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工匠被策反
    他们就想,知道北国落后了就不好欺负工业先进了的大德国了,大德国如果强大了,还会反过来欺负周边国家,北国和大德国素来就不睦,北国在大德国强大了以后,肯定是会遭到大德国报复的。

    这倒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德国人就是这么想的,首先是马佳,她就想大德国彻底翻身,把北国打翻在地。

    北国,还有白巾国,都要报复的他们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

    尤其现在的女皇,可不是好相与的,就那天登基大位的时候,女皇面对黑洞洞的枪口,竟然丝毫不见慌乱。表现成熟稳重,比军方常年征战的将领都有气势。

    大德国的科技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对技术实行封锁,令周边国家无法追赶,令北国皇家惶惶然。

    他们也渴望得到这样的技术,首先是***炮的钢铁质量要提高,炼钢就得和大德国人一样先制造焦炭,第一就拨付了金币先是筹备了炼焦的工厂。

    但他们连制作焦炭的人才都没有,只能是挖大德国的墙角了。

    他们计划的是,先是得到大德国炼焦的工匠,然后再高薪聘用大德国炼钢方面的人才。

    事情得一步步来,首先是用高薪和官职打动某些人的心。

    马佳早就防备北国这一招了,炼钢的工匠,制作柴油机和玻璃的人才,都让宗志英集中管理。他们出入厂区有专人陪伴,谁偷着走了不见了,早上进厂谁没有点卯就能及时的发现。

    她甚至想到,要不要给这些工匠,和南羌国放归的俘虏一样,也在他们的脸上烫个记号,如果追捕逃走的人,那就方便的多了。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他们和侵略大德国的俘虏是不一样的,那样做就有些侮辱人了,因为他们并没有犯事儿。挣钱吃饭养家糊口,在基地这里犯不着忍辱负重。

    北国人求贤心切,你大德国皇家,不是给熟手的工匠一个月两个金币吗?去北国吧,北国皇家给你八品官的待遇,还提供吃住,每个月十个金币怎么样?

    你嫌少是吧,那就十二个金币得了,如果还是嫌少,咱们可以接着商量……。

    就这样,基地的两个工匠被首先策反成功了,被暗中安排潜逃北国。

    这个是防不住的,他们离了大德国快速出通衡关,只有速度够快,商人的身份也不会令守关将士起疑。

    两人第二天早上没有来工厂上工,派人去找,哪里还找得到,他俩已经是连夜逃走的没影了。

    负责管理炼钢的宗志英马上就知道了,他早就得到了马佳的警告,就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可偏偏就发生了。他感觉到了事态严重,马不停蹄的上报了基地总管刘广福,刘广福又上报了香坊郡的郡守,和基地保护厂区的护卫队主官王迎塘。

    郡守极为重视,马上派人飞马去了通衡关,在刘凯守关官兵的协助下,终于在通衡关抓获了两个工匠中的一个。

    另一个工匠,因为是在炼焦厂下工以后,没有来得及吃晚饭就被人接走的。

    他被人发现没有了的时候,因为此前一个先发现的,到了知道他也跑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巳时中了。

    等到郡守派出的人到了通衡关,他提前一步逃出通衡关去了,最后也没有被追回来。

    追回来的是第二天早起来走的,还是怕人认出来坐了车的,走得慢,到了通衡关过关的时候被抓的。

    “岂有此理,北国人竟然到了大德国的制备基地公然挖墙脚,不是抓回来了一个吗?给我重打十大板子,拉去万家镇最热闹的街头,囚禁在铁笼子里示众。”

    “让那些有心反叛大德国皇家,吃着皇家的饭,砸皇家的锅的人看看,这就是下场!”

    “原来我还想给工匠在脸上烫记号呢,现在不用烫了,每个人每月多开一个金币,叫做高薪养廉。如果拿着高薪还想反叛皇家,那就定斩不饶了!”

    她发了一顿火后了解到,成功逃走的工匠,是炼钢初级阶段的工匠,是炼制铁粉铸造初级铁坯的,平常也不在出精钢的高炉做工。

    这样,她心里才好了一些,毕竟,他逃走了,对于泄露了工业机密并没有太大的损害。

    “这也不行,告诉刘凯他们的谍探,务必找到他,把他的头颅提回来,用他的头颅以儆效尤警示他人。”

    “我们大德国辛苦培养了的工匠,让他们学得了新技术,干活给的薪水已经很高了,可工匠为了钱,就把在基地学到的技术,去拿给敌国服务去了,那就不要怪我们心狠。”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狠,站不稳,国家和人是一样的,你不狠就话就该被欺负!”

