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章 西域惊变起,何为孝 (新年快乐)
    任何一位皇帝的骤然离世都会对整个天下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

    更何况是刘庄这种万民敬仰的明君?

    苍生泣血,山河同悲。

    自这一日起,整个大汉仿佛都被盖上了一层阴霾,久久难以散去。

    但影响最大的;

    ——仍是西域。

    自刘庄再次重启西域都护府之时,整个大汉便已经相当于在西域与北匈奴展开了正式的对弈。

    顾晟本就是一名天生的统帅。

    他不会浪费掉任何的机会,于整个西域不断扩大大汉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大汉治水城后的消息传开之后。

    这种影响力成倍的提升。

    还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数个小国相继来投。

    顾晟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人。

    但在这种状况下,短时间内,整个西域都护府于西域的根基自然便会不稳。

    其实若是刘庄不死,大汉能准时出兵的话。

    这便不是什么大问题。

    无论是西域列国亦或是北匈奴,都不可能承受住如今大汉的铁蹄。

    但刘庄的突然崩世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焉耆国。

    当顾晟听到刘庄病逝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错愕...难以相信...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悲。

    虽然就顾晟的政治能力远远不如顾康,但此时此刻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刘庄的想法?

    多年锻炼,只为在将来能够托付重任。

    如今...这个皇帝就这样死了?

    无数的思绪在脑海中翻涌,紧接着顾晟便立刻察觉到了此事暗中的危险。

    北匈奴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段时间来,北匈奴本就一直在备战,准备迎接大汉的大军。

    期间双方小摩擦不断。

    若是让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岂会不前来围攻?

    而若是西域都护府被攻破。

    顷刻之间,整个大汉这几年来在西域重新建立的一切便都会土崩瓦解!

    一瞬间,顾晟表情大变。

    “传令,立刻布防,准备迎敌!”

    这个消息是不可能瞒得住的,顾晟只能马不停蹄的选择整备大军。

    闻言,众将顿时一愣。

    但他们也都不是傻子,能在刘庄这种皇帝治下走到今天之人,哪个能没有点真本事?

    只是片刻,他们便想通了一切。

    一个个表情瞬间大变。

    “将军!”

    窦固朝着顾康拱了拱手,“我军此时处境堪忧,何不趁敌人未曾察觉之际,撤回车师,乃至伊吾卢城?”

    没错,他现在反倒是成为了顾晟的部下。

    但这种事他也丝毫生不出什么怨言。

    毕竟顾晟曾经给过他机会了。

    听到这话,众将眼神瞬间便是一亮。

    撤军?

    这倒是个好主意啊!

    只要能退回伊吾卢城,那便有了援军,且还无需再担忧

    此话一出,众将皆是有些意动。

    退军确实是一个万全之策。

    只要能退回伊吾卢城,那他们便有了保障,无需再担忧被围困此地的风险。

    但顾晟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撤军?”顾晟扫视众将,严肃的道:“朝廷旨意未达之前,我等绝不可动。”

    “此次若是退兵。”

    “西域列国会怎么想?”

    “他们会以为我大汉的天兵怕了北匈奴。”

    “若是如此,他日我大汉若想重新再掌西域,便是千难万难。”

    “我等岂能如此?”

    顾晟的表情十分坚定。

    他说的确实不错,如今的西域就是大汉与北匈奴两方大势力的角逐场。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方法在这行不通。

    唯有一直的强盛,才能让更多的西域列国亲近大汉。

    若是直接退去。

    北匈奴定会直接吃掉大汉如今现有的一切,并将其中培养起来的亲汉势力全都清除掉。

    此事若出...西域列国中断难再有亲汉之人。

    出了事就跑,谁还会愿意追随你?

    这可是关系着身家性命的选择。

    这是大汉不可承受之重。

    “诸位,这可是我等千辛万苦才建立下来的功勋。”

    “更何况如今敌军未至?”

    “且我等难不成就注定会输嘛?”

    顾康扫视众人,格外严肃的说道:“敌军若来,只要我等能守住。”

    “届时朝廷援军已到,我等便是泼天的功劳!”

    “记得少年我曾听家父说过,当初光武皇帝于昆阳之时,面对数十万大军仍毫无惧色。”

    “更是曾说大丈夫岂能贪生怕死?”

