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4 妈妈被发现了
    可是,还没等到志军去看妈妈,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因为妈妈几个月都没在家,村里计生干部来了好几次,每次都搪塞是在精神病院。开始还能糊弄过去,后来盯着张奶奶家的二奶奶跟那些人吹风,“你们不会跑去调查啊?精神病院又不是医院到处都有的。”

    咦,有道理,那些人就真的跑去查了,根本没有。村干部就回来召集开会,要张叔叔交代老婆到底藏哪躲超生去了?本就胆小的张叔叔一问一个不吱声。本着不回答就是默认的原则,这下全村都知道妈妈在躲孩子了。全村的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找出张家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远近亲疏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关系。

    计生干部很着急,估算月份胎儿不小了,再找不到就又是一个超生家庭,他们当年的工作成绩就要打折扣了。二奶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知道随着月份越大,张叔叔不可能不去探望媳妇。自从她家小儿子出了那丑事进去后,她就像一条红着眼睛的饿狼,眼冒凶光的盯着张奶奶家的一举一动,她迫切的想看着别人家倒霉来冲淡她的恨意。“我过得不好,你也别想过好”。“人性最大的恶,就是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张奶奶家房前有块地早年被二奶奶家霸占了去做她家的菜园子。所以她那段时间整天就在那块地里挖挖刨刨,她觉得晓晓妈没用,自己亲自上阵,非得给揪出张老大家的秘密不可。

    妈妈自从被送到张奶奶远房侄女家安顿下来后,过得也不开心。毕竟是几乎都不走动的远亲,之所以接纳也是家境不好,看在两百斤粮食和二十斤腊肉的份上才接纳,其饮食可想而知。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周围都是不熟悉的人,还要提心吊胆的躲在屋里不能出门。在别人家不可能像在自家一样随便,心安理得的躲着不做事,妈妈每天还要帮着喂猪做饭洒扫。累不必说,对孩子们的思念让她郁郁寡欢。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日子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早点生了好回去。

    已经七个月了,身子已经很沉了。这天张奶奶侄女要去张家要剩余的粮食和肉,已经给了一部分,她怕一旦孩子落地人家就舍不得给了。她们村因为比较偏僻,总是有亲戚在那里躲超生,很多人家都藏有大肚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躲着村干部就好。而那时候的村干部对于外村来躲的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让孕妇出来招摇走动,一般也不愿得罪人。他们管自己村的超生都焦头烂额。

    为了让农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干部们可真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而那时候超生的都是农村,城里单位几乎没有二胎的,可能是怕工作受影响吧。而农民就没什么可顾忌的。可见农民要么信奉“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要么是“重男轻女”,坚信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传香火,也只有儿子才配继承他家的三间瓦房几亩自留地,拼死拼活不要命的不生儿子誓不罢休,所以才导致路边和集市上屡屡都是像丢小猫小狗一样的被丢弃的女婴。那些女婴大多被送往福利院,少部分被单身男人收养,有长大了父母寻来想要回去的,有个读书考上大学的女孩就拒绝相认,后来把年老的养父接到城里生活,令人赞叹。也有嫌养父母家贫回到亲生父母家或者远嫁不顾养父母死活的,让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到重男轻女,想起前几年去世的一位九十几岁的老婆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人慈眉善目耳聪目明,经常坐在楼下晒太阳看车子行人。认识不认识的都喜欢和她打个招呼,只有她儿子儿媳和孙子对她不太恭敬。她辗转在三个儿子家,每家一个月,每次都是自己拄着拐杖提着衣服去。不明就里的就说她儿孙没孝心,而就有老人同村的人说她年轻时候心狠着哪,重男轻女,生了女儿就自己拎到家门口的堰塘里淹死,直到生了三个儿子后才留下了一个女儿。而她留下一个女儿的原因是能帮她干家务。说的人轻描淡写,听的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老人的儿子孙子和她说话都是吼,她的衣物浆洗都是嫁在邻乡的女儿每周来收拾一次,给她买吃的。老人逢人就说女儿好,媳妇当着别人的面就吼她,“女儿好你去女儿家呢!”老人就不敢吭声了。

    想来如果那个老婆婆还年轻点,肯定只会留下一个儿子,不用劳烦计生人员,自己动手就解决了,她会不会被树为典型得个奖励什么的呢?

    唉又扯远了,想来幸好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也没有人想到各地地方的基层干部互相监督超生现象,不然真的是无处可躲。不然哪有我那些躲出来的表弟表妹堂弟堂妹们。现在想想那真是一个zc漏洞。阿弥陀佛!

