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章 去镇上
    潦草擦洗后饭也热了,匆匆扒完饭,几个汉子在院子里围着野羊抓摸谈论,轮流提着估摸斤数。

    楚禾刚换好衣服,房门被敲响。打开门后崔婆子不由分说地拉着人走到床边,掀开楚禾裙子就要查看伤情。

    “都是女人别害羞,我是你奶奶。”按住楚禾挣扎的双腿,崔婆子头也不抬地坚持说道。

    低头看着老态尽显的老人半蹲在固执又小心脱掉自己鞋子,楚禾松了力气,由着崔婆子挽起裤腿。

    “还好没有大伤口,不过就是这些小口子看着也怪吓人的,老三媳妇你端的水呢?快些!”

    “来了。”门推开,杨花花端着水盆走进,身后跟着徐翠珍和陶雅雯,两人手里皆拿着布条和帕子。

    杨花花将水盆放在地上就站开去,崔婆子蹙眉瞥了一眼没有说话,拿过新帕子沾水拧干后小心擦干净楚禾伤口里外的脏污。

    “还好伤口浅,擦药就好,倒不用包扎。不过睡觉时记得把腿放被子外面,别把药蹭花了。”

    徐翠珍也跟着蹲下看了一眼,费劲起身后好心叮嘱一句。见妯娌好像还在闹别扭,自己也不好多说惹人眼,便独自回了东屋。

    “身上其他地方可有伤口?别藏着不说。咱们乡下姑娘虽说没有大户人家闺女金贵,但咱家有这个条件,没必要硬扛着。”用布条固定好裤腿,崔婆子扶着腰起身,盯着楚禾裸露在外的皮肤查看。

    “没有了。”楚禾将手往后背藏了藏,摇头应话。

    “那就行,就这么着吧,晚上睡觉别乱蹬被子,以后可别一个人往山里跑了。”

    崔婆子疲累站起,僵着腰就要收拾。陶雅雯忙上前抢过木盆,风风火火端起就泼到院中,返回后三两下将药瓶塞好,一手拎着木盆一手扶着崔婆子就着急往外走。

    “哎呀,你这孩子,我还有好些个话还没说呢。”

    “时候不早了,油灯都要快灭了,咱们有事明早说啊,奶。”陶雅雯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泪眼朦胧地含糊说着。手上的力气没变小,拉着崔婆子几步就出了房门。

    见人走了,一直当木头桩子的杨花花也提起裙子跨门而出,一句话也没说。

    楚禾浑不在意,只是低头望着被涂得红白一片的双腿。半晌打开药瓶熟练给手掌上药,扯着裙子下地关门,默默上床。

    翌日,天还未亮,楚禾就被院中动静吵醒。

    难得所有人都没有出门,劈柴的劈柴,烧水的烧水。陶老汉拿下别在墙缝中的尖刀,腮帮子鼓鼓的,不时往磨刀石上喷水。

    “足足有九十斤,这头羊挺肥。”陶三之拿着从村长家里借来的杆秤,和陶四恩两人合力称了一遍又一遍。

    “小禾起来啊?这羊我打算留一半卖一半,割几斤让你奶多做些肉菜给昨日帮忙的人端去,剩下的让你二伯找门路卖。”用拇指在刀刃上刮了刮,陶老汉这才满意点头,见楚禾过来了象征性地随口一说。

    “爹,这个你们放心,我这就去托人。”陶三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整个人神采发扬,身板挺得都要背过去了,连早饭也顾不上,立马跑屋里换衣服去。

    徐翠珍掐着手指头算了算后不满地小声嘟囔,但不公平的事多了,这么多年再气愤也不顶用。

    楚禾不在意,这头羊就是打来给陶家改善伙食的,其余人没有意见就成。

    不过,这陶家内里问题还挺多的,再进趟山她就离开这儿。

    没多久陶三之背着小包袱兴冲冲就要出门,楚禾赶紧跟了上去。

    杨花花张口欲言,被崔婆子拦住:“小禾心里有数的,由她去吧。”

    见三弟也没发言,陶三之笑呵呵地掏出两张饼递给楚禾,“不错,女孩子就得多出去看看,别总捂在家里。”

    牛车很颠簸,但很省力。沿路景色秀丽,阳光也不蜇人。树叶拂过脸颊,迎着微风,算得上惬意。

    临近镇上,路越发好走,人声愈发嘈杂。

    房屋更加井然有序些,茅草屋少了,更多的是青砖瓦房;芳草田径少了,但花树巷道多了。

    城门门洞低矮,马车稍高些就能碰到顶端。两侧歪歪扭扭各站一名守城人,没有统一穿着,连乡兵都不是。

    看到牛车过来,其中一人打着哈欠指了指脚边的钱篓子。车上几人自觉下车各交两文钱,而老王头苦着脸多交了两文。

    钱数无错,另一人赶苍蝇般挥手:“走走走!”

    冯县令出了事,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是连半点油水都不敢捞了,真没劲儿。

    竟然没有刁难,老王头心里啧啧称奇,拉着老牛赶紧进了镇子。

    店铺酒楼不算多,但足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寻欢作乐;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杂耍没见到,说书的倒有三四个。

    “小禾你就在附近逛着,千万别乱跑,我去绣坊一趟。”见侄女对集市很有兴趣,陶三之就让楚禾逛着,自己则拿着媳妇儿和闺女这个月的绣品去西边针线铺子交活。

    镇上比以往应该更热闹了,食客议论着不久前的县令之死,也猜测着上任新县令的来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灾逃荒,杀神出没,请避让请大家收藏:洪灾逃荒,杀神出没,请避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捏着被陶三之硬塞到手里的五枚铜板,楚禾听着路过行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子虚乌有的揣测,费力辨认左右商铺招牌上的字。

    迎风翩飞的坊布上绣着书肆二字,牌坊也没有在正中间。而是支起一木板,上面刻着“聚贤堂”三字,再用墨色描摹,立于门口。

    书肆不大,入门一副对联贴于墙壁两侧,内里书架五座,有四层,手抄书本和笔墨纸砚分门别类摆放。两侧用柜台围拦,柜台上摆放着时下流行话本,手抄中榜考卷等等,客人并不能进去挑选。

    没有书童小厮,只有掌柜一人,见走进的的是个姑娘,也没有拜高踩低,只是态度平平。

    楚禾要了几本史传书籍,虽不知历朝史记是否有三分真,但对于当朝皇帝尽是些溢美之词,楚禾翻了几页便没了兴致。

    纸张种类不多,麻纸和皮纸放在明面上,宣纸则被放在里间。掌柜的打量了楚禾几眼,抽出一小张宣纸小心放到柜台。

    白麻纸正面洁白光滑,背面粗糙,有草秆,纸屑粘附。入潢便是黄麻纸,稍厚,更粗糙。由黄蘖染色,为藏经纸,加腊砑光后可以摹写佛经。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软坚韧。不过手中的宣纸应是用楮树皮或沉香木制造,纸质略差。想来青檀皮宣纸技术青涩,产量低且专供皇室和世家贵族。

    白麻纸每张二十五文,黄麻纸二十文,而普通宣纸一百文。

    没人问也没人讲解,楚禾看完一样掌柜的就收起一样。直到楚禾空手出铺,掌柜依旧神色如常。

    喜欢洪灾逃荒,杀神出没,请避让请大家收藏:洪灾逃荒,杀神出没,请避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