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0章 湖南省—易姓、袁姓、邹姓
    易姓

    - 起源:

    - 易部落起源说:易姓起源主要源出易部落。易水在河北省西北,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易县境,汇合后入南拒马河,东南流注大清河。易河流域的易部落是尧侯母亲庆都的母族,历史悠久。

    - 姜太公后裔说:据《姓氏考略》所载,姜太公后裔有被封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一带),且以封邑为氏,称为易姓。姜太公即吕尚,字子牙,周朝初年为姜姓部落族长,武王伐纣时的重要功臣,被封于齐,其后人又被封于易地,遂以易为姓,这一支易姓尊吕尚为得姓始祖。

    - 易牙之后说:出自齐大夫易牙之后,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后来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

    - 变迁:

    - 先秦时期:易姓的活动缺乏相关史料记载。

    - 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易姓的发展情况也不太明晰,但可以推测其主要活动范围仍在北方地区。

    -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有易姓人南迁。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

    - 隋唐时期:易姓子孙在江南地区逐渐昌盛,中原地区的易姓也在繁衍。这一时期,还有部分易姓徙居浙江杭州、宁波、奉化、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

    - 宋元时期:易姓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都有分布。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

    - 明清时期:易姓主要在江南发展繁衍,明代有易节,万载人;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等。到清朝至现代,易姓在全国的分布更为广泛,且有部分易姓人迁至海外。

    - 分布:目前易姓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 76%,其次分布于江西、广西、贵州、河南。湖南为当代易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易姓总人口的 24%。全国形成了长江中上游的易姓聚集区。

    袁姓

    - 起源:

    - 妫姓起源: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袁氏早期主要在其发祥地发展繁衍,其发展中心为陈郡,尤其是汝南。据唐朝学者林宝所着的《元和姓纂》载,袁氏源于“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恬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由于上古时期,爰、袁、辕、猿、榱、援同音同用,所以爰姓也作袁姓。

    - 轩辕氏皇帝居所辕邑起源: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皇帝居所辕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共族擅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其族人以辕为名命称其邑,后称为袁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是为河北袁氏。

    - 改姓起源:

    - 长者赐姓:据《明史》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山东东明人袁葵任洪洞县令时,在灾荒之年收养了数百个百姓遗弃的幼儿。灾荒过后,袁葵让百姓们各自把孩子领回去,百姓纷纷请求让这些孩子随袁葵姓,袁葵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些外姓的后裔子孙为纪念袁葵的恩德,大多世代称袁氏。

    -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鲜卑族、高车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部分氏族汉化改姓为袁。如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皇族拓跋氏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族袁纥氏族、元朝时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等。

    - 变迁:

    - 西汉时期:袁政 11 世孙袁爰,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号称陈郡袁氏。

    - 东汉时期: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的着姓。

    - 魏晋南北朝时期: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阴一支;袁绍次子袁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子孙散逃于襄阳;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

    - 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四川、江西、福建等地。

    - 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近代史上,袁世凯家族庞大,分居国内外。

    - 分布: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较多,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 54%。袁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 33 位,人口约有 700 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0.54%。

    邹姓

    - 起源:

    - 出自曹姓:为颛顼帝后裔挟(曹姓)之后。据《说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载,上古时有邾娄国,为颛顼帝后裔曹挟所建,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中有的以国为氏,称为邹姓,是为山东邹姓。

    - 出自子姓:据《史记·殷本纪》及《元和姓纂》所载,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周朝时被封于宋,以奉商祀,其裔孙正考父食采于邹邑(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邹姓。

    - 出自蚩尤之后:据《拾遗》所载,黄帝在打败蚩尤后,将蚩尤部落中部分人迁移到邹屠之地(今山东邹平一带),该部落的后人便以地名命姓,为邹屠氏,后简化为邹姓。

    - 变迁:

    - 先秦时期:邹姓主要在山东地区发展。

    - 秦汉以后:逐渐向周边地区迁徙扩散,如向河南、江苏、安徽等地迁徙。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邹姓人开始大规模南迁,进入江南地区。

    - 隋唐时期:邹姓在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地的重要姓氏之一。

    - 宋元明清时期:邹姓在全国的分布更加广泛,且形成了许多着名的家族和宗族。

    - 分布:当代邹姓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份。其中,江西省是邹姓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喜欢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请大家收藏: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请大家收藏: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