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1章 家没了?
    “什么?皇太后殡天了?”桂怀泰刚刚上岸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不好!肯定是假皇上谋害了太后。”桂怀泰惊恐地想到。

    自己这边刚把真皇上找来,皇太后竟然先死了?

    桂怀泰转头看了看正流着口水吃手指头的皇上,那这真皇上还有什么用?

    自己拼死拼活的在前线打赢了,后方老巢被端了?

    “桂大人,咱们等候多时了!”

    正当桂怀泰迷茫的时候,突然被人拽了一下。

    “桂大人,快。。。快上马车,带人走!”

    桂怀泰抬头一看,原来是那天在狱中救自己的侍卫,此时正一脸焦急地看着他。

    再看四周已经渐渐围上来的人群,桂怀泰心中大惊,自己刚刚上岸就被人盯上了?

    不敢停留,赶紧拽着皇上往马车上跑。

    两个人连滚带爬地上了马车,侍卫也干净利落的扬鞭赶马。

    “驾!驾!”

    “绊马索,别让他们走了!”

    围上来的人纷纷呼喊着。

    “哎呀头,绊马索没带过来!”

    “废物!”

    “放箭!先把马射死!”

    “射马!”

    有人张弓搭箭朝着马射去。

    箭射到马身上,马跑的更快了。

    “快追!”

    “嗻~~”

    马车上的桂怀泰两人,都被颠簸的岔了气儿了。

    直到马车慢下来,他们才好点儿。

    “桂大人,下车吧,马跑不动了。”侍卫开口说道。

    桂怀泰赶紧拉着乾隆下车,马已经失血过多,卧倒在了路上。

    “桂大人,咱们分开走,我负责引开追兵,剩下的就看你了。”侍卫从马车下抽出两把刀,给了桂怀泰一把。

    “未请教壮士大名?”桂怀泰抱拳问道。

    “呵呵~~无名小卒罢了,桂大人,我的任务完成了,告辞了!”侍卫说完,直接提着刀向着来时的路上走去。

    桂怀泰心想此人必定是太后身边的死士。

    不敢怠慢,趁着有他拖延时间,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

    “启禀皇上,桂怀泰已经从江宁回来了,其身边的死士已经伏法,奴才正在加派人手搜寻桂怀泰的踪迹。”

    “太后大行已经一月有余,朕目前实在没有心情来操心此事,此事就交给爱卿了!”金少青披头散发,有些虚弱地说道。

    “皇上,还望皇上保重龙体为要啊!”和珅跪下情真意切地说道。

    不情真意切不行啊,皇太后都被弄死了,说明这个皇上的手段比先皇还要狠辣无情啊!

    虽然太医院对外宣称,皇太后是突发恶疾而死,但是和珅知道,绝对是皇上的手段。

    平时自己以为很了解皇上了,没想到啊,自己看到的只是表面。

    和珅已经给下面的人下了命令,别捉活的了,只要看到,死活不论。

    本来他还想着,抓活的好两头下注,没想道这个想法还没实现,只剩下一头儿了。

    “朕知道了,和爱卿跪安吧!”

    “嗻~~”

    看着和珅的背影,金少青也松了口气,这次真险啊!

    本来以为自己出其不意,拿下个糟老婆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没想到寿康宫里竟然还有个太监死士!自己差点儿被反杀。

    在金銮殿上晕过去可不是装的,那是失血过多没养好造成的。

    让自己的几个老婆出宫,就是为了她们的安全,还有方便自己封闭宫门抓死士,顺便抹除一切痕迹。

    即使手段不干净,不过也无所谓了,皇太后已经死了,别人就是说什么也翻不起大浪来了。

    寿康宫里除了皇太后贴身伺候的太监宫女殉葬外,其他人金少青还是心软留了他们一命,但是这辈子只能在宫里待着了。

    “启禀皇上!阿桂在宫外候旨求见!”

    “宣!”

    “嗻~~”

    “奴才阿桂,参见皇上!”

    “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爱卿为朝廷奔波,辛苦啦!”

    “启禀皇上,奴才不辛苦,皇上不宜过于悲伤,以龙体为重啊!”

    金少青点点头,“前日兵部上来奏折,雅尔哈善疏于防守,致霍集占走脱,朕已经下旨将雅尔哈善逮京议斩。”

    “军机处又推举纳穆札尔代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石三泰为参赞大臣,爱卿以为如何?”

    阿桂道:“启禀皇上,臣无异议,臣建议以端济布为前锋,且开赴阿克苏等众将受兆惠节制!”

    “就依卿所奏!稍后吩咐下去办吧。”

    “奴才遵旨!”

    “对了,爱卿所建宝船进度如何啊?”

    “启禀皇上,船已经建好,待臣回去就可以试水航行了。”

    “好!此船能功成,爱卿大功一件!朕知道此船一定会给我大清带来好运!来人!”金少青那还略显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奴才在!”

    “阿桂督造宝船有功,赏双眼花翎,一等侯!”

    “嗻~!”

    “奴才谢主隆恩!”

    “朕与皇后有重孝在身,就不留爱卿用膳了,跪安吧!”

    “嗻!还请圣上保重龙体,奴才告退!”

    。。。。。。

    乾隆十三年,自太后大行已有一年之久,皇上还是披头散发,并立下重誓永不蓄辫,以全孝道。

    朝野上下闻听无不击节赞叹,有大臣甚至上书皇上此举当记于史册,流传后世。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有大臣也学皇上为全孝道永不蓄辫,一时间效仿者无数。

    “公公糊灯笼,婆婆拨牙虫,儿子做佣工,媳妇做裁缝,一家无闲口,还是一样穷。”

    “众位爱卿对此话有何感想啊?”

    和珅出班奏道:“启禀皇上,此话只是小儿民谣,虽然多有流传,奴才以为当不得真。”

    “和大人此言差矣,既然是民谣,那肯定是百姓所做,既然能流传,说明有其道理所在!”

    “尤其此谣乃是反应民生之语句,更加的让人深思啊!”

    刘墉出班反驳道。

    和珅恨恨地看了刘墉一眼,妈的这个刘罗锅,处处和自己为难。

    “刘爱卿此言有理,既然如此,爱卿就彻查此事,把个缘由事故给朕调查个清楚明白,再拿到朝堂之上由众位爱卿决断!”

    “臣遵旨!”

    喜欢反清:慢工出细活请大家收藏:反清:慢工出细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反清:慢工出细活请大家收藏:反清:慢工出细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