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游玩
    街上还有不少卖小吃的摊子,正在热情地揽客。

    “羊肉泡馍,正宗的羊肉泡馍。”

    “酒酿圆子,甜甜的酒酿圆子”

    “豆腐脑,刚出锅的豆腐脑。”

    周昭一只手拉着想要到处跑的柳家二郎,一边往这些摊子上看。

    只要看上一眼,她便知道哪些卖吃食的好吃,哪些做得不地道。

    比如说豆腐脑就很不错,看着雪白嫩滑,散发着淡淡的豆子香味,又没有那股腥味,看来这摊子主人点豆腐的手艺必然不错。

    豆腐脑用竹筒装着,上面撒了些果干做点缀,五文钱一杯,因为是用糖水做的,成本高。

    周昭买了四杯,递给柳二郎一杯后,闹腾的小孩立马安静下来,递给柳大郎时,他连连摆手:“阿爹出来时给了银子。”

    他不想这样占人便宜。

    周昭将竹杯子塞进他手中:“就一碗豆腐脑,我们不跟你爹娘说就是了。”

    周昭递完东西后,继续带着人朝前走,一路上小吃买了一路,吃了一路,直接把其他三人都喂饱了,等到周昭再分给他们东西吃时,连柳二郎都是摸着自家圆滚滚的肚子摆手。

    好吧,周昭便只好自家吃了,不过见三人都吃饱了,她便带着他们到了奇宝阁,这里门口支着一个摊子,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精致漂亮的灯笼。

    最上排的七个便是按照她画的图纸做出的灯笼。

    齐掌柜之前还让她七夕节一定要来一趟,据说又举办了一个猜灯谜的活动,奖品便是她画的一个琉璃蟠龙灯,这种灯笼由竹条作为基础框架,大灯笼盖子下还有几个远行竹笼作为装饰,琉璃作为灯罩一块块地填上去,一条活灵活现的竹龙从上而下旁绕在灯笼外面。

    这是周昭画的那几张灯笼最工艺最难的一个,没想到奇宝阁竟然这么快就找人做出来了。

    “好漂亮啊。”柳二郎看着上面繁杂美丽的灯笼,惊叹道,“这里的灯笼比别的地方好看。

    他上前一步问正在帮着招呼客人的阿芒:“姐姐,这些灯笼多少银子一个啊?”

    “下排的一两,最上面一排的二两。”阿芒笑眯眯道,“要是你喜欢,可以叫娘爹过来买。”

    待她看到从人群中走出来的周昭时,立马高声呼喊:“阿昭。”

    “你来了怎么不进去。”她对门口的人说。

    周昭看到她才想起来自己忘了一件事情,做好的竹篮忘了拿,不过还好她现在做的都是私人定制的,所以晚一天也不要紧。

    “带着妹妹弟弟呢,到处疯玩,就没过来打扰了。”

    “等一下猜灯谜你可一定要来,做奖品的那个灯笼做得可好了,要是被人赢走了可就见不到了。”

    “行,你忙去吧,不用管我,我们在周围多转转。”

    周昭和人寒暄完后,走到周淇身边,低声问:“猜灯谜你有几分把握?”

    反正她自己肯定不行。

    “大姐也想要那个奖品?”周淇垂头思索了一会儿,“怕是很难赢,毕竟来参加灯会的也有不少有识之辈。”

    “奖品是个特别值钱的灯笼,”周昭声音低低,仅仅两人听到,“倒是拿到的话,我拿去卖给县中的大户人家,到时候银钱你六我四,怎么样?”

    周淇眼中带着明显的心动,但是也不敢妄自尊大:“我试试吧。”

    见猜灯谜还需要一会儿才开始,周昭又带着几人往福满楼走,见门口客似云来,人来人往,门口的伙计一把拦住四人,陪笑道:“这个客官,来得不讨巧,小店客满了。”

    周昭看着里面食客迎来送往的样子,也知道小二没诓人,只好遗憾离场。

    “其实上面还有包厢,只是都留给县中有权有势的人家。”周淇在一旁淡淡补充道。

    周昭转头:“你怎么知道?”

    周淇:“你还记得那日在学堂中和我们呛声的那位同窗吗,她家在福满楼定了一间包厢,在街上碰到时还专门向我炫耀,也是她说的。”

    周昭心塞地叹口气,谁叫咱们没权没势呢,抢不上位置便只能离开了。

    不过临走之时倒是遇上了一位熟人。

    “阿昭阿淇,巧了,竟然在这里遇见了。”说话的正是书肆胖胖的宋老板,她身后跟着一位三十来岁的男人和两个带着帷帽的男子,看不清脸,只是看身形,怕是比周昭年纪还大上一些。

    “这三位是我的夫郎和幼子,平日都呆在家中,性情较为腼腆,又到及冠之年,便戴着帷帽。”

    大燕朝男子十五岁及冠,便会将头发全部梳上去,代表可以成亲嫁人了。

    周昭点点头,不再多看,毕竟这副做派就表明是在乎礼教的人家,这样盯着人不合适。

    “你们也是要去福满楼?”宋老板笑着说。

    “对啊,只是没位置了。”周昭解释道。

    “刚好我定了一间厢房,要是不嫌弃,你们几位可以随我一起。”

    周昭有点为难地看了看自己这四个人,柳二郎还好,天真不知事,只是这柳大郎似乎隐隐有抗拒之色。

    “这两位是?”宋老板转换话题问旁边的两位。

    “这是柳夫子家的大郎二郎。”周昭解释道,“今天也跟着我们一起出来。”

    “原来是柳夫子的爱子,”宋老板依然一副笑眯眯的脸,“我与夫子可是认识许久了,你们也可称呼我一声宋姨,既然来了,我可得好好招待。”

    宋老板不愧是做生意的,拉人情关系很熟练,柳大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垂着头福身道:“那就叨扰了。”

    周昭终于进了这福满楼,一进去,里面的装潢颇为清雅大气,小桥流水,竹林野鹤都被当作装饰景观,显示出非凡的财力。

    宋老板订的是一间临街的包厢,从上往下可以看到街上热闹非凡的场景和大半个县城的景观,视野非常好。

    “这里都是熟人,大郎二郎,不必拘束,将帷幔脱了吧。”

    柳大郎二郎应声脱了帷帽,露出两张有几分相似的脸来,宋大郎长相较为硬朗俊美,身形也更为高大,宋二郎清俊秀美,身形清瘦,是符合当下审美的美男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