    不是她心狠,如果大德国精心培养的工匠,在敌人的高薪引诱下,就这么都悄然逃走了,用在大德国学到的宝贵知识,去给大德国的敌人做贡献去了,最后是敌国得益了。

    敌人因此造出了性能强悍的枪炮,用来对付大德国的兵将,那就是个大祸害了。

    半个月以后,在经过谍探们的通力合作下,那个工匠的头颅,就被装在了笼子里送回来了。头颅挂在了被囚禁展览示众的工匠的旁边,差点没把那个在铁笼子里囚禁的工匠吓死。

    有心想去北国拿高薪的,看了这两人的惨状也是心有余悸,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其实,不光是北国谍探渗透进了基地,白巾国的谍探﹝工业间谍﹞混入基地工厂的也很多。

    这两个国家的人说话口音和大德国人一样一样的,白巾国人因为紧挨着大德国,过了界河不远处就是他们的京郡,混进了基地,大德国的人根本就看不出来。

    只是北国北部的少数牧民,人种才和大德国人有些地域差异。

    他们少数人的的脸上有些高原红,颧骨也高一些,比口音稍差的北国人,不如白巾国人当谍探有优势。但也是少数的北国人,换成了紧挨大德国的居民就一般无二了。

    白巾国的皇叔,自从见过了半自动步枪近,距离的射击威力以后,就对它魂牵梦绕的。

    那样的大杀器,谁不想大批的拥有啊。

    还有基地主要生产的钢铁和水泥,其余都是衍生出来以钢铁为主的行业,就大德国京城通往万家镇基地的水泥路,也是让他眼热的。

    玻璃和造纸业对白巾国并不重要,他最感兴趣的是炼钢和钢铁加工,主要是瞄准了大德国的武器制造,他准备仿制枪炮。

    还有水泥的生产也很重要,他派驻到了万家镇大量谍探。

    他给了谍探指示,务必学到大德国的造枪炮的技术,不惜掏钱贿赂基地官员,也要进入和钢铁有关联的工厂。

    马佳早就料到了邻国的心思,告诉郡守和刘广福,给万家镇加强户籍制度的管理,加紧防范,千万不要让北国谍探再来拉人了。

    基地对北国人有了戒心,却对白巾国谍探放松了警惕,以至于白巾国许多谍探进入了基地盗取技术。

    但他们以为半自动步枪也是基地出产的,几经打探,也不得其门而入。

    造纸厂因为有了女皇提供的资料,比传统造纸有了天反覆地的变化,她让人制作了纸质的身份证,因为造纸厂出产的硬纸板质量不错,自从造出了一大批以后,还从不外卖,就有了让有心人难以仿制的优点。

    卢志亮又研制了在身份证上,手动加盖钢印的阴阳对接加压板,这样制作出来的身份证就更难以仿制了。

    这些还是不够,她让图画高手在身份证上素描了人头像,怕长得像的人冒充,又把一只右手的五个指纹掌纹都印上去了。

    基地外来的人员没有身份证,规规矩矩的做买卖可以,严禁和任何基地的工匠私下接触。

    这样,人可以冒充,指纹就不可以了,还是五个指纹带掌纹,冒充的难度可想而知。身份证上还有编号方便人查验,这样,就保证了身份证的准确性。

    马佳看到了他们制作的身份证,觉得该把银行推出了,现在大额金银运输很麻烦,虽然很少有车匪路霸出没,但带着金银的单身商贾还是得加倍小心。

    如果有了各地通用的纸钞或者银票,那样就轻松的多了。

    她开始把银行的理念灌输给大臣们,一旦条件允许了,可以在全国开几百家的银行,无论在那里都能通存通兑。其实,这年头就有钱庄,钱庄的功能和银行是一样的,方便了人们的经济往来。

    但国有银行的信誉不知道怎么样,人们还是信任钱庄,这样的观念得慢慢改变。在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之前,银行就不用开了,开了也是不平衡的竞争,属于内耗。

    她告诉统筹主管基地的赵怀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工匠〔技术人员〕流失的问题,光有高压政策还不够,平时的时候,还要给工人们灌输爱国思想。”

    “让那些受过北国人侵略遭到迫害的人,现身说法。渲染北国人的残暴,让他们从根本上对北国人有恨意……”

    “告诉他们,是大德国的女皇带领勤王的军队,费劲巴力才把北国兵赶走的。”

    “国民现在的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不要把敌人当成恩人。光认钱不认人,认贼作父,把敌人当成祖宗不可取,是令人不齿的行为。”

    接下来,刘广福组织了一些被北国人欺压的,从北国逃回了的奴隶,到了基地给工匠们诉说北国人的野蛮行径。男人被欺压,女人被侮辱,吃不饱穿不暖也要干活和伺候敌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