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了接近大半天的路,第八旅最后跟随3集团军,渡过索日河,驻扎在诺布日沃科夫这座城市的附近接受补给。
原本8旅应该前往戈梅利地区进行驻守进行补给,但叶夫列莫夫后来要求8旅继续跟随3集在诺布日沃科夫附近驻守。
原因很简单,其一,诺布日沃科夫这座小城能更早的获取来自基辅地区的补给。
其二,21集团军没像历史上被德军第二集团军打的差点全军覆没,主力部队尽损。
这支部队反而建制完好的撤到了第聂伯河东岸。
并且63军与61军两支主力部队尚在,之前各支部队还有数次人员补充,戈梅利地区还有刚刚征召上来的5000新兵。
这些加在一起,21集团军的人员总数依旧还剩9万有余,人数一算反而比之前还要多。
光靠2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防守在戈梅利附近都完全足够了。
而且叶夫列莫夫并不决定固守整片戈梅利地区,那样没意义。
如果固守在日洛宾河对岸,21集团军不仅需要面对整支第二集团军…还有莫吉廖夫方向的德军部队从侧面夹击。
两面夹击,没有坚固防线可以依靠的21集团军很难不崩溃。
所以这位在历史上较为头铁的叶夫列莫夫中将也已经学会了变通。
他主动的要求21集团军收缩防线,在撤退时布置大量地雷,炮兵部队轰击第涅伯河干扰德军搭设浮桥。
主打的就是一个托字诀。
3集团军与13集团军也是如此,他们也要尽量拖延德军的前进速度,所以这两支集团军在撤退时也同样会布置大量地雷。
最后,3集团军实力实在太弱,他们需要一支精锐部队来增强战斗力。
为了方便指挥,机械化第8旅也被叶夫列莫夫暂且编入了3集团军,继续接受库兹涅佐夫的指挥。
至于13集团军…叶夫列莫夫因此万分头疼,他根本找不到可以调派的部队去支援他们。
21集团军需要抗压,他们要面对德军的重兵,再分兵最多也就能挤出几千人,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戈梅利距离13集团军可有些距离呢,苏军部队这时候赶过去至少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等到援军赶到,13集团军这时候说不定已经被击溃了…
况且几千人够干嘛的…13集团军面对的是德军大批的装甲部队,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反坦克武器。
叶夫列莫夫将波切普仓库里二十几门已经吃灰的老旧反坦克炮全都调派给了13集团军。
同时他也向莫斯科又打了两封报告,一封是申请给第八旅进行装甲补充,第8旅已经等不起来自基辅的装甲支援了…他们急需坦克。
叶夫列莫夫已经找不到可以补充坦克的地方了…
另一封依旧是阐述苏军自罗斯拉尔夫方向侧面空出来的‘口子’,申请支援,报告情况紧急,跟之前一样的催促电报。
他希望莫斯科能尽快做出决定。
……
原本斯大林还是很高兴的,昨夜他接到第8旅凭借100多辆坦克击溃了德军装甲团这个报告后,他整个人都兴奋的不行。
苏军终于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第8旅证明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并不是战无不胜的。
在双方1:1的兵力情况下,只要指挥得当,苏军还是有获胜的机会,虽然机率并不大。
而瓦列里这个名字也再一次出现在报告上。
说实话,斯大林真的有些想见见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想跟他好好聊聊。
毕竟来自中央方面军的获胜报告大部分都提到过瓦列里,而且部队中还有着内务部存在,这报告也不会造假。
这证明了瓦列里就是个天生将才,该好好培养。
他之前还派人调查过,发现瓦列里的背景也根正苗红。
父亲出身于骑兵第一集团军,因为腿部受伤严重不得不退役,现在就任在莫斯科的一所警局内,就任局长,做些文书工作。
母亲也是骑兵第一集团军一名老同志所留下来的遗孤,目前在莫斯科医院就任护士长。
高兴的斯大林在当天晚上的食欲也很好,喝了点伏特加,吃了些列巴,这让他难得久违的有些睡意,便打算小睡一会儿。
谁知半夜醒来时得到的消息居然是疑似德军装甲集群南下,击溃了13集团军的右翼,迫使整支中央方面军不得不向后收缩防线。
斯大林紧急召回了正在组建预备方面军的朱可夫,他想听听自己手下这位得力干将的想法。
德军来势汹汹…最高参谋部推测是刚刚占领罗斯拉尔夫不久的德军第二装甲集群拐弯南下了,这支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可是历历在目。
南边的中央方面军也已经自身难保,没办法再拖住这支装甲部队了。
如果这支装甲部队越过杰斯纳河,哪一切都完了…
所以斯大林决定把布良斯克方面军给堵上去,用以填补中央方面军与预备方面军之间的缺口,也用于拖延德军装甲部队南下的速度。
“铛铛铛…”
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请进。”斯大林疲惫的声音响起。
下一秒,伴随着开门声响起,匆匆从前线赶回来的朱可夫走进办公室。
斯大林给了他一份整理好的报告,朱可夫也没多说废话,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不多时,斯大林开口问道。
“朱可夫同志,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当前形势。”
“我认为我们应该撤退,斯大林同志,将中央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对岸,避免德军进行合围,现在还有机会。”朱可夫相当认真的说道。
如果德军第二装甲集群已经开始南下,凭借刚刚组建不久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根本没办法拖延这支装甲部队多久。
中央方面军还要防备第二集团军,四集团军的部分,根本腾不出手。
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德军这支装甲部队绕后,德军再次创造一个类似于斯摩棱斯克的包围圈。
所以现在不硬守,让两支部队后撤,重新构筑防线,这才是最优解。
既能保全有生力量,也能化解苏军防御区域过大,导致兵力分散的缺点。
喜欢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请大家收藏: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请大家收藏: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