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章 布袋馍
    布袋馍,又称大嘴布袋馍、口袋馍、袋袋馍,河南商丘特色小吃。不同于传统的饼夹菜,布袋馍的馍皮是蒸的,用小麦面粉蒸出布袋形状的馍馍,将各种时令蔬菜、肉串、豆制品等放入锅中油炸,捞出后菜刀切碎或者剪刀剪碎,拌匀酱料,盛到布袋馍里面。还可把菜疏肉类蒸熟,夹布袋馍里。

    商丘布袋馍可以追溯到几代人以前,陇海铁路建成通车的时候,商贩挑担子去火车站卖杠子馍和炒菜,把炒菜夹到馍里,当时没有塑料袋或者纸袋,菜盛多了容易掉落出来,后来有人把馍做成布袋的形状,用来盛菜,这种做法便流传开来。

    起初,商丘布袋馍只是在当地深受人们喜爱,但随着人员的流动,商丘布袋馍逐渐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成为了众多人舌尖上的新宠。

    商丘,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大地之上。它不仅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古代众多王朝建都立业之所。

    早在远古时期,燧人氏就在这片土地上率先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这一伟大创举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纪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而后,炎帝朱襄氏、颛顼以及帝喾等上古帝王也相继选择在此定都,使得商丘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商周三代更迭,商丘依旧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芒。夏朝时,这里是重要的活动区域;商朝则将其作为都城之一,留下了无数辉煌灿烂的文化瑰宝;周朝宋国也曾在此建都,延续着商丘的繁华与兴盛。到了汉朝和晋朝时期,梁国再次以商丘为都,进一步巩固了这座城市的地位。此后,两宋时期和金朝亦看中此地的战略要冲之位,纷纷设都于此。

    悠久的历史沉淀赋予了商丘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内坐拥两处世界级文化遗产,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同时,商丘还享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的美誉,自古以来便是商业繁荣之地,孕育出无数商贾巨擘。此外,由于宋朝两位皇帝曾在此“潜龙”,故又有“两宋龙潜之地”的美称。

    芒砀山,这座被赞誉为“汉兴之地”的名山,更是增添了商丘的传奇色彩。山上古迹众多,每一处遗迹都仿佛诉说着当年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英勇事迹。而东周华夏圣人文化圈、西汉梁园文学、北宋应天文学以及明清雪苑文学等一系列璀璨的文化成就皆诞生于商丘这片沃土,它们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商丘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散发的文化魅力。

    商丘古城更是别具一格,它巧妙地融合了八卦城、水中城和城摞城三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形成了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城中街道纵横交错,古建筑鳞次栉比,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那个繁华热闹的年代。

    商丘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着众多璀璨夺目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如同一串串闪耀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

    其中,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更是名垂千古。成汤原本只是商部落的首领,居住在商地。当时,夏朝统治天下,商不过是其治下的一个小国罢了。然而,与昏庸无道、只知骄奢淫逸的夏桀不同,商汤心怀仁德,处处施行仁政。他关爱百姓,轻徭薄赋,使得民众安居乐业。正因如此,短短时间内便有四十多个小国纷纷归附于他。

    反观那夏桀,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导致民心尽失,众叛亲离。最终,商汤顺应民意,历经十一次艰苦卓绝的出征,终于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一举击败夏桀,成功灭掉夏朝。随后,商汤在亳(即今日的商丘)定都建国,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商朝时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后世的考古发掘工作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位于郑州的商城遗址便是其中之一。那里有着坚固厚实的土夯城墙,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荣耀;此外,附近还有庄重肃穆的城隍庙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庙,供后人瞻仰游览,感受那段悠久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令人惊喜的是,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座殷商贵族古墓重见天日。这座古墓中的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尤其是那副金光闪闪的金覆面,一经出土便震惊了海内外。它不仅展现了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更为研究殷商时期的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除了商汤之外,商丘还诞生了另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杜康。杜康乃是夏王相之子,因遭受寒浞的追捕迫害,无奈之下只得逃往河南省虞城县,并投靠有虞氏,担任起“庖正”一职。传说有一天,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存放在桑树洞中。谁也未曾料到,数日之后,这些剩饭竟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逐渐发酵酿成了香气扑鼻、口感醇厚的美酒。从此,杜康成为了酿酒业的始祖,他所创造的美酒佳酿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畅想曹孟德当年轻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来自旧时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来自旧时光请大家收藏:来自旧时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在那遥远的商朝末年,有三位仁人志士备受世人赞誉,他们便是微子、箕子和比干,三人合称“殷之三仁”。当时的商纣王荒淫残暴、昏庸无道,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微子作为纣王的亲兄长,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谏纣王改过自新,但纣王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眼见着国家日渐衰败,微子心急如焚,于是他赶忙找到自己的叔父太师箕子以及少师比干一同商议应对之策。

    比干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当下局势危急,为了确保殷商王朝能够得以延续下去,不至于断了香火,应当让箕子和微子尽快逃离这是非之地。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由微子携带珍贵的祭器先行出逃。然而,箕子心中对于这片土地和祖宗基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实在不忍心就这样抛下一切离去。无奈之下,箕子只得佯装发疯,希望以此来躲避纣王的迫害。可惜事与愿违,箕子的计谋还是被识破了,最终他惨遭囚禁。

    另一边,比干则选择了继续向纣王直言进谏。可谁知那纣王早已丧心病狂,对比干的忠言逆耳感到极为恼怒,竟然下令将比干剖腹挖心,一代忠臣就这样含冤而死,于封神榜上留名,称为文财神!

