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强国设想
    农业国想进入初级工业国很困难,只能是慢慢来急不得。

    她不能亲自参与工业的建设,却可以利用蹦爆米花机器崩出各种资料和实物,资料可以从根本上帮助袁康同样的工匠们。作为实物的机器,也让这时代的工匠拆解了,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制造。

    对于制造业不强的国家来说,仿造,是提高工业产品,尽快步入工业化最便捷的方法了。先是仿造,然后才是改造,时间长了熟悉了机器,就能举一反三更深一级改造了。

    至于现在最基础的钢铁质量不合格,也是有冶金资料可以参考的。

    这样,找了能工巧匠,自己再冒充一下教师爷,给他们理顺了思路,把还处于农耕时代的大德国,不就快速带入了工业时代了吗?

    经过登基这件事,她也看出了了,国家要富强,科技要发展,不是儒家思想可以助力的。

    那些文官,薛定海之流,想富国强民,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也就是凭空臆想。真正的富国强民,还得靠科技不断地发展。

    现在的这个时空,处在农耕的末尾,相当于地球村中国的明朝末清朝初。

    三王爷有怀表,明显是海外国家的产品,看怀表的工艺,海外国家已经步入了工业时代。

    大德国则不然,虽然有她用爆米花机器崩出来的武器弹药,可不是大德国制造的,国家的科技水平,还没有丝毫的工业萌芽,这一点要尽快的改变。

    比如公司要发展,是从高级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努力的,公司强大,不是看公司营收有多少钱,也不看公司高管年薪多少,隐性的福利有多少。

    而是看最下层的员工收入能不能比别的公司员工高,能不能买得起房买得起车。

    现在要做的,就是国家要富强,普通人能吃饱饭。

    那些私塾就不要管了,要管的是怎样引导国家向着工业国发展。要发展,首先得有人才,人才哪里来,就得自己培养,就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穿越神器帮忙。

    这些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科技资料是能崩出来,但除了她能看得懂,别人还不行。

    她就得先冒充一下翻译,把那些让他们看不懂的词句,转换成当下的人人能够一看就明白的词句,一些公式和字母也要变通一下。

    她回了一次八达洞,带回了上万页的资料和半筐数理化书籍,谎说是海外客商卖她武器的时候一起带过来的,不光这些,八达洞里还有许多。

    她没事就在后宫翻译,用现代词汇替代里面的词汇,以求别人都能看得懂。

    眼下,一开始反对女皇登基的郡守,她也就不去管他了。

    那时候是四王爷在作怪,四王爷死了,他们也怕女皇故意找他们的错处,做事变得谨小慎微了。一般时候就在他们的辖地居住,没事也不敢进京,更不敢在皇宫出头露面了,更不要说当面顶撞女皇。

    就连应该缴的金银和粮食,也不敢拖欠。

    马佳考虑;他们只要是以后不反对自己了,按时上缴皇家的财务粮食不短缺就可以。

    青衣门京城分舵的人,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过去可是会搅风搅雨的,现在她执政后才安分了一下。因为他们的底子不好,又不想出力气干活,按照她的想法是要取缔的。

    但他们有许多的分支,小倩师娘这一支是有功劳的,起码协助了皇家监听,知道了北国二皇子和四王爷的阴谋,对于女皇顺利登基,提前布置了处置突发状况的预案,功劳不可谓不大。

    关于窃听装置,也是需要他们保密的,她就给了每个进入国宾馆的人二十个金币。

    二十个金币可保一年多的吃喝花用高消费了,可这些金币花完了以后怎么办,难道又要她们去重操旧业?她不禁有了些忧愁。

    她忽然想到,既然这种黑茶大家都认可,不如让他们去制作黑茶了,城南的香坊郡就产茶叶,不如给他们青衣门批几个山头,专门去制作这种茶饼。

    小惠曾经观摩过她制作茶饼,可以让青衣门把茶叶采来,自己亲自教给她们制作几次,让他们边学习边上手。如果他们会制作黑茶了,在京城打开销路不难,致富也就不难了。

    只要是黑茶的制作方法保密措施做得好,新出现的黑茶可以畅销几十年。

    这样,青衣门这个不安定因素就解决了,还变相的奖励了他们,不是一举两得了吗!