    而刚刚过去的那三年查苗苗,查酸酸,一码搞定不说,电话“慰问”不说,各路人马大的小的正式的临时的还轮番挨家挨户登门,村里的甚至带着医护开车去城里给八九十岁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更是连学校都配合,不然影响孩子上学。试想,计划生育的时候如果有这样密不透风的网格,“超生”?不存在的!那样底下就会减少好多不必要的工作量,那时候如果把那些精力投入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可能后来打工的人就不用背井离乡能就近就业,也可能就少很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了。安居乐业一直是农民最朴素的愿望。

    

    喜欢棹渡请大家收藏:棹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那些年几乎所有超生娃娃都是躲出来的。听说最牛的一个就在自己家床底下挖了个地窖,一有风吹草动就躲地窖里,不管你什么干部,总不能去掀人家床吧?而且那床还是以前斗地主时分到的地主家的那种雕花大床,几个人根本都搬不动。就连那家亲戚都毫不知道孕妇就藏在家里,那时候连亲戚都得防备着,人心隔肚皮,人家透露一点风出去就是一条生命的代价。虽然生命在那个时候不被敬畏,在那些人员眼里只要还没生出来的生命都不算生命,是他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都要消灭的对象,是他们升迁的绊脚石。不然又怎么会出现山东莘县冠县等地方开展的骇人听闻的“百日无孩”运动呢?如此壮举应该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在那样严苛的大环境下,妈妈要给张家躲个孩子出来,还得自求多福不会再犯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点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生怕自己村的干部们找来。

    张奶奶的远房侄女去要粮食妈妈不知道,她想孩子们,带几句话也好啊!她之所以去要,是村里有躲孩子的孕妇生孩子时出了意外,孕妇家原先承诺的粮食就不给了。人家人已经没了,所以这家也不好去要。张奶奶侄女的公婆就多了个心眼,眼看快足月了,就怂恿着儿媳先去全部要来以防万一。

    张奶奶一见来人紧张得不得了,赶快招呼进屋关门插锁。而这一切自然没有逃脱二奶奶的眼睛。

    其实谁家来个客人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张奶奶家来客在像鬣狗一样紧盯着她家的二奶奶眼里就非同寻常。为了找出她家“疯媳”在哪躲孩子,她绝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张奶奶家的很多亲戚二奶奶是认识的,这天来的这个女人却不认识二奶奶就竖起了警觉的耳朵,眯起的一双三角眼里透出阴鸷的光。看见张奶奶家烟囱冒烟知道在做饭,她也赶快跑回去草草吃点剩饭后跑到张奶奶侄女来的大路前面假装和人唠嗑远远的等着。

    张奶奶见侄女来了是又惊又喜又紧张,赶快关了门向自己娘家的这个远房侄女打听儿媳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乐得眉开眼笑,说着感激的话又忙着给她做饭吃。月季听这个阿姨说妈妈也眼巴巴的望着细细打量她,似乎想从她的样子里觅一丝丝妈妈的音容笑貌。妈妈已经走了几个月了,月季和哥哥都很想她。

    张叔叔和张爷爷还在地里干活没回来,女人期期艾艾的说明来意,张奶奶千恩万谢的承诺余下的粮食和肉一起送过去,毕竟生了后还要在她家坐了月子才能回来哪。估算一下时间,到时候张奶奶会亲自去照顾的。

    因为那时候乡与乡之间没有班车,要走几个小时的路,所以吃饭就不等张叔叔和张爷爷了,照顾贵客吃了饭,张奶奶先警惕的出去望了一下,嘱咐侄女几句就送走了。

    好巧不巧的,在穿过村子的时候她遇到了嫁到这边的一个熟人,喊了她的名字打了招呼就急匆匆走了。二奶奶本来是想远远的跟上去的,听见她们说话心花怒放,等张奶奶侄女走远了连忙追上这人询问,毫不费力的就打听到了其家庭住址和张奶奶的关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二奶奶不动声色,等天黑了就悄悄溜到村干部家举报了。

    张奶奶侄女回家的第二天早上,一切看起来和平常一样。天气有点冷,田野被薄薄的青霜覆盖了一层,青青的麦苗和耐寒的萝卜缨子都蔫蔫的瑟缩着无精打采。一轮可以直视的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的云彩中羞答答的冒出头窥望了一下大地,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揉揉惺忪的睡眼,攒足了劲儿一跃而起。瞬间光芒四射,给萧条的大地镀上一层融融暖色,随着太阳升高光线变强逐渐变成金色,能感受到些些暖意了,使人心生欢喜和希望。

    妈妈也很高兴,听说张叔叔当天要送粮食来,也早早起来了。洗漱了吃完早饭破天荒的那家婆婆没让妈妈洗碗,自己麻溜的收拾好家务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去了。

    妈妈搬了个板凳坐在院里晒太阳,她很想出去走走,自从来到这里后除了早晚趁外面没人的时候到院外打望过几次,整天都是呆在屋里院里。幸好一直都平安无事。

    喜欢棹渡请大家收藏:棹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