    “如今我等在此,岂能退去?”

    “诸位放心,若我汉军当真会有大败的那一日,本将军也定会死在诸位前面!”

    整个营内,一阵寂静。

    众将士看着严肃的顾晟,丝毫都不怀疑最后那句话的真实性。

    若是当真兵败,顾晟绝对会死在他们的前面。

    因为他向来都是身先士卒。

    在场之人也都是上过战场的汉子,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自然也便不再犹豫,纷纷点头拱手应承了下来。

    顾晟的安排不仅仅如此。

    紧接着,他便要求众将主动将皇帝病逝的消息告诉给麾下的甲士。

    但要告诉他们,朝廷仍然会派兵前来。

    并且,军营上下一切如旧,不必挂丧布。

    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他对于大局的判断力就完全彰显了出来。

    消息既然瞒不住。

    那便不能让它影响到了军心。

    一定要让将士们相信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若是不然哪怕就是那只剩下八百余人的中军都会失去军心。

    但对于最后一件事众将士就有些犹豫了。

    不准挂丧布?

    一切如旧?

    皇帝殡天这可是国丧啊!

    若是传出去,朝廷甚至可以直接以这种行为断你要造反。

    哪怕就算你是顾氏子弟,兄长在朝中如日中天,但面对的弹劾却也一定是少不了。

    这...

    但顾晟的态度却十分坚定。

    “本将军不仅仅要稳住军心,同样还要让敌人摸不清我们的动向!”

    “等下我将亲自带人前去寻敌。”

    “尔等立刻行事,违者立斩!”

    虽然平日里顾晟的性子大大咧咧,但当他到了军营之中可就完全不同了。

    听到这话,众将也是不再敢多说什么,连忙便纷纷拱手退了出去。

    顾晟深深的呼了口气,待众人离去。

    他先是写信让人送回洛阳,想问一问顾康的看法。

    随后便唤来了一直追随自己的中军校尉,沉声说道:

    “立刻派人前去通知仲华,他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让他立刻赶回来。”

    “喏!”

    校尉丝毫都不犹豫,直接离去。

    随后,顾晟也是直接走出营帐,直接带领着一千余人马杀了出去!

    .......

    班超如今确实距离大汉有些遥远了。

    在平定了于阗国之后,他随后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疏勒国。

    并通过自己平定于阗的余威,加上大汉治水成功的消息,迅速掌控了整个疏勒国。

    甚至还直接废掉了原本亲匈奴的疏勒王。

    重新立了一个王。

    可谓是一片顺风顺水。

    但当他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整个人还是愣住了。

    “陛下病逝?”

    “兄长让我立刻返回?”

    班超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甲士,要不是他也在中军内待了数年,见过此人,甚至都要开始怀疑他的身份了。

    可这怎么可能的?

    这才过了多久呀!

    班超沉默了一下,旋即也是立刻意识到了此事的紧迫。

    当下便打算收拾行李与甲士一同离去。

    但,就在他走出房门的刹那。

    整个人瞬间便是一愣。

    只见如今的疏勒王忠正率领着疏勒群臣以及百姓,直接挡在了他的府门前。

    “汉使如果离开我们,我们必定会再次被北匈奴压榨至灭亡。”

    “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汉使离去。”

    “汉使若去,今日我便自裁在您的面前。”

    说话之人是一个汉子,班超认得此人。

    乃是都尉黎弇。

    说罢,他竟是要直接拔剑自刎。

    班超连忙拦住了他。

    这时候,疏勒王忠也是同样泪眼婆娑的开口:“我们已经收到了大汉国皇帝病逝的消息。”

    “难不成汉使真的要在这种时候抛弃我疏勒?”

    “我疏勒国可是真心想要依附大汉的。”

    “大汉岂能如此对待我等?”

    一声声呜咽声在这一刻逐渐响起,有老人...有孩子...

    这群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恐惧。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班超整个人瞬间便是一愣。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冥冥之中出现了两个人。

    谷吉与张骞。

    这是他一直都极为敬仰的两人。

    想想他们的经历,又想了想当初那个觉着自己不应该只拿笔的少年。

    一瞬间,他紧绷的心弦忽然便送了下来。

    “尔等这是作甚?快快让路!”

