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2章 尘埃落定
    “启禀陛下,臣已派人就昨夜大佛寺失火一事彻查过,迄今为止未见有任何可疑之处。只是,今晨有暗卫见到严太傅从大佛寺中出来……”

    勤政殿正首的御案之前,秦懿承听得下首新任御前副统领应祈之言顿住了正于奏章上游走的朱笔。

    半晌,他缓缓抬眸看向了站得笔直的应祈,好看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平淡之中透着轻松的口吻道出了声。

    “做兄长的会偏向自己妹妹并不奇怪。朕不希望皇后不高兴,这件事就当是意外到此为止吧!”

    应祈就秦懿承不以为意的两句话窥见了导致大佛寺失火的幕后之人正是昨日在寺中上香祈福的皇后。

    哪怕他以往就听纪舒言及过当今的皇后也就是王灼儿是怎样一个聪明且有魄力的女子,还是忍不住于此时在心中感叹其行事滴水不漏。

    因为截止目前,应祈手下训练有素的暗卫依旧未从大佛寺的大火中查探出任何能引人生疑的蛛丝马迹。

    不过,应祈眼见面前已然是洞悉一切的帝王一句不希望皇后不高兴就将此事轻轻揭过去也是识趣的不再多言。毕竟他为暗卫统领深谙自己职责的第一要义就是谨遵皇命行事。

    “是,陛下若无其他吩咐,微臣就先行告退了!”

    秦懿承就着应祈的回应,着见其将欲转身退出勤政殿,蓦然沉眸显然是再又想起了什么,当即开口止住了应祈后退的步伐。

    “皇后有孕在身,凡事需得更加留心!自今日起长乐宫在往日之上再多安排一倍的暗卫。此外…”

    秦懿承话说一半顿住了语气,未尽之言是欲再让应祈挑几个身手敏捷且行事伶俐的女暗卫作宫女进长乐宫侍奉。

    然而,他转念一想又是觉得不够妥当,随之语气淡淡却是难掩迫切的道出了声。

    “来人,去长乐宫传朕口谕着皇后今日就搬入勤政殿来!”

    秦懿承话音落罢,先前被叫住的应祈哪怕面无波澜,心中又是泛起了些微涟漪生出了几分惊讶。

    此刻,他即便恪守谨遵皇命行事的要义,出于效忠还是忍不住的开口向着秦懿承提醒了一句。

    “陛下,寅朝历代从不曾有过帝后同住一宫的先例。若是传到朝堂上,恐会有人非议,届时对皇后娘娘而言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秦懿承听完应祈这一番明显是为劝谏的话,平静无波的脸上浮起一抹浅淡的笑容,貌似柔和却显着不容置喙的凌厉。

    “既没有此等先例,朕就开一开这个先河!寅朝需要的是能扶保社稷的肱骨之臣,而不是一群究着朕与皇后夫妻情深而指手画脚的长舌妇。应祈,你既为朕的暗卫统领自有监察百官之责,若是之后朝上有人就此事指手画脚,你当知道该如何行事!”

    “是,微臣明白了!”

    秦懿承对上已是颔首低眉的应祈没有了想再说些什么的意思,稍稍挥手屏退了应祈。

    片刻过去,他再是一人独自处在这恢宏大气却是空空荡荡的勤政殿中,清俊而愈加沉稳的脸上肆意绽开了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从始至终,秦懿承根本就不在乎大佛寺失火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自然也就懒得去深究严蓟在这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要知道,在他看来王灼儿昨夜所做的选择就足以抵消在大佛寺所发生的一切。

    奈何,秦懿承哪怕欣喜于王灼儿最终是选择了自己,还是在这一刻于内心深处生出了隐隐的不安。

    为此,他原本泛起笑容的脸上瞬间暗淡多出了几分凝重,深沉的目光随之望向了那一叠叠奏折之下所压藏的不安来源。

    秦懿承暗沉的眸中显露出似严冬的冷酷,不紧不慢的从御案之上的一堆奏折之下抽出了一本因着时间久远而免不了纸页泛黄的游记。

    这本游记留存的娟秀清丽的字迹应是出自一女子之手,述说的是寅朝一统之前诸国百地和关外异族的地貌民俗,风土人情和一些光怪陆离得显着荒诞的轶闻传说。

    与此同时,游记的字里行间还藏着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论以及一个与寅朝皇室相关的秘密。

    百余年前,寅朝开国之君秦羲曾纳过一个关外小国的公主为妃,对其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后来,那异国宠妃不知何故与君王离心,自请幽闭于皇宫南面一处谓之归现楼的偏僻殿阁,在某个寂寥无人的深夜葬身于火海之中以致尸骨无存。

    多年之后,已是弥留之际的君王为缅怀挚爱,着人修缮昔年挚爱殒命的殿阁,却是在那残破殿阁中隐蔽的角落发现了一条通往皇宫之外的密道。

    秦懿承将手中游记翻至了披露有皇宫密道的那几页,只道他早在登基之前就命人将这所谓的密道甚至于皇宫南面的归现楼夷为了平地,那么这本不尽不实透着蛊惑人心的游记更加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于是,秦懿承面前御案边侧那盏长明的灯盏之中突的多出了一卷歪斜的书册,随之冒起了一缕带着烧焦味的轻烟,更渐渐泛滥升腾起了明黄色的火焰。

    喜欢假命真妃请大家收藏:假命真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假命真妃请大家收藏:假命真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