者是大梁的开国元帅董天成,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

    跟先王一起突围杀敌,建立起大梁这个国家。

    只不过待先王死后,现在由太子接位,不注重民生,四处开战,有点过于好战了。

    自古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啊。

    “日月山河同在,大梁江山永在。”

    董天成举起手中剑,已经年迈的身体向前站在士兵的面前,嘶哑的声音吼出。

    众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紧闭的城门冲破一般。

    他们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展现出一种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董天成望着这些士兵,眼中充满了骄傲和期待。

    他知道,这些士兵是大梁的脊梁,是大梁的希望。

    “今日,我们大梁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将功成万骨枯。”

    董天成的声音变得坚定而有力,他继续说道:“赢了大梁江山永在,大梁更上一层楼,”

    众将士齐声应和,士气高涨。

    他们明白,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保卫大梁的土地和人民,更是为了守护他们心中的信仰和荣耀。

    夜长青站在一旁,望着这些英勇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知道,这些士兵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保护这座京城和城中的百姓。

    大梁朝廷上。

    “朝堂之上,岂容莽夫之见,此策关乎社稷,当从长计议,皇上不可开战啊,速速请回董将军。”

    保守派的大臣无奈道。

    “此战,胜则数年来必然达到王朝,可以被世人称为大梁王朝,败则大梁万劫不复啊,皇上三思而行。”

    谨慎派的大臣致敬道。

    “诸位爱卿,不必多言,这天下是我姜家的,开战!”

    皇帝姜武天摸了摸手中长剑大喊道。

    随着皇帝姜武天的一声令下,整个朝廷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是一片哗然。

    保守派与谨慎派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忧虑与无奈。

    不是没有激进派而是武将早就已经奔赴战场,懒得和这些文臣理论。

    大臣们深知,这场战争将给大梁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皇帝的决定却如此仓促与决绝。

    在朝廷之外,董天成的军队已经整装待发,他们气势如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夜长青站在人群中,望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随着战鼓的敲响,大梁的军队开始缓缓出城。

    他们肩负着保卫国家与人民的使命,踏上了征途。

    城墙上,守城的护卫们望着远去的军队,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他们既为能够守护这座京城而感到自豪,又为即将面临的战斗而感到担忧。

    而城中的百姓们,则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尽快结束。

    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到平静的生活中。

    许多人泪眼汪汪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穿上军装。

    毕竟战争不就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对上另一个的亲生骨肉罢了。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大梁的未来将在这场战斗中决定。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两边军队互相呐喊,声音在空旷的平原上回荡,仿佛要将天地都震撼一般。

    而大隆的军队在远处缓缓推进,黑压压的如一片乌云,遮天蔽日。

    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透露出一种肃杀之气。

    大梁的军队则严阵以待,他们神情坚毅,毫不畏惧。

    双方对峙,气氛紧张得仿佛连空气都要凝固。

    就在这时,董天成策马而出,他手持长剑,直指大隆军队。

    “今日,就让我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还有自己的家人。”

    董天成的声音慷慨激昂,仿佛有一种魔力,瞬间点燃了士兵们的斗志。

    “将士们,我们一路杀敌,已经到了大梁的京城了,大梁皆是败军之将。拿下那皇帝的人头”

    龙大大声喊道,鼓舞着大隆的将士们。

    他们齐声呐喊,声音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仿佛要将对方军队淹没一般。

    战争一触即发,双方军队开始冲锋陷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