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章 三不贪
    和珅往下人里看了一眼,余光扫到了一个身影,浑身突然一激灵。

    迈步来到金少青的面前。

    “抬起来头来!”

    刘全在旁边跟着说道:“老爷让你抬起头来。”

    金少青这会心里突突的,不过还是听话抬起头。

    双眼空洞无神,还有些眯眯眼。

    和珅瞅了两眼,微微点头。

    金少青又把头低了下去。

    “身形之间有些相似,五官也差不多,就是这眼睛可惜了。

    可惜啊,可惜!”

    嘴里嘟囔了两句。

    金少青听到后浑身一震,他知道和珅这话的意思。

    这么说自己和乾隆的长相还真的相似?

    或者一模一样?

    刘全在旁边说道:“老爷,他是哑巴,就是给您做小炒肉的人。”

    和珅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好好!”

    随后转身出去了。

    刘全不明所以,疑惑地挠挠头。

    不过看老爷挺高兴,他也没说什么,后面紧跟着伺候着。

    和珅不愧是最了解乾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身形和乾隆差不多。

    实锤了,自己确实是乾隆的替身。

    现在去贡院,和珅主持科举,也就是说刘墉还没入仕?

    刚和六王家的格格以棋定终身。

    等刘墉高中状元,就明媒正娶了。

    大登科后小登科。

    羡慕啊!

    哎,再看看自己。

    金少青感慨一声,自己这是倒霉蛋儿的倒霉之路啊。

    。。。

    和珅的轿子在前面走着,他们这帮人在后面跟着。

    一路上鸣锣开路。

    肃静、回避、官衔牌、铁链、黄伞、乌扇、乌鞘鞭、木棍、等随行仪仗外。

    大小军民人等齐闪开。

    好不威风啊!

    来到贡院,和珅下轿子和一众等他的官员见礼后寒暄了一阵。

    随后一起走了进去。

    自己则是和厨房的一帮人被安排在了单独的院子了。

    金少青自从升为专职掌刀后就清闲了许多。

    每天完成特定菜的任务就行。

    期间春娘找过自己几次,每次都说她正在开发新的菜谱。

    让自己帮忙掌刀。

    不过自己没有答应,想让自己干活,去找掌灶。

    没有掌灶的话,谁说也不行。

    气的春娘大骂不止。

    要饭的就是要饭的,一辈子只能要饭。

    因为乾隆看上了六王爷家的格格。

    但是被六王爷一通装醉装糊涂给岔过去了。

    和珅作为乾隆的狗腿子,想为皇帝分忧。

    带着乾隆微服私访,来到霞儿格格的棋馆。

    没想到晚了一步,霞儿格格为了不进宫,比棋招亲。

    正和刘墉下的难分难解。

    最后败在刘墉手上,定了终身。

    乾隆不忿,非要和刘墉在下棋比试一番。

    最后也败下阵来。

    乾隆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杀了刘墉。

    只能无奈何地走了。

    和珅看不上刘墉,也算是为了给乾隆出气。

    作为监考的他当场把刘墉的试卷扔到水缸里。

    最后刘墉和他的结拜兄弟大闹贡院。

    又牵扯出考题泄露的事件来。

    知道剧情的金少青有些不明白。

    和珅既然作为监考,考题泄露了他应该也有责任。

    为什么乾隆只罚别人,而和珅却没事儿?

    难道乾隆知道和珅为了给他出气,绰落了刘墉的试卷?

    还是说,没别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宠和珅。

    看来这里面真没有和珅的问题。

    要是有的话,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多宠的臣也得严办!

    难道传说和珅有三不贪是真的?

    历史记载和珅虽然是个大贪官,但是有三种情况他不会贪。

    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办不成不贪。

    科举和赈灾都是维系执政当局的利益,办不成不贪则是维系自己的信誉。

    怪不得纵横朝野几十年,和珅的为官和权衡之道已登封造极。

    。。。

    在贡院里面住了约有七八天的时间了。

    金少青每天除了干活就是琢磨自己以后的出路。

    这一天金少青从后院听到前面吵吵嚷嚷的。

    估摸着是刘墉大闹贡院了。

    真想看看这位当朝守门一相。

    电视上演的这个刘墉是个罗锅。

    但是金少青有些不大相信。

    清朝取仕,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

    身就是身材相貌,要求应试者要相貌堂堂。

    清朝时期所谓相貌堂堂除了身材要在标准以上之外。

    脸形上也并不是仅仅英俊潇洒就可以了,最标准的脸形是“国字脸”。

    言就是应试者的言谈举止要得体,回答问题要流利。

    而且普通话要讲得好,不能使用方言,甚至乡音太浓都是不合格的。

    书,所谓“楷法遒美”,就是写字要端庄有力,美观大方。

    中国过去没有职业书法家,会写字的都是官,或者说做官的个个都擅长书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反清:慢工出细活请大家收藏:反清:慢工出细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判,是一种文体,就是判案子用的。

    中国历代官吏大多会写判。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

    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

    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

    “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

    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

    “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子大。

    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就会落选。

    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

    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

    不过,刘墉当时已经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

    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

    金少青想着去见见这个刘墉,看看这个罗锅是真是假。

    想到这儿,金少青和掌灶告了个假,自己去方便一下。

    随后低着头抓紧往前院儿跑去。

    看着已经围满了人,黑压压跪倒一片的贡院门口。

    金少青有些懵,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看了一眼。

    看到了在贡院门口正坐着发怒的乾隆。

    他的下面是被几个武士摁倒在地的刘墉。

    不过可惜只看到背影没看到人脸儿。

    背影也看不清驼不驼背。

    跪在乾隆旁边的女子应该就是霞儿格格了吧?

    金少青又仔细地看了看乾隆的面貌。

    好家伙,虽然模模糊糊,但是这长相应该和自己差不多。

    正当他想入神的时候,后面有人拍了他一下。

    金少青被吓了一跳。

    回过头一看是刘掌灶。

    “你小子,知道你就出来看热闹来了。

    刘管家有吩咐,咱们赶紧悄悄地回府。”

    刘掌灶小声说道。

    金少青点点头,冲着乾隆看了一眼,默默地跟着回去了。

    喜欢反清:慢工出细活请大家收藏:反清:慢工出细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