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00章 变革
    乾武十三年的元日,大唐上下一片冷清。

    凛冽的寒风,像是知晓这一年的沉重,肆意地在大街小巷穿梭,吹得人心里直发颤。

    长安城中,没有了往日元日的热闹喧嚣,皇宫内,宫殿的飞檐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冷峻,琉璃瓦上的积雪未曾消融,给这巍峨的建筑添了几分孤寂。

    平日里,宫中张灯结彩,此刻却只有几盏宫灯在风中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更衬得四周寂静无声。

    李世民的离去,让整个大唐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着卓越的智慧与果敢的决策,从太原起兵,一路南征北战,扫平各方割据势力,缔造了如今的大唐盛世。

    他以隋亡为鉴,虚心纳谏,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使得大唐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贞观之治”的辉煌成就。

    可如今,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一手建立的大唐,只留下无尽的遗憾。

    这一年,就连平日里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也都感受到了这份压抑。

    他们不再像往年一样,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追逐打闹,去期待新年的新衣和糖果。

    长安的大街上,冷冷清清,以往那些摆满了各种年货、叫卖声此起彼伏的商贩们,如今大多没了踪影。

    偶尔有几个,也是神色匆匆,无心招揽生意。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摆放着祭奠的物品,香烛的烟雾袅袅升腾,百姓们向苍穹诉说着他们的不舍。

    转眼间到了乾武十四年初春。

    当第一缕春风吹进长安,百姓们惊讶地发现,一夜之间,那些平日里显眼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语。

    这些标语像是凭空出现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悄悄涂上去的。

    仔细一看,上面大多写着“百姓万岁,坚持斗争反抗,打倒一切压迫者”等话语。

    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私下里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朝廷也有了大动作。

    太极殿门口的广场上,一场特殊的大会正在举行。

    然而,这场大会的参会人员却不是平日里那些身着朝服的朝廷官员,而是一群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他们神色冷峻,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散发着一种肃杀之气。

    李承乾扫视着台下的锦衣卫们。

    他的声音沉稳,下达了一道简单却又震撼人心的命令:“从今日起,你们锦衣卫即刻下乡,深入大唐的每一寸土地,去寻找那些能够真正代表百姓心声的百姓代表。”

    “从现在开始,大唐是由百姓做主张的大唐。”

    此外,他还下令在长安城中建立一座宏伟的百姓大会堂,日后大唐的一切重大事务,都将在这个大会堂里,由百姓代表共同商议决定。

    尽管朝中百官早就对李承乾的这些想法有所预料,可当他真的开始执行“天下为公”的理念,将这些政令正式下发时,还是有很多人难以接受。

    他们有的担心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受到威胁,有的则对这种全新的政治模式感到不安。

    但他们接受不了归接受不了,政令已经下达,锦衣卫们只听从李承乾一人的命令。

    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浪潮,就这样汹涌地开始了。

    这股洪流势不可挡,谁也无法避免被卷入其中,大唐的未来,也将在这场变革中决定。

    咸阳国立学院,作为大唐培养人才的摇篮,自然也无法置身于这场变革之外。

    李璟祐身为大唐太子,最近少不了被人在背后议论。

    同学们私下里都在纷纷传言,说陛下要设立一个新的权力机构,以后皇帝的话语权恐怕就要大大减弱了。

    从那以后,李璟祐走在校园的道路上,总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

    以往,同学们对他充满了敬畏和尊崇,可现在,这些目光里多了几分好奇和揣测,曾经的敬畏之情,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李璟祐感受到了众人态度的变化,可他依旧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将这些情绪藏在心底。

    放学后,他像往常一样,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确定周围没有人跟踪后,便迅速拐角走进了一条狭窄而幽深的小巷子。

    小巷里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墙壁上爬满了青苔,显得有些潮湿。他来到一扇漆黑的木门前,轻轻推开走了进去。

    屋内,两个少年早已等候多时。

    见李璟祐来了,他们连忙起身,恭敬地招呼道:“太子殿下,您来了啊?”

    李璟祐点了点头,神色略显凝重地说道:“我父皇的动作比我想的还要快,我们没多少时间了。我之前让你们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吗?”

    一个穿着白衣的少年走上前,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殿下,今年朝廷取仕,我们在陕西道安排了三十二名基层官员。”

    “去年,有两人已经通过运作,成功晋升到了正五品。”

    说到这里,少年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可是,他们还是没能进入中枢,得到陛下的看重。”

    “这样看来,我们的计划不太顺利啊!”

    这个白衣少年名叫江流儿,他原本是个无父无母的流浪乞儿,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在世间漂泊。

    是李承乾的改革,让他这样的乞儿有了饭吃,有了书读,还能进入咸阳国立学院学习。

    在这里,他开阔了眼界,心中的想法也渐渐多了起来。

    谁不想在这世间出人头地,更何况,他的同学还是尊贵的太子殿下。

    更妙的是,这位太子殿下,似乎对陛下的做法多有不满,这让江流儿看到了不一样的机会。

    另一名青衣少年皱着眉头,坐在一旁,手指头不停地敲着桌子,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太子殿下,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没什么用。”

    “看陛下如今的意思,官场要开始大扫荡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看了今天的报纸,陛下想要执行的是‘天下为公’,从百姓中找代表说话。”

    “如此一来,整个官场的格局都将被打破,我们之前的那些布局,恐怕很难发挥作用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