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章:寿礼
    场面安静的有些诡异。

    众人目光来回审视,徘徊于李素与李乘风之间。

    此时这般情景,他们极为骇然,也有些懵。

    虞帝于惊讶中缓缓平复,凝视着李乘风,说出心中疑惑。

    “这是你的儿子?”

    众所周知,礼部尚书李乘风育有一女一子。

    可看李素那般模样,即便浑身浴血仿如修罗,亦是无法遮掩那身粗布麻衣。

    如此穿着,怎么会是李家公子?

    李乘风暗暗焦急,闻言不由一惊,忙道:“陛下,莫要听信此子胡言乱语。他叫李素,本是微臣远房子侄。父母早逝,与妹妹相依为命。微臣见他可怜,又是同族。这才命人将他兄妹接来抚养…谁知…谁知这竟是一个畜牲,不知感恩也便罢了,还作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臣…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原来如此…”

    众人恍然,继而叹息摇头,似为李府惨况感到惋惜。

    原来,对于李素兄妹,李乘风一直对外宣称是他乡中子侄。

    有人有所听闻,便为李乘风作证。

    “哈…”李素摇头失笑,讥讽之色不加掩饰。

    真是一个…令人作呕的人。

    深吸口气,似有一丝怅然,更多却是感慨,李素悠悠的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好诗…”

    有人赞叹,随即意识到场合不对,连忙捂住嘴巴。

    众人目光落在李素身上,颇为疑惑。

    诗是好诗,可是他们不解。

    如此场面,李素却是作出这样的诗…所谓何意?

    李素则是看着李乘风,似笑非笑的道:“有你这样的爹,让我感到恶心。”

    “???”

    众人已经懵了。

    不是子侄么,怎么又成父子了?

    他们看看李素,又看看李乘风,一时之间不知该信谁的。

    莫非还有隐情?

    有人暗暗兴奋,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在场之人,并非都与李乘风交好,他们都在等着事态进一步进展。

    “你这畜牲,亏我将你接回府上供你吃穿…”李乘风脸色铁青,心急如焚。

    “既然如此,在此谢过父亲大人。”李素露出一抹笑容,意味深长,说道:“为表谢意,我把弟弟妹妹都带来了。”

    话音落下,李素拽动身上的那根麻绳。

    众人这才看见,原来李素腰间缠有一根细绳,细绳延伸到了后院,不知那头系着什么。

    不过随着李素拽动,众人很快就看到了。

    “这…”

    “嘶…好狠的手段…”

    他们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因为在那细绳之上,竟然系着两颗人头。

    随着李素拉拽,人头映入众人眼帘。

    一颗血肉模糊,但可认出那是一位少女。

    另外一颗面容还在,却是写满惊恐。

    “这是…李尚书的公子和小姐?”

    “你这畜牲…”李乘风痛声咆哮,情绪已经失控,大吼道:“来人…给我杀了他,杀了他。”

    “我看谁敢过来。”李素亦是一声厉喝。

    “再敢上前一步,我就剁了她的脑袋。”

    这…

    一时之间,李府仆人进退两难。

    因为他们知道,李素脚踩那位,正是李府主母。

    场面一时僵持。

    虞帝皱眉观看。

    李素笑了,露出同样染着血红的牙齿。

    笑过之后,李素悠悠一叹,这才说道:“我本不该杀他们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是,我的父亲大人,我若不杀他们,他们就要杀我啊。你说…我该怎么办?”

    “胡说八道,你不是我的儿子…”李乘风歇斯底里。

    李素知道,这位礼部尚书看似癫狂,实则是在试图掩饰真相。

    但他注定徒劳…

    环视众人,李素面色平静,无悲无喜,仿佛并不惧怕接下来所要面临的绝境。

    而今,李素手中只有李宋氏一个筹码,只要李宋氏被救下或者身死,他将万劫不复。

    但他无所畏惧。

    做都做了,怕也没用。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本就身处绝境之中,那就鱼死网破,谁都别想好。

    李素缓缓开口,似乎在讲一个故事,浑然不顾众人目光,只把他们当成一个听众。

    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乘风。

    “我杀了你。”李乘风哪里敢让他讲下去,愤怒上前,抢过仆人手中短棍冲向李素。

    虞帝眸光一凝,递出一个眼色。

    “李大人不要冲动,夫人还在他的手上呢…”

    贴身太监心领神会,一把抱住李乘风,并与另外两位宫廷侍卫制住了他。

    此刻,就连虞帝,也想听完这个故事。

    又或者是,虞帝真的担心李宋氏安危。

    李素笑了笑,止住已经高高举起,准备砍向李宋氏脖颈的柴刀。

    随后,他继续讲故事。

    穷苦书生李乘风,如何在媒人的撮合下与人成婚。

    婚后,妻子如何辛勤,如何操劳家中事务,好让李乘风安心读书。

    赴京赶考,多年未归,即便回家一次,也是仅仅几日便就匆忙离开。

    家中发妻,长子,女儿相依为命…

    直到某天,有人来接三人,然而发妻莫名其妙死在路上。

    长子女儿到了府中备受欺凌…

    “缺衣少食,身住猪圈,与猪争食…”

    “李大人可知,您的女儿经常受到毒打,已经遍体鳞伤?”

