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7章 科目
    数学他们也明白。

    英语……是那些洋人的话?

    怎么还要学这个?

    天幕下不少的人紧皱了眉头。

    (汉·刘彻:怎么还要学这些洋人的话?)

    朱清谷也看到了不少的弹幕在问这个问题,她索性也简单回答一下,“因为在世界发展的重要时期,华夏的话语权是丢失的,英语成为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

    “也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最关键是大量的科学研究、技术文档、新闻报道都是用英文撰写,语言霸权,同样也是霸权。”

    他们不太懂这些是什么意思,但是后世很重视科学,提到科学可以强国富民,就知道是很重要的东西。

    历史够长就是有这些好处,在想一些想不通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可以从历史当中找到模版。

    秦一统六国之时,统一文字,都是用的一种文字,六国余民难道不用吗?

    不用如何看得懂政令?如何看得懂典籍?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强大,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文,甚至是吹捧华夏的一切,这便是自有大儒为我辨经,但我们也要时刻警惕这些是好还是坏。”

    马融也在看着天幕,他倒是极为感慨,这便是后世人人都受了教育的模样。

    尺有长短,人的学识也有优秀和平平的,虽然不都能引经据典,但马融觉得他们在说话总是能够用出一些极为凝练的成语来。

    之前朱姑娘的舍友,那几个小姑娘便是如此。

    想到这里,马融总觉得后世发展得太快了,大清的时候除了风俗和皇帝与现在不同,但依旧是有帝王将相的,怎么才过了一百多年,世界就大变样了。

    按照后世人说的话便是,发展的速度要比过去的几千年还要快。

    “难道是因为这些教育吗?”马融极其不愿意想到这方面,毕竟学儒也是他一辈子的事情。

    就连郑玄都曾经拜入他的门下学习。

    ……

    “普通小学生会在十二岁毕业,然后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初中,初中为三年制,每一年学习的内容都要进阶。”

    朱清谷百度了一下初一一些课本的目录,然后说,“在此前的语数英三门科目之外,还增加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后面还会增加物理、化学。”

    他们通过朱清谷快速的百度,在窗口这里也看到了何为历史,政治。

    历史便是学史,连这些少年都要学史,政治也要学吗?

    生物又为何物?

    一些医者看到了生物课本那浅显一翻过的关于植物的一些细节之处,也大为吃惊。

    裴秀、沈括、郦道元、徐霞客等在地理上都有所建树的人看着那只是一晃而过的地理课本,上面的地球大小、陆地与海洋……让他们很是好奇。

    还有那些晦涩的物理化学……

    他们好像在朱姑娘的桌面上看到过《有机化学》,不知道是不是和化学有关系?

    紧接着朱清谷又和他们说了高中。

    一些人对高中数学很感兴趣,于是朱清谷找了一下高中数学的课本,然后……

    他们坐蜡了。

    什么是导数?

    什么是微积分……

    “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学习数学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应用,比如说买菜记账等等,然后上到制造武器,使用武器……”朱清谷也说了很多数学为何这么重要,又为何这么晦涩的缘故。

    祖冲之倒是对这些很感兴趣,无奈他的弹幕机会已经用了,就不能发话了,看来下回要用在关键的地方,问问朱姑娘关于圆的事情。

    讲完了高中,朱清谷不可避免的讲到了高考,“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可以说未来如何,第一个重要的选择的地方就是高考,高考不能决定你的生死,但却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因为高考的本质就是筛选出值得培养的人才,到了大学之后我们会专门选择一门学科来细化自己的知识,就如同古代人学习四书五经,但最后要专门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经书来冶学。”

    “一些门槛高、吃香的科目,需要的分数也会高,所以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一个跨越门槛的机会。”

    天幕下的古人也明白这种感觉,尤其是那种多次考学之人。

    黄巢哈哈大笑,“考又如何,不考又如何,既然尔等不让我入长安,那么我便亲自来了!”

    韩愈有些感慨,“原来后世也是如此这般,并不比前人轻松愉快。”

    看朱清谷她们从早上学习到晚上,便已经知道了。

    蒲松龄扬手,“这考试就是这样捉弄人。”

    ……

    朱清谷又说,“上到大学,大学里有很多种科目,不过我们称之为专业,毕业出去之后便可以从事相关工作。”

    “许多同源不同种的专业一般囊括在一个学院当中,就比如我制药专业,和化工专业、化学专业就在化学学院当中。”

    朱清谷给也翻出了一些学校的专业列表,可以说是让天幕下的古人开了眼界了。

    什么力学、仪器、材料、能源动力、电气、电子信息……

    植物、动物甚至于水产这些都有专业。

    建筑、食品、医学……统统都有。

    他们能够想到的,不能够想到的都囊括其中,五花八门,都能够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而且都能够形成学科,之前他们只是浅显的感觉到后世的许多奇妙之处,现在后世的人就又给他们上了一课。

    告诉他们,他们的强盛不仅仅是体现在吃饱穿暖上。

    而他们的强盛也不只是朱清谷说的那些简单的话语,比如说战争胜利、建国,还有无数个华夏人的身影。

    以及教育……

    一个国家的强大很多时候也是人才所堆砌起来。

    而他们做不到。

    哪怕把制度改换成后世的制度也做不到。

    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基础而又系统的认知,他们的思想还没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天幕的小小萌芽还没有长大。

    最关键是他们人不够,识字的人也不够,无法去做这么多细化的科学。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