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9章 唐宣宗李忱子女要求严格的皇帝,唐朝最后一个好皇帝
    简介

    李忱是李唐的第十七位皇帝,公元810年7月27日出生于大明宫,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弟弟。

    如何登基

    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宦官是真的厉害,李唐最后的皇帝几乎大部分都是宦官给立的,而且立完了,这些宦官说废就被废了。搞的好像没什么权力一样,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公元821年三月,李忱被立为光王,他属于典型的人小辈分大,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都是他的子侄辈,但是论岁数,他却比他们都小。

    李忱从小就不喜欢多说话,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不聪明,据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突然有一次,身患重病,结果怎么也治疗不好,而且越来越严重,结果忽然有光辉照在他的身上,他竟然一跃而起。这时候他的乳母觉得这是心病,但是他的哥哥唐穆宗却摸着唐宣宗的背说:这是我们家以后的英明人物,不是心病。并赐给李忱各种礼物比如玉如意啥的。

    李忱还经常梦见自己乘龙上天,他将这个事情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皇后的一个婢女,地位低下,所以让他不要到处和别人讲,免得惹祸上身。

    所以他在唐文宗、唐武宗时期,一直非常低调不说话,以至于连唐文宗和唐武宗都经常取笑他,叫他光叔。

    尤其唐武宗为人豪爽,对于这种话不多的叔叔更是看不起,所以对他也不是很尊重。

    846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武宗病危的时候,宦官马云贽(zhi)觉得李忱比较好控制,于是就立李忱为皇太叔,暂时管理军国大事,成为皇位继承人。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武宗驾崩,李忱登基称帝,当时三十七岁。

    登基作为

    李忱和唐文宗比较类似,也很喜欢看老祖宗唐太宗时期遍的《贞观政要》,即位后,也是以唐太宗为榜样勤于政事。在唐武宗晚期李德裕和牛增孺搞起了牛李党争,他即位后,他将李德裕贬官,从而暂时的结束了牛李党争,同时虽然他是宦官扶持坐上皇帝的宝座的,但是他对宦官也并不格外开恩。对内减少百姓赋税,注重选拔人才,对外接连击败日趋衰落的吐蕃、回鹘、党项等人,收复安史之乱时期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土地,让唐朝的国势再次有所起色。百姓日趋富裕,让大唐再次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如何死亡

    公元859年五月起,刚刚被丹药搞死的唐武宗,都没有引起他的警惕,他也再次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也是这月,他因为吃了太医李元伯进献的仙丹,最后中毒,也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这个药吃了后,让那个他感到口渴和燥热,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一连一个多月也没办法上朝。八月七日,在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

    860年二月安葬在贞陵,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

    历史评价

    司马光对他的评价:宣宗少历艰难,长年践祚,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诸汉世,其孝宣之流亚欤。

    作者评价

    从百姓生活角度来说,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都是好皇帝。既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又能够扩充疆土的皇帝,那就是优秀了,所以从这么多的皇帝里面来说,李忱绝对应该算是个好皇帝了。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