    “她才六岁,马桶刷不干净也要挨打。泔水桶里偷偷捞点食物也会挨打…可你呢?李大人,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敢问李大人,谁家小姐过的这般凄惨,就连仆人都敢欺辱。”

    “思君…思的什么君?猪狗不如的东西。”

    “也对,在你眼中,我们兄妹并非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李如烟和李焕。”

    “你可知道,你那宝贝女儿李如烟,竟让思君做她的美人纸…”

    “哦,就在刚才,李焕想要强占思君…有意思,李大人教导有方,儿子竟然能对同父异母的妹妹起了色心…而且,这个妹妹不过六岁。”

    “李大人,如果你是我,面对那种境地,你该如何?”

    李素神色揶揄,仿佛这个故事与他无关。

    然而,随着他的娓娓道来,院中众人已经哗然。

    他们看着李乘风,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惊涛骇浪,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们不敢想象,风光无限的礼部尚书,家中事竟然这般龌龊肮脏。

    倘若此事为真…众人面面相觑,不由看向李乘风。

    他们清楚,这事若是真的,李乘风的官场生涯,也就走到头了。

    而且,今日陛下还在。

    有人目光投向虞帝,暗道果然。

    听完故事,虞帝脸色已然深沉。

    李素无视众人反应,自顾自的道:“但你终究是我的爹,今日你的诞辰,若是毫无表示,难免落个不孝的口舌。”

    李素眸子清冷,没有丝毫波动。

    随着话音落下,他举起了柴刀,对着无力反抗,已然屎尿横流的李宋氏砍了下去。

    “咔…”

    鲜血喷涌,溅射到了李素脸上、眼中,顺着鼻子两侧流淌,最终滴落到了前胸。

    但他毫不在意,继续举刀下砍。

    “咔…”

    “咔…”

    众人看在眼中,呆若木鸡,目瞪口呆,只觉胆战心惊。

    好一个杀伐果断。

    好一个下手狠绝。

    今日同样来了一些武将,即便他们面对这种状况,亦被李素深深震撼。

    太狠了…

    终于,破伤风柴刀完成了它的任务。

    李素缓缓起身,手中提着李宋氏的头。

    他笑了。

    似嘲讽,似揶揄,似云淡风轻。

    “父亲大人,这个寿礼,您可喜欢?”

    …………

    不知不觉,李府惨案已经过了三天。

    三天,足够一件事情发酵,传遍大街小巷。

    这件事,于京都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真狠啊,那柄柴刀钝的不行,还有豁口。就那么硬生生的把脑袋砍下来了。”

    “真是讽刺,堂堂礼部尚书,竟然教育出了那样的儿女。”

    “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荣华富贵,抛弃发妻子女,呸…亏陛下那么器重他。”

    “那位长子倒是一个有血气的人,可惜了。”

    “是叫李素吧?听说那天他还作了一首诗?许多读书人都在称赞。”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有才华,也念亲情,却能走到那一步,可见当时有多绝望。”

    “不知陛下如何处置他。”

    “除了砍头,还能怎么处置?虽然迫不得已,但这件事…过于恶劣。”

    民间都在议论,对于李素兄妹的遭遇很是同情。

    而在朝堂之上,则是争吵了三天。

    李乘风也有政敌,对方好不容易抓住把柄,自然不能错失良机。

    而在经过调查之后,发现李素说的句句属实,政敌更开心了。

    虞帝怒不可遏,剥夺李乘风官身,贬为平民。

    能否再度起用,旁人不得而知。

    但在目前而言,李乘风已经失势。

    至于李素如何处置,有人上言腰斩。

    对于李素生死,李乘风的那些政敌倒无所谓,闭口不言。

    左丞相宋远芳则是堂上悲呼,自称识人不明,请虞帝降罪。

    至于他的女儿(李宋氏)与外孙李焕,外孙女李如烟的死,闭口不提。

    虞帝并未怪罪左丞相,也没采纳腰斩李素的谏言。

    朝堂,虞帝面无表情。

    “李素目无王法,罪不可恕,理应斩立决。然而当下我朝与羯罗交恶,战事不断,缺兵少卒。特将李素关入死牢,不日押往边疆,编入死囚营。”

    这是虞帝的决断,无人再有异议,高呼陛下圣明。

    …

    这日,风和日丽。

    一百多位死囚,则被官差押解,出了京都。

    官差们凶神恶煞,对于死囚非打即骂,催促他们走的快些。

    死囚们面无表情,脸上没有任何生气。

    李素则与他们不同。

    他的嘴角带着一丝笑容,迎着阳光,趁着官差不注意时,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没死,真好。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这是李素的观念,他也坚信,离开京都之后,只要他想,就能好好的活着。

    面对这些不太专业的官差,想要逃跑,太过轻松。

    不过没到绝人之路,逃跑这个选择,暂不考虑。

    而在昨日,有人去了死牢,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和这具身体有些血缘关系,灵魂层次非亲非故的妹妹李思君,被收养了。

    收养的人来头很大,乃是明阳公主,当今皇帝的亲妹妹。

    李素想不通明阳公主为何收养李思君,他也懒得细想,权当妹妹的悲惨遭遇获得了公主的同情吧。

    “哥哥…”

    前方不远停着一辆马车,奢侈华贵。

    车上下来一位女童,奔着此处跑来。

    李素眯着眼睛看去,正是李思君。

    官差似乎不敢拦截李思君,差头则是小跑到了马车跟前,毕恭毕敬。

    车帘掀开一角,一袋沉重的荷包抛了出来。

    差头慌忙接住,耳边则是响起一道声音。

    声音悦耳,却又不容置疑。

    “那个李素,本宫希望他能安全抵达边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