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继续来到3270附近,最近已经无数次到这个点位附近了,赚钱效应还不错,比昨天好
昨天是除了科技其他都不太行,今天4000多家红盘,大权重也有启动,虽然主要的赚钱效应还是科技,但市场温度更高一点
成交量在拉升的时候还行,开盘一般般,但应该还是到不了1.5万亿以上
所以3300-3150区间依旧是目前运行区间,现在的行情安全的买点不多,大部分是短线博弈的机会,没有那么安全
什么是安全的买点?
就是和之前一样一直跌,还破了3150,这种情况下你随随便便买点指数基金都高胜率赚钱,港股也一样,恒生指数跌破了1.9万,也是高胜率赚钱的机会
现在没有这么容易赚钱的机会,虽然沪深300,中证a500还有很多板块也都不贵,只不过指数没有连续杀跌,短期要买了想胜率很多的马上赚钱是不容易的
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特别大的利空了,之前是大家担心川普搞事情,担心日本加息,担心经济,担心美国降息
就是各种担心导致港股,a股跌的很流畅,这些担心暂时过去了,指数恢复了一波平静,自然就没有那么好加仓了
在现在这样的行情里面,就可能比较需要凭本事,运气赚钱了,比如说去博弈科技什么的,这个不好说,选股,选etf,包括做好止损,止盈,都很考究综合能力的
恐慌才有真正安全赚钱的买点,没有了恐慌,就很难高胜率赚钱,以后肯定还会有恐慌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布局,现在控制好仓位慢慢玩即可,有赚钱的可以慢慢获利了结,或者持有底仓不动,反正不要大幅加仓比较好,因为已经过了那个时候,需要等下一次恐慌到来,才有更好的加仓机会
从实战层面来讲,肯定是继续看好港股的,但最近随着港股不断上涨,也是在不断兑现利润,减少仓位,底仓不动,把之前杀跌的加仓筹码尽可能的在上涨的时候出掉
a股方面沪深300,中证a500没有动,位置太低了,没必要做波段,继续等待,这一轮涨起来卖出比较多的是深成指,创业板这些,科创板没有买指数基金,买的个股,最近也在慢慢卖出,科创板不喜欢指数基金,更喜欢个股多一点
今天交易思路很简单,科技方面个股慢慢获利了结,减少总仓位,其他不动,最近也没有什么特别恐慌的杀跌,不想大幅加仓,就做好获利了结和调仓换股就好了,总仓位从70%往60%慢慢下降
然后就是过年期间整理了一波自选股,每年都会全部更新一下,其实也都会专门写到回答里面,已经写了2年了,今年肯定继续更新,就放在过节的时候,没什么东西可以写的时候就把更新的自选股重新整理一遍分享给大家,今年就在国庆节的时候更新出来,到时候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这一次还会加上港股,现在越来越多喜欢投资港股,所以也把港股方面看好的自选股加上去
今年当然也可以多关注元器件,消费电子这些,其实都是ai爆发会带动的,会有很多智能穿戴产品慢慢推出,也是机会,不仅仅是软件,应用,消费电子其实是很有潜力的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大概在1.12万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3%
传统的消费电子增长空间不大,但各种和ai有关的消费电子增长很强,ai pc,手机,眼镜这些都增长不错
2024年ai pc的全球出货量预计达到4400万台,占总出货量的比例在17%左右
现在确实科技的景气度很高,市场很喜欢,但也都没什么业绩,都是这种炒作想象空间,炒作热点
没办法,基本面确实没有机会,其实现在都是围绕外部打压高端制造,核心科技,促进国产替代,然后科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大,包括ai带动很多行业大涨,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要聊基本面,那很难下得去手的,就是作为短线博弈去做的
很多亏损的龙头科技股价大涨,成长科技板块炒作要不就是新兴技术和概念的主题投资,对业绩没有那么敏感,现在其实就是这种行情,要不就是产业浪潮驱动的实际业绩增长的景气投资,很多高端制造是这样的逻辑
现在的ai,机器人,脑机,低空经济什么的大部分还是概念为主,所以并不能用算业绩的方法去布局
个股风险肯定会比较大,所以选股参与是一方面,其实通过etf参与会更安全,对于很多你觉得有机会,但感觉基本面不太行的那种主题投资,都可以通过etf来比较,不容易因为个股踩雷而全军覆没
个股方面而且也容易因为ipo逐渐恢复下,新公司的上市对相关标的稀缺性溢价造成冲击
市场对概念热点妖股总是喜新厌旧的,个股其实换的挺快,不一定那么好把握
这些麻烦都可以通过好好研究研究科技方面的etf来解决,非常适合不懂选股,但又看好科技的朋友
不管你是看好芯片,还是ai,新能源汽车,软件什么都其实可以找到对应的,多看看各种科技etf他们买的什么类型股票就知道了
有些名字可能差不多,但选的股票不一样,就比如说都是ai,有些比较偏向于硬件,有些偏向于软件,都可以看清楚再布局,或者直接选软件类的etf
反正研究etf肯定比个股简单,而且都是一些没有业绩的热点,也没什么好比的,只有同类型的,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买对了类型都一样,买etf相当于分散买了10个这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分散了风险,而且etf会自己去管理筛选跟上指数表现,这一点就非常方便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思路,目前短期主要就是科技带来的赚钱效应,其他机会要等杀跌才有布局空间
喜欢沈同学擒牛:每日复盘请大家收藏:沈同学擒牛:每日复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沈同学擒牛:每日复盘请大家收藏:沈同学擒牛:每日复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