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谢宝瑞压根没把陈瑾的这个故事放在心上。
直到陈瑾讲到女一号赵金麦饰演的小女孩小文,把客人女儿的骨灰盒给贴上了贴纸、画了画,老爷子突然笑出了声。
旁边的刘悦都已经不在擦窗,而是站在那听着陈瑾所讲。
之后的活人葬礼,更是让谢宝瑞微微点了点头。
他的神情至少是认可的。
“殡葬是守护生命尊严的职业!”
“我的这部电影基调就是这样的……”
陈瑾突然说了一句,谢宝瑞什么都没说,这种屁话他听得太多了,倒是刘悦眨了眨眼,很是认可的微点了下颔首。
事实上,她也是因为这个才来的殡仪馆。
“没啦?”
谢宝瑞听的还在兴头上呢。
“有,最后一幕也是主角的父亲!”
“但跟《入殓师》的那个父亲结局处理不太一样!”
陈瑾把老莫“用最省钱的方式处理自己遗体”的谜题说了出来,谢宝瑞还在想着怎么处理,最后听到三妹将其骨灰制成烟花绽放夜空,完成父子和解。
“……”
整个人都有些呆在了那。
随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刘悦则是想笑又不敢笑,这……这结局玩的好大!
是的,这就是最终的大结局。
跟原版的大团圆不一样,原版三妹与生母共同抚养小文,三人组成非血缘家庭,这个结局俗套而狗血,威尼斯这种结局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
这是商业片的取巧。
钟阿成、陈瑾和田状状几个讨论过后,研究出了一个威尼斯入围套路化的剧本。
首先就是主题的深化。
从温情叙事变成社会寓言。
将殡葬行业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跟当代华夏社会变迁紧密结合。
例如城市化与传统行业的消亡,通过“上天堂”殡葬店面临拆迁、被连锁殡仪企业挤压等情节,映射传统手艺人在资本浪潮中的挣扎。
还有就是生死观的代际冲突,年轻一代,主角莫三妹追求效率与商业化,而老一辈他爸老莫坚守仪式感,暗喻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撕裂。
再就是死亡的商品化。
揭露殡葬行业中的灰色产业链,如高价骨灰盒、墓地垄断,批判消费主义对生死尊严的侵蚀。
死亡更是作为政治隐喻,通过葬礼仪式中的权力关系,如官员葬礼的虚伪排场、穷人“死无葬身之地”的困境,影射社会阶层固化与资源分配不公。
当然先拍出来再说,能不能通过审核,这个要靠老田的关系。
这是电影的艺术批判,倒不是特意拍华夏不好的一面,而是电影需要这样的发声。
就跟《我不是药神》一样,让有关部门重视,而后整改这个行业。
再者,角色重构!
复杂化人物与道德困境。
男主角莫三妹的救赎与黑暗面,最终在抚养小文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呈现更复杂的道德灰度。
还有最重要的人物——老莫。
他要有死亡哲学。
将其塑造为华夏传统生死观的传承者,通过他临终前与三妹的对话,引入华夏的生死理念和思想,提升哲学深度。
最后则是电影语言和镜头。
长镜头运用,开放性的结局和留白。
剧本开始10分钟一镜到底,从外婆死亡、小文哭喊到三妹收殓遗体,市井百态在镜头中自然流动。
这对于陈瑾的演技,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
所以,这就需要演员、摄影师、导演、编剧都有实力才行。
这样改编的《人生大事》,已经把原本的这个剧本,全方面提升了一个艺术层次。
陈瑾当时看完剧本,其实脑海中就有几部三大电影节得奖影片的既视感,例如《一次别离》的社会影射、《罗马》的国家变迁、《犬之力》的阶级结构。
“把骨灰放到烟花里……挫骨扬灰啊!”
谢宝瑞眯了眯眼,看着陈瑾道:“你们这部电影的编剧,倒是挺大胆的!”
“哈哈!”
陈瑾笑了笑,倒也没不要脸的说是自己的创意。
“其实,我想过跟这个差不多的点子!”
谢宝瑞突然朝陈瑾说着。
“?”
陈瑾看着老谢,老谢笑眯眯道:“树葬、石葬你应该听过吧?”