    时光荏苒,转眼间武王率领大军攻灭了殷商。微子得知这个消息后,深知大势已去,为了保存殷商的一点血脉,他毅然决然地携带着祭器来到了武王的军营门前。只见微子脱去上衣,露出赤裸的上身,双手反绑在背后,满脸羞愧地跪地求告武王,请他高抬贵手,放过殷商的子民。

    武王见微子如此识大体,又念及他往日里的贤名,便大度地释放了微子,并恢复了他原本的爵位。不仅如此,武王还分封纣子武庚禄父,赐予他丰厚的俸禄,让他得以继续祭祀殷商的祖先,同时派遣管叔和蔡叔前去辅佐武庚禄父,以防他生出异心。此外,武王对箕子也十分敬重,特意将他封为诸侯,派往朝鲜治理一方,并且不以臣子相待,给予了箕子极高的礼遇。至此,玄鸟生商的王朝被西周取代!

    商丘还有被誉为烹饪鼻祖的伊尹。这位传奇人物,不仅在中国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中华烹饪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伊尹出生于平民之家,但他自幼聪慧过人且勤奋好学,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迅速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之人。当时的君主夏桀,听闻伊尹才华出众,便将他选拔入朝为官。然而,正直善良的伊尹深知夏桀暴虐无道,不愿与之为伍,更不想助纣为虐去欺压百姓,于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朝堂,选择归隐田园,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生活。

    就在此时,正在崛起的商汤得知了伊尹的事迹,对他的品德和才能钦佩不已。为了能够得到这位贤才的辅佐,商汤不惜放下自己的身份地位,亲自前往伊尹隐居之地,诚恳地请求他出山相助。伊尹被商汤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深深打动,最终决定投身于商汤麾下,担任宰相一职。

    此后,伊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谋略,尽心尽力地辅佐商汤。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功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夏朝统治,协助商汤建立起了崭新的商朝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伊尹除了在政治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之外,他对于中医药学以及烹饪技艺也有着开创性的贡献。伊尹率先发现使用陶器来煎煮中草药,可以显着增强药物的疗效。这一创新之举使得中草药的应用更为广泛有效,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草药煎服的第一人。

    传说在上古时期,黄帝统治着华夏大地。当时社会不断发展,各种事务日益繁杂,仅靠口耳相传已经难以准确地记载事情和传递信息。于是,黄帝便任命了聪明睿智的仓颉担任史官一职,并命令他创造一种能够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字。

    接到这个艰巨任务后,仓颉开始日夜思索如何造出这种神奇的符号。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他发现世间万物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特征,于是灵机一动,率先发明了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以简单直观的图形来表示事物,比如日、月、山、水等等,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记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单纯的象形文字渐渐无法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面对这一情况,仓颉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深入探索,最终又成功地发明了会意字和形声字等多种类型的文字。会意字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具有一定意义的部分来表达新的含义;形声字则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既能提示字的意义范围,又能大致反映出读音。

    仓颉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得知识得以更好地传承和积累,生产经验也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因如此,黄帝对于仓颉发明并大力推广文字的功绩极为重视和赞赏。当仓颉逝世之后,黄帝怀着悲痛之情下令将他的遗体装入棺材,然后高悬于悬崖峭壁之间安葬,以此彰显他对人类文明所作贡献的尊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自旧时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来自旧时光请大家收藏:来自旧时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时至今日,仓颉的墓地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墓前那片枝繁叶茂的古柏林立如卫士般守护着这座神圣之所。而在墓地中央的一座大殿门前,左右两侧的木柱上刻着一副气势恢宏的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这十个大字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仓颉作为文字始祖的不朽功勋以及他对后世文化艺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商丘历史名人不胜其数,至于墨子,庄子更是闪烁在华夏历史的长空,令无数后人高山仰止的人物!

    以至于花木兰、沈鲤也是名垂青史!

    当然,也有“江郎才尽”成语的主人公也是商丘人。

    清朝初年的着名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名剧《桃花扇》这部作品当中,那位备受瞩目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乃是来自于河南商丘之地。侯方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深受此地独特文化氛围的熏陶与滋养。

    我们这里想到的是《桃花扇》的女主人公:李香君。相传1642年,抗清名将袁崇焕蒙冤惨死。李香君悲愤欲绝,即兴写下一首诗:

    悲愤填怀读指南,精忠无计表沉冤。

    伤心数百年前事,忍教辽东血更斑。

    想当时侯李二人两情相悦,于十里秦淮品尝名菜“美人肝”时,是否会想到他们的传奇是明末清初一抹血色桃花,将平凡的爱情故事,染上了家国情怀了呢!

    “秦淮八艳”与东林党人,与明末清初的历史紧紧相关!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

    清婉望着手里小心翼翼拿着的花生芝麻馅卢师傅月饼,想着那道菜——“美人肝”:鸭胰脏,又称“胰子白”,不禁哑然失笑。

    正是: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来自旧时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来自旧时光请大家收藏:来自旧时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