    ……………………

    她闲暇的时候思索强国大计,她知道,国家,不能光凭者爆米花机器崩出来的武器强国,也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先解决的是底层民众的贫困,然后才是国家的大发展。

    只有国民富裕起来了,才能发展科技,让科技创造财富,也方便国民的生活。

    国家在她正式掌国以后,在富裕的道路上是刚刚起步,也就是说;和周边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了,想快速使百姓致富很难。

    首先,大德国是农耕时代,还是内陆国家,因为不靠海,和海外国家没有联系。

    国家的文化教育只有私塾,学生学成了,只是会舞文弄墨,八股文和初级算数学的溜,可对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如果想强国,必须从初级的文化开始教授,会写字了,算数也可以了,接着用现代的知识把学生的知识层面完成蜕变。

    她从八达洞取来的书籍,就是数理化三方面的,当时就有个初步的设想。

    她在皇宫偏小的宫殿文昌阁,改造了一个课堂,八个儿童团就是她的第一批学生,金龙金辉煌,米花姜小丽是儿童团骨干,现在都是女皇的学生了。

    因为在八达洞有袁康等老师教授他们,都有了基础的文化知识了。

    接着上课,屏弃了那些经史子集,主要学习的就是数理化课程了。数理化,别看都是初级的知识,是高中以下才学得到的,却是当下强国最用得着的知识。

    阿福也是有文化基础的,曾经在私塾学习了五年,比儿童团的文化水平高了许多。

    他看比他年龄小的儿童团成员,都能静下心来和女皇学习,他也和女皇请求当她的学生。

    马佳欣然同意了,阿福因为光学这些心无旁骛,加上人聪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马佳教授的初中数理化学透了,反过来又可以教授别人了。

    那些学生,能学好这些初级知识就不错,更高级一些的数理化知识,马佳单独教授了阿福。

    如果学生都把初级数理化学透了,阿福看谁是可造之材,才可以接着由他教授。

    阿福也曾经问过马佳,关于这些书的来路,马佳是怎么吃透了书本里面的知识的?这些书好解释,就是海外商贾打包一起卖给她的。

    至于吃透,就是她自己自学成才了。

    海外商贾在八达洞停留了两天,把所有的货物放到了山洞里,她在晚上的时候就开始看书,有些书本里面的知识她看不懂,还得到了海外商贾的点拨……。

    阿福听了也并非深信不疑,但马佳也不给他多做解释,他就一心一意的和马佳学习。

    后来,他理论知识在这些学生里面是最高的,简直是校长一样的人物了。

    阿福也经常去基地,和那些技术人员交流学到的知识,后来成了一代大儒一样的多面手。

    马佳翻译的那些数理化书本,都是没有封面的,她教授九个男女学生,阿福是最出色的一个。阿福甚至还单独学习了《电工初级知识》《低压电力传输与应用》两本书。

    书里涉及英语字母,马佳也照搬照用,反正借口是这些书,都是海外的人出的。

    阿福把这些知识学透了,才能教授其他学生,虽然只是理论知识,可早晚是用得上的。马佳让他们学习的同时,都要认真做笔记。没有纸笔,纸笔太贵,皇家可以免费给他们。

    以后,他们这几个人才也会是老师了,会把学到的现代知识传授给其他人。

    那些英文字母是必须用到的,在袁嘉兰小惠熟知了那些英文字母以后,那句常说的‘圈儿凯’也知道了真正意思,从此就从她俩的口中绝迹了。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她不能劝导国人生多少孩子,但主张修路还是可以的。

    她的计划是;先制作水泥修路,然后是炼钢,再然后是发电。有了电力,再发展其他分支行业就不难了。

    有了电力为动力,她会用爆米花机器崩出一些关键的资料,然后自己再翻译成现在的语言,让能工巧匠们一看就懂,然后就是按图索骥的搞实验。

    不过,她给出的资料只是初级的,因为她对这些制作水泥和炼钢的工艺也不太懂,只是明白其中的原理,就让袁康等工匠去做研究,边研究边摸索吧。

    发电的初级设备机器可以崩出了,可以自己指导他们安装,都是有图纸的,也可以让他们拆解了探究原理。有了电以后,一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把摊子铺开了,首先是水泥厂,然后是钢铁厂,两个厂子作为工业的龙头。

    以后,就一个炼钢厂,还要衍生出许多的钢铁制作行业的下游工厂,都是以合格的钢铁为基础的。恐怕得有几十个工厂了,还不算生产枪炮的军工厂。

    这样的给实物和资料,对于仿制机械速度很快,有了范本,仿制出的东西也不走样,和机电产品配套的东西也规范。大德国这样的农耕社会进入工业化,走的弯路是很少的。

    她想着大德国的未来前景,不禁有些沾沾自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