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8章 牵牛子的妙用
    何春花赶紧拉住她,

    “娘,你别急,我看这情况不是中毒,而是几个孩子今儿吃多了积食。”

    从何春花刚刚闻到了小蝶打的嗝儿,就确定了他们不是中毒。

    也不怪赵氏她们不知道,往年只有吃不饱喊饿的时候,哪里还有吃多了积食的。

    怕赵氏不放心,何春花细细问了小蝶的情况后,又去看了多宝多金,二娘三郎几人。

    发现每个孩子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舌苔厚,反胃恶心,打嗝。

    “那这可怎么办,要灌大粪吗?”

    他们庄户人家,平时只要不是大病,都是能扛则扛。

    要是有人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灌大粪催吐。

    被赵氏这样一说,何春花也想吐。

    前天大牛那瓢粪泼的,熏了他们好几天。

    今天要是再来那么一遭,那她得疯。

    见着李满仓已经穿好衣裳出来,何春花立刻就给他派活儿。

    “你去路边找些牵牛花的籽,不用太多,小半碗就行。”

    李满仓点点头,又去隔壁看了大郎三郎情况,拿着火把出了门。

    与此同时,赵氏几人在屋里也忙活开了。

    几个娃子喊着要喝水,她们得去烧。

    还要打扫那些呕吐物,清理地面,然后安抚几个难受的小家伙。

    连一向睡得打雷都吵不醒的大牛也被这屋里的动静吵醒了。

    等李满仓把牵牛子拿过来,赵氏这才有些不敢置信的问她,“这牵牛子也是药?”

    何春花点头,“是的,牵牛子虽然有毒,但是炒熟就可以去除毒性,可以治疗小儿积食。”

    牵牛子又称二丑,因为品种不同,开花有粉色蓝色之分,所以结的子也有黑白之分,人们也根据它的颜色叫它黑丑或者白丑。

    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

    何春花初中时寄校,一周回家一次。

    那时候学校食堂吃的最多的就是黄豆芽,大白菜,土豆,没什么油水。

    所以周末放假回家,就忍不住一个劲儿的吃零食。

    每每把自己吃难受了,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儿,就会被她奶奶喂一勺炒熟的牵牛子。

    等跑几趟厕所,就自然好了。

    何春花怕几个孩子吃不下,特意将炒熟磨成粉的牵牛子里面放了些白糖,一人喂了半勺。

    过了小半个时辰,几个孩子就开始抢着上茅房。

    何春花和赵氏几人捏着鼻子在茅房外边吹了几个时辰的冷风,一直到天亮,几个娃子才舒坦的睡去。

    好在她们用不着拜年,所以何春花几人干脆睡了个懒觉,一直到晌午才起床。

    大贵他们今儿要去给陈军头拜年。

    出于礼貌,大牛和李满仓也跟着去了,带了她们做的红薯丸子南瓜饼这些,送给陈军头和谢医官。

    几人估摸着喝了不少酒,回来时都面色红润。

    同时也带来了消息,过完正月十五,医棚就要撤走,陈军头把后续一些事儿收尾也要离开了。

    他们的离开,就意味着流民基本上都返乡了,外面太平了。

    听说安乐王这两月连夺两城,已经把旧朝廷逼的退无可退,和谈、禅位估摸着也不远了。

    这一仗,打了快三年了,也确实该停了。

    每一场战争都是对国力的损耗。

    就拿她们李家村来说,加上李老头和她们,总共只剩七家。

    算上准备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流民,也不到二十户。

    青壮年劳力就更少了,人口锐减,那地就种不过来,收成就不好。

    没有足够多的粮食,怎么养千军万马,怎么打仗?

    两方都耗不起,所以安定的生活近在眼前了。

    过完元宵节,大贵三人就辞别他们下山了。

    眼下宜安县已经基本安定下来,没有流匪不需要他们再保护,再者他们的伤也已经养好了。

    想回乡的就该回乡,想继续挣军功的就要再次返回军营。

    最舍不得的是多宝和多金两个孩子。

    他们跟着大贵学武艺,成天跟着他们屁股后面跑,武艺虽然没学好,但是打鸟、摔跤、斗鸡倒是玩的意犹未尽。

    抱着大贵几人的大腿流了好些金豆豆,这才把他们放开。

    到了下午,何春花正在整理那些草药,就见赵氏急急忙忙跑过来,

    “你说这可怎么是好,他们居然留了这么多钱。”

    大贵他们是吃完午饭走的,下午赵氏就想着把他们床上的被褥那些薅下来洗洗,没成想枕头一掀开,下面藏着三颗碎银子。

    何春花笑了笑,“估摸着是知道当面给我们不会收,这才特意藏枕头下面的吧。”

    “这几个孩子,在我们这里又是劈柴又是挑水的,干了不少活,我们怎好再要他们的钱,这可是他们拿半条命换回来的......”

    “我们现在找到他们还回去倒是来得及,只是他们用这种方式给我们,怕是我们就算送回去也不会收,说不准反而会让他们误会,觉得我们嫌这钱给少了......”

    何春花也犯了难,蹙着眉头不知如何是好。

    这银子可是他们上战场厮杀得来的军饷,用赵氏的话说,这是他们拿半条命换来的,理应留给自己的家人,她们拿着确实不妥。

    一旁的霍知雨稍微思忖一番,拿了个主意,“要不我们送些东西当做回礼?”

    他们走时,赵氏给三人装了好些红薯干南瓜饼之类的吃食,听了这话连连摆手,

    “那些玩意儿都不值钱,而且已经送过了,再送一次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不是还剩了些兔皮子吗,不如给他们做顶帽子?”

    “这.......来得及吗?”赵氏有些迟疑。

    “来得及,我昨日问过大贵哥,他们还要在军棚待上几日才走,我手脚快点儿,明日一准做好。”

    看霍知雨说的信誓旦旦,赵氏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赶紧回屋把她那些针头线脑的找出来。

    果然,到了第二天晌午前,三顶板板正正的兔皮帽子就已经做好了。

    何春花叫上李满仓,又拽上霍知雨,一起下山去送帽子。

    喜欢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