“嗯,就是变成树和自然石!”
《人生大事》的体验中有。
“我想过把自己的骨灰,变成一幅画!”
“我女儿正好是个画家!”
谢宝瑞说这件事的时候,非常的坦然,陈瑾愣了下之后,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对,我女儿听到我这个想法后,跟你现在一样的表情!”
这换了任何子女,估计都不太敢的吧。
电影归电影,现实归现实。
“人死就这么一回事,没啥尊重不尊重的!”
“想多了……”
谢宝瑞笑着:“等你见惯了,就知道这种事跟吃饭喝水一样,就是人的规律!”
“所以,把它当做一件很正常的事看待!”
这死亡觉悟,陈瑾显然目前是达不到的。
这估计跟天天动大手术的医生有的一拼。
心理素质绝对是硬到了一种程度。
叮铃铃!
突然的座机电话,让办公室的三个人都不由得一凛,刘悦已经下意识的来到了电话前,一把拿起了话筒。
“一般来说,这个电话响了,准没啥好事!”
果然,刘悦下一秒就直接道:“师父,有个跳楼死亡的农民工马上送过来!”
“听到了吧?”
谢宝瑞的表情显得很平静,陈瑾却抿了抿嘴。
跳楼的农民工……换正常人,内心肯定是会疙瘩一下的,哪怕刘悦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而谢宝瑞就像是司空见惯一样。
“我接过7起农民工跳楼的活,无一例外,都是年前和年后!”
“没要到工资……”
谢宝瑞说着,已经穿起了椅子后面的工作服,朝着有些发愣的陈瑾和刘悦道:“发什么愣啊,跟着,你不是要实习吗,运气好,刚来就有活了!”
陈瑾:“……”
“小悦,给他拿件衣服!”
谢宝瑞指了指陈瑾,刘悦立马从身后的铁皮柜子里,拿出了一套崭新的殡仪馆工装。
“呼~~~”
陈瑾突然长呼出一口气,几个月前体验《人生大事》的一幕,瞬间又浮现在了眼前。
“里面是更衣室!”
刘悦朝陈瑾说着,自己朝女更衣室走去。
“小悦,一会儿带……带他来修复室,我先过去准备了!”
谢宝瑞说着就走出了办公室。
而刘悦快速的换完衣服,走到办公室时,并没有看到陈瑾的身影,一般男的肯定要比女的快,但刘悦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接活的场景,在女更衣室吓得瑟瑟发抖。
“陈瑾?”
她微微喊了声。
其实她来殡仪馆也才不足一个月,还有一个师哥,他今天休息,工作时长2年半了。
“嗯!”
陈瑾换好实习生的服装走了出来,刘悦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
她是怕陈瑾害怕什么,想要安慰两句,但看着陈瑾那张平静而淡定的脸庞,想说的话,硬生生就吞回了肚中。
刚刚陈瑾,又在里面体验了一把《人生大事》!
所以耽误了几分钟的时间。
“走吧,带路!”
陈瑾淡淡说了声。
那说话的语气,让刘悦压根没有多想,仿佛就跟谢宝瑞命令她一样,赶忙回道:“好的!”
说完她才反应过来,啥情况?
这家伙怎么像变了个人一样,整个人显得好冷静。
刚刚陈瑾压根不是这样的,而是和煦的一种气质,现在反而跟那个李师哥差不多。
平时笑眯眯,一到有活就立马精神抖擞。
不过刘悦还是在前面带路,很快就到了殡仪馆的修复室,谢宝瑞已经戴着口罩和帽子,在那洗着手。
陈瑾也开始洗手。
刘悦反而慢了一步。
“你这洗手倒是挺专业的啊?”
谢宝瑞朝陈瑾看着,却在那道:“一会儿你就站在尸体前看着,记住,不要站在头前面,站脚那边,对尸体要保持最起码的尊重!”
“虽然我话那么说,但有的家属不喜欢,知道吧?”
谢宝瑞显然是认可了陈瑾的实习,跟陈瑾交代着。
“嗯!”
陈瑾洗好手,用一次性毛巾擦着,这才开始穿起了手套,整个流程很是熟练,刘悦压根都没提醒。
“不是,你学过啊?”
