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晃了一圈,等他再次上楼的时候,刚巧遇到了准备下楼的方间明几个。
看见他,几人长松了口气,开玩笑说是以为他提前跑路了,差点没吓死他们。
几人汇合后,意见一致的说是想要去外面逛吃逛吃。
关东城正好要去看看木工师傅,表示暂且可以同行一段路。
出的门来,太阳已经很高,好在这临南不算太热,不然还真逛不下去。
几人随意的选了一个方位往前走,大概是一晚上的充分休息,让几人颇有点容光焕发的感觉,没走几步就引的路上的姑娘频频回头。
这下方间明几人更加得意,走路都有点飘飘然。
关东城没管他们,而是留意起周边的食肆,按他一贯的经验,人多的点味道都不会差的。
特别是这会儿严格来说,还不到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吃的其实是晚早饭,这个点人还多,那就是真有点东西的。
一路排除了十数家,终于按他的标准发现了一家门脸不大的食肆。
这家名为食为先的小铺子,左右两边都是食肆,偏他家生意最好,门口都有人排着队。
关东城一拍板,决定就选它了。
带着花孔雀般的几人规矩的排在队伍后面,他拍了拍前面的大哥打听起这铺子是卖什么的。
那皮肤黝黑的大哥转头打量他们几人一眼,反倒是问了句:“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关东城点了点头。
那大哥别看长的粗犷,见他点头就有些小得意的解释:“一看你们就是外地来的,本地人哪有人不知道我们县城的食为先哪!要说这食为先起源于……”
左右无事,关东城等人听了一耳朵的宣讲,也算是弄明白了这个小店卖的到底是什么吃食,大哥讲话风趣幽默,平平无奇的店铺历史,被他讲的高潮迭起,颇有意思。
几人听着故事,也不觉着时间难熬。
很快便轮到了前面大哥,大哥一拱手,赶忙去前面买起了吃食。
而关东城等人留下一个人排队,其余寻了位置坐下来等。
原来这食为先卖的不是旁的,而是烤鸭。
据说是百年老店留下的方子,鸭子可以外带也可以店里吃。
关东城几人当然选择了店里吃。
据说店里鸭子每天定量的,买完即止。
关东城他们听说这么有名,特意点了两只。
稍坐片刻,两只鸭子片好了摆满了两大盘端了上来,剩余的鸭子其他部位另作了其他做法,并着送来的小饼,几样小菜,瞬间让几人觉着这两只鸭子足够他们吃的。
听着小二特意给他们解释了一遍吃法,几人一点就通,自己动起手来。
一块薄薄的脆皮鸭肉蘸上特制的酱料,裹上点小菜,一起卷入小饼,满满塞上一大口,瞬间睁大了双眼。
你还别说,被那大哥吹嘘成这样,它的确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他们平日里吃的鸭肉,大多是烧,或者做汤,鲜少有这种烤炙的做法。
吃起来表皮酥脆鸭肉鲜嫩,让人惊叹。
满足的饱餐一顿,几人出店子的时候差点扶着出门,说实话,两只鸭的确有点太多。就这他们也没有浪费,直接吃完了的。
就这个样子自然不能回去躺着,几人一致决定,反正没事,就当是消食去了,他们要跟着关东城一起去找木工师傅!
关东城看他们态度挺坚定,也就没有说什么,想跟就让他们跟着吧!
几人顺着街道慢悠悠的往前逛,连心情都好了不少。
要说县城的规模苍木城其实也不小,可相对这里来说,人流大概只有一半都不到。
想当初苍木县他们也打算好好玩两天的,结果因着周家,什么都泡了汤。
“你们发现了没有,临南的温度很舒适呢!”关东城问道。
这下子立刻引来了其他几人的附和。
说起来他们一路走过来这么多地方,就属临南城温度最为适宜,“若不是家里催的紧,我都想在这里多住一段时日呢!”
方间明有些不满的嘟囔道。
关东城怕他想一出是一出,立刻出声阻止道:“可别!你也不算算我们出来多久了,再不到,两边的家人都该着急了!”
方间明几个现在对关东城那真是信服,听他有些着急,立刻解释自己知道轻重,只是心里想想而已,想想而已。
这样没有目标的在城里转了好半天,大家的肚子才稍微舒服了点。
时间尚早,没有什么事情是特别着急的,几人在临街的一条路上发现了不少的书画铺子。
几人这一路光急着赶路,书本拿的都少了些,看到这一幕,想也不想的提脚走了进去。
他们不知道的是,临南城其实也算是个小有名气之地。这里之所以这么繁华,是因为这里是三府交界之地,人才辈出之所。
书画铺子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真真是有无上的吸引力,一头扎进去就很容易忘了时间。
他们各自在自己挑了喜欢的书看了起来,这一低头一抬头的功夫,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这小小的铺子里,居然有不少旧书。
大概今日客人太少,又或许他们得了掌柜的眼缘,那掌柜的看他们入迷的很,提醒他们去旧书区淘淘,说不定收获更大。
本着将信将疑的想法,他们真去旧书区淘了淘,这一淘就感觉淘到了宝。
好几本旧书上,都有着前人的注解,几人轮番看过后,受益良多。
这一下哪还管的了他们原本是要去干嘛的?
几人如获至宝的在旧书区淘起书来,全然忘了时间。
总在人家店里看书不是办法,几人买了旧书拎着。本着不放过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他们迅速的改变策略,把这条街扫荡了一遍,结果发现,这些书铺的旧书好像是他们卖书的套路。不管去任何一家,旧书区都能让你掏换两本觉着很值的书。
几人把这条街扫过一遍发现,其实真有价值的并不多,有些地方的注解还不如他们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能不能从中辨别要看你自己的能力。吃亏上当还是占便宜,全都靠你自己。
他们除了最开始那家店有收获外,零星的只买了两三本,算是理智的。
从最后一家店出来,几人只觉着好生疲惫,这会儿关东城才想起来他还要去找木匠的。
方间明几个今儿走的路够多,这会儿吃的那点东西又消耗的七七八八,想着又快到吃饭时候,关兄一走他们几个吃饭也没意思。
干脆建议关东城明儿一早再去找那木匠,今天先回去吧,休息一会儿出来吃个饭,今天一天也就没了。
关东城看了看手上的书,心一横,干脆就依了他们。
他也有读书人统一的臭毛病,见到好书就走不动道。这会儿书已经在手,恨不得现在就读起来。想着刚刚选书时,看过书上的注解,心里闪过的明悟,不再纠结,“走,先回客栈!”
今儿又吃又逛,还能有不小的收获,对于几人来说,已经算是满载而归。
回去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几人边走边交流刚刚书上的内容,别提多高兴呢。
要不说跟关兄在一起以后,方间明几个大有长进呢,他们以前可没有这种讨论的氛围,读书就是死读书,没劲透了。跟关兄认识后,关兄时不时的会抛个问题让他们讨论,几人各抒己见,成长迅速!
喜欢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