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和二妮的身影刚出现在院子门口,屋内就像炸开了锅。
妹妹林瑶像只欢快的小鸟,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瞬间就扑到了林宇身边,紧紧抱住他的胳膊,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
“哥,你终于回来了,我都快想死你啦!”
弟弟楠楠也不甘示弱,小短腿迈得飞快,扯着林宇的衣角,仰着红彤彤的小脸蛋,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兴奋地问道:“哥,海上到底啥样啊?好玩不?”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母亲王玉芬匆匆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的眼神中满是焦急与关切,一见到林宇,目光就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地落在他身上,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满是心疼:“儿啊,你瞧你,又黑了不少,在海上漂泊了这么多天,肯定吃了不少苦吧?”
林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连忙说道:“妈,你就别操心啦,我在海上一切都好,吃得香睡得稳,啥苦都没吃。”
说着,他微微弯腰,双手稳稳地提起脚边那条肥硕的黄唇鱼,胳膊一伸,递到王玉芬面前,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妈,你快瞅瞅!”
王玉芬的视线瞬间被这条大鱼吸引过去,她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这……这莫不是黄唇鱼?”
她快步向前,凑近了仔细端详,那鱼身上闪烁的鳞片仿佛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在鲅鱼圈海域生活了大半辈子,她自然明白黄唇鱼的稀有,尤其是这么大的一条,简直是可遇不可求。刹那间,惊喜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开来,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喜悦。
王玉芬的目光在鱼身上来回游移,她心里知道,这黄唇鱼最值钱的就是那鱼胶了。
不过这鱼胶可不是直接从鱼身上取,还得经过好些工序呢。村里这些年,都没人捕到过这稀罕玩意儿,怕是制作鱼胶的手艺,都快失传了。
想到这儿,她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看向林宇:“儿啊,这制作黄唇鱼胶的手艺,村里怕是没人会了,要不咱把这鱼整条卖出去,说不定能卖个大价钱,可千万别把这宝贝给糟蹋了。”
林宇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轻轻拍了拍胸脯,语气笃定地说:“妈,别人不会,我会啊!”
王玉芬的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脱口而出:“你会?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你儿子我会的东西还多着呢!你就瞧好吧,等我把鱼胶制作出来,就拿到城里去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林宇双手稳稳地拎着那条珍贵的黄唇鱼,迈着大步走进屋内。刚一放下鱼,一阵尿急感袭来,他顾不上许多,匆匆朝着厕所奔去。解决完生理需求后,他连步子都没来得及缓一缓,便径直朝着马厩走去。
还未走近,那匹马像是提前嗅到了主人的气息。原本正悠然自得低头吃草的它,瞬间有了动静。脑袋猛地抬起,两只耳朵如利剑般直直竖起,原本温和的眼眸中,此刻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马蹄不安分地在地上欢快刨动着,发出“哒哒”的声响,同时嘴里还不断“嘶嘶”叫着。
待林宇走近,它更是伸长了脖子,亲昵地将脑袋凑到林宇肩膀处,不停地蹭来蹭去,喉咙里发出低沉而又亲昵的哼声。
林宇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伸手轻轻抚摸马的鬃毛,感慨道:“好家伙,看来妈把你照顾得不错,都长胖了。”
离开马厩,林宇的目光被院子墙边的柴火垛吸引。
只见木头棒子沿着房子墙根整齐排列,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一根都码放得规规矩矩。那些砍下的枝条也被细心地捆成一捆一捆,高高地堆在一起,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小山。
这时,母亲王玉芬从屋里走出来,一眼瞧见站在柴火垛前的林宇,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这都是二妮帮我剁的,这几天她没事儿就过来帮我,不然我一个人,哪能弄这么快。”
此时的王玉芬,对二妮更喜欢了。
林宇出海的这些日子,二妮隔三岔五就来家里帮忙。
她干活的时候,手脚麻利得很,干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管是劈柴还是做其他家务,都做得又快又好。村里那些年轻姑娘,可没一个能有她这份勤快和能干的。
王玉芬越想越觉得满意,暗自想着:要是林宇能早点把二妮娶进门,那该多好啊,家里就能多一个贴心的好帮手,也能添不少热闹。
正想着,二妮抱着一捆柴火从柴垛旁走过来。
听到王玉芬的夸奖,她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羞涩地说道:“婶子,你可别再夸我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王玉芬笑着摆摆手:“这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就是能干,以后肯定是个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这话可全是王玉芬的真心话。
她越看二妮越欢喜,心中的想法也愈发强烈:“等来年开春,挑个好日子,咱们风风光光地把你娶进家门!”