    前来此地送信的中军将士立刻便想要为班超清出一条路来。

    但班超却直接伸手挡住了他。

    “大人,你...”那甲士一愣。

    班超无比淡然的看向了他,平静的问道:“我兄长他撤军了嘛?”

    甲士本能摇头,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崇拜之色,“破虏将军未曾撤军,将与敌死战。”

    “既如此,我又岂能丢了兄长的脸?”

    班超淡淡一笑,眼神无比清明。

    他转过头看向了那一个个跪在地上的百姓,整个人的眼神也是愈发坚定。

    闻言,那甲士瞬间一愣。

    但看着班超的背影,却再也说不出来什么。

    “汉使,您当真不走了嘛?”

    疏勒王忠一脸激动的看着班超问道,就连手都在隐隐的颤抖。

    没办法。

    对于他而言,唯一能依附的便只是大汉。

    若是班超一走,甚至都不需要外部势力的影响可能疏勒国内的势力便能直接吃了他。

    虽然如今班超只有三十余人,但这对于他而言却也是一个依靠。

    “不走了。”

    班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

    一瞬间,那一个个百姓的脸上瞬间便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对于他们而言,班超这汉使的身份,便胜过了一切!

    “汉使可知大汉会不会出兵?”

    疏勒王忠一脸兴奋,期待的问道。

    “不知。”班超摇了摇头。

    “那该如何应敌?我疏勒....”

    未等疏勒王忠说完,班超便直接打断了他,看着众人朗声道:“如何应敌?”

    “既然为敌,那便只有一个选择!”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在场之人,缓缓抽出了腰间的挎刀:

    “打!”.....

    .........

    洛阳。

    顾康已经有多日未曾上朝了。

    自刘庄病逝之后,他整个人也是好像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

    尽管身体并无大碍,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却截然不同。

    从前的顾康,沉稳自信,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没有什么困难是他无法克服的。

    但现在的顾康却能让人明显的感觉出他老了。

    对此,顾易也是无奈。

    就如同当初的顾啸刘秀一般,一对明君贤臣之间的感情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而随着刘庄丧事渐渐办完。

    群臣也自然而然上奏起了出兵之事。

    刘庄其实早就已经做起了准备,距离出兵也只差一封诏令罢了。

    他还在的话,群臣自然不可能挡得住。

    但如今刘庄病逝了那可就不同了。

    面对刘炟这个才十四岁年纪的皇帝,群臣可谓是直接送了他一份大礼。

    纷纷上奏,以孝为由,劝刘炟将出兵之事完全压下去。

    这一次,顾康来了。

    “何为孝?”

    朝堂之上。

    顾康身姿挺拔,站在群臣正中间,深邃的眼眸如寒星般扫视众人,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光武皇帝再兴大汉,复刘氏社稷,此为孝。”

    “先帝承继光武帝大业,一生只为百姓只为大汉天下,此亦为孝!”

    “当初先帝在世之时,曾多次说出自己心中伟业。”

    “如今先帝归天,大业未竟。”

    “而庙堂的衮衮诸公,竟然想劝陛下罢兵。”

    “难不成尔等这是要让陛下做不孝之人嘛?”

    铿锵之音,响彻全场。

    群臣的表情一下子就难看了起来,但却终是没有人开口。

    虽然如今刘庄死了。

    但顾康在朝堂上却还是让他们忌惮万分。

    没办法,毕竟顾康的功劳摆在那呢,他们可都是从中受益者。

    最关键的是,大家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了,对于顾康的手段,他们还是清楚的。

    可以说,这些年来但凡想对顾氏下手之人可谓是就没一个能有好下场的。

    没人愿意得罪顾康。

    一时之间,整个殿内竟就这样沉默了下来。

    刘炟看着在场众人,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他的性格本就有些优柔寡断。

    但回想着刘庄生前与他交代的一切,他又看了看顾康,想了想后,这才做出了决定。

    “大司徒说的有理...”

    “朕以为,先帝也定会想看到朕能完成他心中的伟业。”

    “既然如此,那便出兵吧。”

    刘炟的声音虽然还是有些稚嫩,但却并不影响对此事盖棺定论。

    众臣沉默,表情各异。

    唯有顾康朝着刘庄行了一礼。

    “陛下英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