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高从诲是高季兴的大儿子,南平的第二位国君,公元891年出生于陕州硖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
如何登基
刚开始的时候,高从诲在后梁担任供奉官,后来历任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左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濠州刺史、归州刺史,检校太傅等。
高季兴反叛自立的时候,高从诲还苦劝高季兴不要这样做,高季兴没有听他的。
同时还任命高从诲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随后又加封为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
928年,高季兴去世,高从诲正式继位,在这之前,前面提到高季兴曾经和后唐决裂,转奉吴国,高从诲继位后,南吴奉他为荆南节度使兼任侍中。
登基后所作所为
但是高从诲还是觉得应该和后唐修复好关系,于是就写信给当时的唐明宗李嗣源,愿意称臣纳贡。929年五月二十八日,李嗣源答应他的请求,于是高从诲派遣使者上表并进献白银三千两。最终李嗣源封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任侍中,追封高季兴为楚王。
930年,归附后唐的高从诲也并不想得罪南吴,于是也派遣使者出使南吴,解释说自己家的祖坟还在北方,所以才依附后唐。吴国很不爽于是就派兵攻打南平,但是却没有攻打下来。
932年二月,后唐封高从诲为渤海王,加封检校太尉。934年又封高从诲为南平王。
936年,高从诲派遣使者劝徐知诰也就是李昪登基称帝。后来徐知诰称帝后封高从诲为守中书令。
后来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想造反,高从诲暗中和他联系,说是共进退,结果941年,安从进真的造反,求助于高从诲,高从诲又拒绝,还将安从进要造反的信息告诉了后晋,同时还派兵援助后晋军。
高从诲这个人性情通达,礼贤下士,前面提到劝高季兴不要去后唐亲自朝贡的梁震,高从诲对他非常好,把他当兄长看待,梁震也称呼高从诲为郎君,所以在他们的统治下,南平也出现了难得的安宁。
但是因为南平实在是地域狭窄,兵力薄弱,所以谁都不敢得罪。但是因为位置不错,就像现在的马六甲海峡一样,我觉得全世界研究研究中国历史,说不定会学到很多生存之道。高季兴父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那就是进贡的物品很多都是要经过他们这边,于是他们就经常将他这些货物截留下来,一旦有那个要因为这个货物攻打他们的时候,于是他们就让这个货物归还给他们。并且高从诲他们为了贪图各国的赏赐,到处称臣,所以各国也都很鄙视他们,称他为高赖子。
如何死亡
公元948年十月二十八日,高从诲因病去世,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八岁。
历史名人评价
司马光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评价: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
作者评价
从他与梁震的关系可以看出,在这乱世当中生存相当不容易,尤其这么小的小国。乱世之中,只能说终究还是能力不济,他打仗几乎很少有成功的,当然固然是国弱兵少是个原因,能力应该也是其一个原因,无办法扩大疆土,所以导致其到处靠求人过日子。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