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休本是无名郎,吴景帝位展辉煌。
十八载间功业建,千古英名万古扬。
孙休是孙权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前面吴废帝孙亮的哥哥。其实从这点上看孙休当上皇帝,说明孙綝的权臣手段和司马懿,司马昭比还是差太远。怎么也不应该去扶持一个更加年富力壮的人来做皇帝?因为这样他怎么能实现他自己的梦想呢?弄死一个皇帝再找个有能力来弄死自己的人,那何必呢?
孙休公元235年出生于丹阳郡建业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孙休之前是被封为琅琊王,别看他是孙权的亲儿子,孙权去世后,处境很困难,主在那就被那的地方官欺负,直到移居会稽的时候,会稽太守濮阳兴和左右将督张布对待他还算是不错,他也与这两人深交。
公元258年9月26日,孙亮被废掉后,孙綝就派人来迎孙休回京继位。孙休刚开始有点犹豫,前面汉文帝给打了个样,他也学习汉文帝一样走走停停,然后还不停的派自己的心腹去前方探听消息,估计心里是想一旦发现不对头,立马就走。往那走,那时候可走的地方还挺多,毕竟三国乱世,至少还有其它两个国家可以去投奔,而不是大一统的时候,叛国就只能投匈奴了。
之前他住在会稽也就是今天的素质,当他走到曲阿的时候,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一个老头拦住了他说:你应该加快速度,现在既然是确定了的事情,迟则生变。于是孙休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加快来到了建业。
十月十八日(也就是阳历的公元258年11月30日),他到达了建业,当天就登上正殿正式继位。
继位后,刚开始对孙綝加官进爵,但是很快孙綝就为他的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前面讲过,在会稽,会稽太守和左右将督张布和他交好,等他坐上皇帝后,这两人也就被他逐渐提拔到显赫的位置,两人一文一武。在某一天上朝的时候,就突然让张布安排武士绑住孙綝,随后当天就将他诛杀。
孙休亲政后,对教育非常重视,开启了以教育兴国的理念,有点中国近代各个有志之士探索什么路救中国的意味,也有人是教育兴国。可是孙休已经给所有人证明了,在这乱世教育兴国是行不通的。他教育兴国确实在人才选拔等上面确实是欣欣向荣。但是其它措施跟不上也没有什么用。
很多公司也是一样,招了很多人才过来,总是美其名曰要考察,然后再制度上又是各种掣肘,注意我说的是掣肘不是监督,新人不了解公司完全放手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掣肘就做不了事情了,监督只是保证很多事情能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罢了。
孙休在东吴的几个君王里面,算是不错的,除了孙权就数他了,而且也做了不少的实事,让东吴也算是出现短暂的兴盛。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信任故人就是濮阳兴和张布。这也就是刚刚说的在教育上面你培养的再多的人,最后得不到你的信任,毫无意义。
做皇帝不长寿,这不知道是不是潜规则制定的,很快孙休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病重,命令濮阳兴入宫,让自己的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孙出来拜见濮阳兴,当时的吴景帝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于是就紧握着濮阳兴的手臂,用手指向太子,意思是将太子托付给他。
公元264年9月3日,吴景帝孙休因病驾崩。死的时候只有30岁。随后被安葬在定陵。又称孙吴墓、天子坟。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当涂县围屏乡龙华行政村,在县城东12公里、洞阳村东1公里、314省道北侧100米处。是东吴景帝孙休陵寝,葬有吴景帝孙休及皇后朱氏。为一圆形土丘,黄土高5米,圈长50余米,占地约200平方米。
和秦始皇一样,太信任赵高,最后赵高背叛了他选择了胡亥。而濮阳兴最终也是一样背叛了他,选择了另外一个人来继承了东吴的皇位,最终断送了整个东吴。
有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帝王最终选择托付的人最后都会背叛他们呢?我感觉是不是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权力的作怪,当你赋予他的一些权力后,他尝试到了权力的甜头,就想着更多的权力,所以权力心使然。
第二:皇帝是掌握生杀大权的,那这些离他最近的大臣,估计没少受他这种情绪波动的影响,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痛骂你一顿,表明上,他们只能毕恭毕敬,一旦你完蛋了,是不是就是他们报复的开始,所以别看你在的时候对你非常的顺从。中国上千年来几百个皇帝里面的辅政大臣,霍光只有一个,而且最后霍光也变成了一个权臣。
第三:所以最好的托付是制度而不应该是人员。
回头再说故事,下一篇我们就再来聊聊濮阳兴背弃了和孙休的情谊和孙休对他的嘱托后,他到底选择了谁来继承了东吴的最高权力。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中国皇帝独白请大家收藏:中国皇帝独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