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1章 发展中的大唐
    弦音客怀揣着那袋沉甸甸的银子,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他的目光紧紧锁在手中的钱袋上,眉头越皱越紧,心中的疑惑如野草般疯长。

    刚刚那个出手阔绰的人,实在是太眼熟了,熟悉到他觉得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可那名字却像被一层迷雾笼罩,怎么也抓不住。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钱袋上精美的刺绣,指尖感受着丝线的细腻纹理。

    作为乾宇商会的一员,他对这些细节再熟悉不过。

    乾宇商会出品的东西,向来都是品质与奢华的象征,就这一个小小的钱袋子,造价便不菲。

    出手如此大方,还带着乾宇商会专属印记的人,自己竟然毫无印象,这让弦音客满心苦恼。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一边走一边在脑海里拼命搜索着记忆的角落,试图找到与那人相关的蛛丝马迹。

    过往的说书生涯中,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可无论怎么回想,都无法将眼前的形象与记忆中的任何一个人重合。

    回到家中,弦音客习惯性地走向供奉着画像的案台,拿起三炷香,点燃后,恭敬地对着画像拜了三拜。

    当他直起身子,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正中间那幅画像上时,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愣住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他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愕逐渐转为恍然大悟。

    “秦王!李……李世民!”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那些在民间流传中听过无数次的故事,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难怪那人周身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难怪自己觉得如此眼熟,原来刚刚站在面前的,竟是叱咤风云的唐太宗李世民!

    大吉!大吉啊!

    与此同时,在京城长安,尉迟敬德逝世的消息随着李承乾的一道旨意,昭告天下了。

    整个朝堂都被一层压抑的气氛所笼罩,官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言语间满是对这位开国功臣的惋惜与敬重。

    尉迟敬德,那是大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论及功绩,李靖南征北战,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论及战力,秦琼在战场上勇猛无敌,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若要谈及对李世民的忠心,尉迟敬德当之无愧是第一人。

    他对李世民的忠诚,坚定不移,只要是李世民的命令,他从不问缘由,只管毫不犹豫地执行。

    在无数次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他始终如一地站在李世民身后,李世民的意志就是他的行动指南。

    程咬金心急如焚。

    他知道太上皇与尉迟敬德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也明白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李世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偷偷给李承乾送来密信,信中言辞恳切,句句都是对李世民的担忧。

    他希望李承乾能抽出时间回咸阳看看李世民,毕竟李世民在面对尉迟敬德的死讯时,表现得太过平静,无悲无喜的模样让程咬金深感不安,他害怕李世民将痛苦深埋心底,最终憋出大病。

    彼时的李承乾,正被繁忙的政务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坐在堆满奏折的龙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奏折上圈圈点点。

    大唐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他和内阁大臣们正全力筹备科举事宜。

    如今的科举制度,经过多次改革与完善,已基本实现了公平公正。

    为了给更多人提供上升的通道,李承乾不仅重视科举这一传统的入仕途径,还对大唐各地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将学院分为启蒙班、小学、中学和大学,学制分别为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和三年大学。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不同的专业。

    在李承乾看来,天下并非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走,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各类人才,为大唐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为这些改革,李承乾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如今的科举与以往大不相同,男女都有了上学的机会,那么在科举考试的安排上,自然要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确保公平公正。

    教育,现在成为了大唐当下的头等大事。

    除了教育改革,还有诸多繁杂事务等着李承乾去处理。

    火车站需要扩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经济发展也不能松懈,各行各业都有待进一步繁荣。

    造船业同样至关重要,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蒸汽船的研究迫在眉睫。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当务之急,每一项都关系着大唐的未来。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中,资金问题依旧是最大的难题。

    想要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万万不行的。

    这一年,大唐的财政支出急剧增加,户部尚书李炜和吝大福整日愁眉苦脸,感觉自己都快被榨干了。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他不得不拼命想办法开源节流,银子的发放也到了极限,甚至开始出现贬值的迹象。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从倭岛开采出来的银子,也不能无节制地流入大唐,否则将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好在,随着大唐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再也没有人会把钱埋在地下藏着,大家都纷纷选择把钱存入银行。

    只需要一点点利息,就能让自己的财富安稳无忧,这使得大唐的银钱流通率大大提高,经济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尽管李承乾被这千头万绪的事务缠身,成为了整个庞大国家机器运转中最忙碌的那一个,但在看到程咬金的密信后,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和齐先生交代了一声,然后匆匆坐上了前往咸阳的火车。

    此刻的李世民,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与安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