二妮听到这话,脸烫得更厉害了,低下头,抱着柴火匆匆走进屋里,去烧炕了。
林宇看着二妮害羞的样子,那红扑扑的脸蛋就像熟透的苹果,可爱极了,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带着这份愉悦的心情走进屋里,一进屋就瞧见妹妹和弟弟正蹲在大盆旁,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满脸好奇地盯着盆里的大黄唇鱼,时不时地翻过看看。
王玉芬也随后跟了进来,看到两个孩子都紧挨着鱼,脸上闪过一丝紧张,赶忙说道:“你们俩快到一边玩去,可别把鱼弄坏了。”
林宇看着母亲紧张的模样,顿时又笑了,开口说道:“妈,弄不坏的,就让他们玩吧。”
王玉芬皱着眉头回应道:“那哪行啊,他们要是不小心弄坏了,这可影响做鱼胶呢。”
林宇呵呵一笑,耐心解释:“没事儿的,放心吧。”
紧接着,王玉芬一脸关切地询问:“小宇啊,这鱼胶到底咋做呢?”
林宇自信满满地笑着回答:“妈,好办。咱先把鱼杀了,取出鱼鳔。”
说着,便挽起袖子,准备动手。
二妮听到这话,也一脸好奇地凑了过来,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紧紧盯着林宇的一举一动。
林宇拿起锋利的鱼刀,动作沉稳而熟练。
他先是在黄唇鱼的腹部轻轻划开一道口子,手法轻柔却又果断,尽量不破坏鱼身内部的结构。随着切口慢慢扩大,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内脏,眼睛紧紧盯着鱼鳔的位置,在鱼鳔与周围组织的连接处,他更是格外小心,用刀具一点点地分离,每一下动作都精准无比,生怕稍有不慎就弄破了鱼鳔。
经过一番细致的操作,鱼鳔终于被完整地取了出来。
只见这黄唇鱼的鱼鳔呈圆筒型,前端宽平,两侧还延伸出细长的侧管,泛着淡淡的米黄色,在光线的映照下,还透着一层微光,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妹妹和弟弟看到取出来的鱼鳔,眼睛瞪得更大了,脸上写满了好奇。
弟弟楠楠忍不住伸出小手,想要摸一摸,嘴里嘟囔着:“这就是鱼胶呀,长得好奇怪。”
妹妹林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看着和我想的不一样,还透着股腥味儿。”
二妮也满脸疑惑地问道:“这就算完成了?”
林宇顿时摇了摇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耐心解释道:“哪有这么简单,还得经过清洗、浸泡和晾晒,然后再加工,虽然工序不算复杂,但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说完,林宇便开始清洗鱼鳔。
他先打来一盆清水,将鱼鳔轻轻放入水中浸泡。
随着水的浸泡,鱼鳔表面的一些杂质开始慢慢浮现。他拿起一把柔软的刷子,动作轻柔地在鱼鳔表面来回刷洗,从前端到两侧的侧管,每一处都不放过。
在清洗鱼鳔背部的黑色鱼胶衣时,他格外小心,一点点地将其剥离。清洗内部的血红筋膜时,他更是全神贯注,手指轻轻捏住筋膜,慢慢地将其去除,确保鱼鳔的每一处都清洗得干干净净,为后续的加工做好准备。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也是个细致活,做的不到位,就有可能影响鱼胶的品质。
清洗完鱼鳔,林宇轻轻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将洗净的鱼鳔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竹篮里沥水。他的目光在院子里搜寻一圈,最后落在墙角拿起了一个承铁锹。
然后快步走到了灶坑前,蹲下身子,从灶坑中铲出一些细腻的草木灰,然后将草木灰缓缓倒入一个干净的陶盆中,紧接着,他拿起水瓢,从水缸里舀出一瓢清水,缓缓地注入陶盆。随着清水的加入,原本安静的草木灰瞬间活跃起来,与水交融在一起,林宇拿起一根干净的木棍,开始匀速搅拌。
搅拌过程中,草木灰水逐渐变得浓稠,泛起微微的灰白色,还伴随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林宇的目光始终专注在陶盆里,仔细观察着溶液的变化,确保每一粒草木灰都充分溶解。
待草木灰水搅拌均匀,林宇轻轻提起竹篮,将沥好水的鱼鳔缓缓放入陶盆中。鱼鳔一接触到草木灰水,便慢慢下沉,原本清澈的草木灰水也因鱼鳔的放入而泛起一圈圈浑浊的涟漪。林宇轻轻拨动鱼鳔,让它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
此时,妹妹林瑶和弟弟楠楠好奇地凑了过来,楠楠伸着小脑袋,眼睛紧紧盯着陶盆里的鱼鳔,满脸疑惑地问道:“哥,这鱼鳔泡在这水里能干啥呀?”
林宇笑着摸了摸楠楠的头,耐心解释道:“这草木灰水啊,能帮鱼鳔去掉脏东西和油脂,让它变得更干净,这样才能做出好鱼胶。”
林瑶眨了眨眼睛,又问:“那要泡多久呀?”
林宇想了想,回答道:“大概得一天呢,期间还得换几次水,这样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