谢宝瑞有些诧异道,现在尸体还没运到。
“研究过,看过一些内部的资料!”
“自己学的?”
谢宝瑞倒也可以理解,陈瑾是个演员,要演好角色,当然要做某方面的准备。
这倒是挺让他刮目相看的。
这个年轻演员,跟他电视里看的很多倒不太一样。
最主要,其实谢宝瑞对陈瑾有一层滤镜,春晚的节目给的。
所以陈瑾跟他说了《人生大事》的故事后,他其实就对陈瑾实习没什么意见了。
“等!”
“等尸体到来!”
“垃圾桶在那……”
谢宝瑞指了指角落的一个垃圾桶,这是给实习生专门吐的,倒不是尸体修复的专门垃圾存储。
刘悦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这垃圾桶这段时间原本是她的专属。
现在,有了新的主人。
哐哐哐——
运尸车轮子和地面的声响由远及近的传来,而且听声音特别的急促。
“来了!”
谢宝瑞双手伸着,跟手术室的医生一样,他身旁摆着一个入殓师的器械台,上面有各种修复用的器具,台下还有更多的塑造物。
“谢师傅,麻烦啦!”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朝谢宝瑞礼貌的说了声,谢宝瑞戴着口罩面无表情:“死者家属呢,签字了没有?”
“签了签了!”
这种一般死者家属签字,钱是施工单位出的。
家属们当然不会为难入殓师,他们要闹也是跟施工方、殡仪馆工作人员,跟技术人员不相干。
跳楼的死者被专业的塑封袋包着,看不到面容,得拉开来才看得清。
“开始吧!”
“小悦……”
谢宝瑞朝脸色明显不太正常的刘悦喊了声,来到了尸体面前。
刘悦小声的哦了下,还不太情愿。
嗤啦——
谢宝瑞一把拉开了尸袋,刘悦走过去只看了一眼,腹中顿时有些开始翻滚。
半个多月了,她其实还没适应,一般的尸体忍就忍了,这种面目全非的,她完全扛不住。
谢宝瑞却压根没管他,拿着杀菌皂,开始清理尸体。
而后就是按摩。
陈瑾站在那,一动不动,眼神却观察着谢宝瑞的手部细节。
这位老师傅要比莫三妹老爷子来的更专业。
“抽筒!”
谢宝瑞突然说了声,手在那伸着,陈瑾看蹲在那还在吐的刘悦,只好上前,把一只抽筒递给了他。
这是要吸血用的。
“棉花!”
“防腐剂!”
“金属丝!”
谢宝瑞每说一样,陈瑾就给一样,刘悦起身看着一老一少配合默契的样子。
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这家伙,没反应的吗?
“小悦,你看好——”
谢宝瑞突然抬头,原本是想跟刘悦说的。
但看着站在自己旁边的陈瑾,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旁的刘悦赶忙道:“师父,刚刚都是陈瑾帮你拿的工具!”
“哦?”
谢宝瑞瞥了眼陈瑾,总感觉这小子不太正常。
“你不受影响?”
“还好,跟很多血腥的电影差不多!”
“……”
刘悦又有些起反应了。
“呵呵!”
谢宝瑞却是笑了:“好,挺好,难怪有胆来实习,那就好好配合我,看我怎么做的,电影不需要太过真实,但流程你至少得掌握吧?”
“是!”
陈瑾其实感觉,《人生大事》里面关于入殓的手法,还太粗浅了。
他是想让田状状,拍几个一镜到底的入殓镜头,这样能使电影冲击力更强,也能表现演员的一个专业度。
威尼斯不怕大尺度,国内审核的话,最多做删减处理。
这都是可以操作的,只要不是违禁。
而且最主要的,这对演员的表演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加分项。
前提是,你不能画蛇添足。
越专业,越能体现演技。
“人死了没温度,尸体就会变得僵硬,为了能更好地上妆,会按摩尸体……”
“用手的温度刺激肌肉,这样上妆就会更服帖……”
“……”
谢宝瑞一边在那修复着尸体,一边对陈瑾说着。
这些陈瑾其实都知道,但他听的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