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64章 看风水
    纪满川笑笑说:“先生,这个钱我们不怕花,只管叫娃娃来念就是!我们也不图让娃娃念书考状元啥的,就是想让娃娃识几个字,不叫人哄就成咧。当然,娃娃念了书能懂些道理,有些学识是最好的。”

    “对着哩!郑先生,娃娃送过来,你只管教就是。要是不听话,你就打,美美地打!没有教鞭的话,我下回给你背一捆枣杆过来。你打得越狠,我越高兴!”纪满庆一脸憨笑道。

    一直有些严肃的郑秀才听了这话,脸上不由得抽了抽,眼神流露出一丝无语。

    这都是啥亲爹啊!后爹也不至于这样吧?

    郑喜定见纪满庆这样说,心里也不由觉得好笑。但出于礼貌,她的脸上还是强忍着笑意,不过一耸一耸的肩膀却出卖了她地憋忍。

    纪永宁被他爹的话说得有些生无可恋,脸拉得像根苦瓜,刚和纪永周苦兮兮地对视一眼,一转头就看到憋着笑的郑喜定,气得他直咬牙。

    他心里暗自盘算,等他来了学堂,一定要这个郑喜定好好见识一番自己的厉害。

    郑秀才见纪满川和纪满庆都是没啥讲究的实在人,也不再多说。

    既然人家一心要娃娃来念书,大的是教,小的也是教,大不了对那个锅娃,他多用些心教就是。

    纪满川二人见郑秀才愿意收下几个娃娃,喜得直搓手。

    他和纪满庆来之前也向张家畔的张生打听过郑秀才的束修,但是张生也没说明白。因为郑秀才是头一年收娃娃,他们自己村里人想照着往年打样都没有啥参照,只能各家看心意和条件。

    条件好的,就多拿点。条件不好的,即使送些洋芋啥的,郑秀才也不说啥,娃娃一样照收。

    纪满川和纪满庆在家商量过,就按宁平县这边普通私塾那样,估摸着拉了一些粮食过来当束修。只不过,他们纪家有四个娃娃送过来,那拉来的粮食就多些。

    两人把架子车上的麦子和玉米卸下车,说:“郑先生,我们也不知道拿多少束修合适,这些粮食就权当是四个娃娃的束修。要是不够,我们再拉过来一些。”

    郑秀才忙去拉纪满川的手,说:“哎呀呀,这太多咧!你们拿得太多咧!你看你屋里这麻包大滴,给一袋子麦就仅够的很咧,你们拉这么多弄啥!快拉回去,不敢多给!”

    纪满川诚恳一笑,说:“不多,不多!我屋里四个娃娃哩,这一袋子麦和一袋子玉米,你先收下,不够我再拉。”

    “不行,不行,这一麻包麦我收下,这些玉米你们拉回去。都是庄户人家,种地不容易,这粮食不敢这么糟蹋。快拉回去!”郑秀才二话不说,就去扛那包玉米,想把玉米扛到架子车上去。

    纪满川和纪满庆忙去抢郑秀才肩上的玉米。三人你拽我拉,一番推搡拉扯,最后纪满庆抢过那包玉米,直接扛进了院里,几人这才作罢。

    郑秀才无奈,只能收下这些粮食,但该说的话他还是要说:“我屋里条件简陋,娃娃来就是背书、识字,另外再学点算账的本事。想要笔墨纸砚写字是不能够的,我供不起!

    当然如果你们能买得起,只管拿过来,我教娃娃写。还有,如果这几个娃娃有能念书的好苗子,以后你们还是要送到县里去念,不敢耽过娃娃的前程。”

    纪满川点头答应:“嗯嗯,郑先生你只管教!有能念的,我们哪怕是砸锅卖铁哩,也要给娃娃买笔墨纸砚,让娃娃继续念的。”

    郑秀才对纪满川和纪满庆的态度很是满意,告知了他们正式开馆授课的日子,让他按时把娃娃送过来。

    今日纪满川和纪满庆带娃娃们去看念书的时候,纪永灵也没闲着。她跟着纪老爷子、纪老六还有牛里正去了袅里,看刘绿给自家盖房的地皮坐字看风水。

    “没粮怪地皮,没钱怪庄基。”

    在宁平县,修建房屋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地盘,看 好风水。

    塬上盖房庄基比较容易选,都是正南正北的院落,不存在向西向东或者偏斜的方位,更不会选择乱坟沟和低洼处。

    另外,有些村子附近有庙或者道观,这些是要避开的,因为“庙前穷,庙后富,庙子侧边出寡妇”。所以寺庙前后是不会有人家修建屋舍的。

    其实老纪家的这块地,刘绿早先就来帮忙参详过,今日过来无非是定个凶吉,看个日子开始动土打地基。

    刘绿从褡裢里拿出罗盘,这边看看,那边瞅瞅,东量量,西测测,对南北、东西方向反复进行测定,最后确定房屋四至,用桃木棒插在地上做上记号,框定出庭院格局。

    按传统习俗,桃木是有辟邪的功效,所以宁平县很多习俗里都少不了桃木。

    纪永灵猜测,这可能与王安石的着名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有关。

    当然,这仅仅只是她的猜测。

    宁平县的院落一般都是四方院,宅院布局多是“堂屋坐北朝南、东南大门、西南栏、东屋里做饭不用看”。

    上房一定是要坐北朝南,方位向阳,最忌向阴。

    刘绿嘴里念叨着:“面对朝阳千年盛,后有聚宝盆万年兴,风水宝地!”

    然后一番掐算,跟纪老爷子说,啥日子破土动工最好,啥时刻悬梁立木最好。

    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掌墨师,他根据纪老爷子说的房屋开间要求、进深大小进行放线。

    纪老六、牛里正也一起过来看热闹,几个老人又对着宽阔的地皮,犹如指点江山一般,探讨了一下屋子的格局和结构。

    “四尺的架步,明间丈二大六,房间丈二小六。”

    “槐木椽,榆木梁,柿木柱子,夯土墙。”

    喜欢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黄土高原种田养家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