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3章 大结局
    韩青云被吵的不胜其烦,这父子三人还整天闲的跟没事人一样。

    对于朝臣们来说,他们最想看到的是北蓟并入大裕,那大裕的国土面积可比原来的两倍还要大得多。

    但是李兆英可不会同意,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没办法,回家太晚,于家于国建树不多,将来给块封地就行了。

    可大儿子和二儿子,那必须一人一个皇帝当当。

    李兆英手指敲着桌子,这件事确实不能再拖了。

    “仁儿是北蓟太子,朕已经拟好了退位诏书,仁儿以后就是北蓟的皇帝。

    信儿自然是要承继大裕的江山的。至于朕,以后就是两国太上皇。”

    韩青云和吕彦彦对视一眼,这个结果他们猜到了,倒是与前世差不多。

    李兆英是天下共主的命格,两国太上皇应该也算是天下共主吧?

    李继仁没说什么,这大裕不是父皇登基就是二弟登基,北蓟自然是他得扛起来。

    只是一想到以后相亲相爱的一家,相隔数千里,他就心里有些发堵。

    李继信不同意:“父皇,大裕是皇祖父想要交给你的,你别赖到我身上。”

    他才十七岁,还没玩够呢。

    “臭小子,怎么跟老子说话呢?什么叫赖?老子都已经跟富贵商量好,造船去南洋见识见识了。”

    韩青云、吕彦彦等人看向吕富贵。

    吕富贵无奈点头,他只是随口说了以后的计划,被在茗香楼看戏的李兆英听到,逼着他答应出海的时候把他也带上。

    “父皇,你别逗了好吗?就算要出海,那也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南莱、西齐和东陵还没解决呢。”李继信嗤之以鼻。

    李继仁点了下头:“西齐交给我。”

    李继信接话:“东陵我来,父皇,你就想办法多攒点家底,让田中禾和邓平把水师整起来,南莱也该灭了!”

    李兆英刚要开口反驳李继信,就被韩青云拦下:“如此甚好,如今大裕还不够稳定,皇上就先坐镇两年,之后再由宸王继位。”

    韩青云说完就拉着家人离开。

    若是任由让这几人推来让去,又没完没了了……

    除夕日,大裕国迎来新帝王。

    李兆英登基,为顺平帝,大裕太子为李继信。

    蓟霖帝退位,北蓟太子李继仁为乾徽帝。

    大裕和北蓟国,同根同源,结永世之好。

    两国之间不设关卡,律例相同,科举共通。

    为了给更多年轻人机会,大裕和北蓟国的秋闱和春闱是错开的,但凡有资格的考生都可以在两个国家报名考试、

    原本三年一次的秋闱/春闱,就相当于变成了三年两次。

    李兆英登基大典过后,李继仁返回北蓟国。

    临走前,太皇太后为李继仁指婚盛一楠。

    盛一楠曾被指婚给李振宇,却在大婚前去了尼姑庵修行。

    李振宇被关进了宗人府后,永宁侯府就把盛一楠接了回来。

    本以为,盛一楠以后就会在盛家终老,李继仁却找上门来。

    少年时的情意虽然懵懂,却也真挚。

    李继仁知道他对盛一楠,或许永远不会像父王对母后、韩姑父对吕姑姑那般浓烈。

    但是,他们还很年轻,他们还有一辈子去培养更深的感情……

    韩吕两家忙完大裕的事情后,也返程回了蓟阳。

    顺平帝请了致仕数年的刘志恒担任丞相。

    王文轩、宋武鸣等人,重回内阁议政。

    曾经在大裕风靡一时的露天学堂,再次开办起来。

    随着大裕的学堂越来越多,学子的束修也是按照北蓟国的标准,收费很低,越来越多露天学堂的学生,得以进入正式的书院读书……

    顺平元年,李继仁带大军回蓟阳时,经禹城,拿下西齐。

    同年,李继信率领吕长平与关山年会合,拿下东陵。

    西齐和东陵全部并入大裕。

    十七岁的一品护国将军吕长平,被庆王看中,与李瑶成婚。

    被韩青云希望能在北蓟国如意郎君的长乐郡主拓跋玉,还真的找了北蓟国的夫婿——四品武将关鹏飞。

    这两人属于欢喜冤家,也算是女追男隔层纱的典型例子。

    南境水师也很快被建立起来。

    顺平三年,李继信拿下南莱。

    同年,十四岁的韩怀瑾拿下北蓟国的大三元,却被李继仁派到大裕,辅助大裕新登基建至帝李继信。

    李兆英退位后,果真与吕富贵去了南洋。

    吕彦彦、韩怀瑜、韩怀希、韩怀安、李继安一并前往。

    被留在蓟阳操持政务的韩青云,对李继仁翻了无数白眼。

    李继仁双手一摊,他还想去呢,不是也没去成?

    第二年,吕彦彦一行回来,带回许多新鲜的种子、和特殊的物件。

    同年,韩怀瑜、吕长安、颜学文、韩西顾等人全部得中进士,这一批人是在大裕取得进士的,不过除了韩西顾留在大裕外,其他人都回了蓟阳。

    韩怀安也如愿成为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小三元,但他年纪实在太小,被韩青云勒令过个几年再继续科举。

    十三岁的韩怀瑜,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科举授官的女子。

    大裕朝野还有些质疑声的时候,韩怀瑜已经入了北蓟国的大理寺评事。

    韩怀瑜当官后,起床的时间就比平常早了半个时辰。

    吕彦彦愁的不行,才十三岁,还在长身体呢。

    韩怀瑜却很高兴,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为科举而读书,她当初的愿景也一点点实现

    李继安的封地在平遥府,韩怀希的封地在上阳府。

    后来大裕和北蓟涌现了许许多多在名留青史的女子,最初的那一批人,有一半都出自这两个地方。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载间,喜看今朝多俊彦,群英荟萃谱新篇……

    【全文完】

    《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请大家收藏: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请大家收藏: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