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得不说,晋国军队进入国境之后,表现得极为克制与自律,真可谓是秋毫无犯啊!他们严守军纪,未曾侵犯一寸吐蕃的领土主权,这一点着实令人钦佩。然而,话又说回来,既然贵国主动邀请我国军队前来相助,那么于情于理,是否也应当准许我方人员与贵方开展贸易往来呢?毕竟,相互合作、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嘛。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兜售各类稀奇物品的客商纷至沓来。这些客商所带来的可远不止那些罕见的珍奇物件,更有着五花八门的话本子。
这些话本子或讲述着浪漫爱情故事,或描绘着惊险刺激的冒险历程,让人读罢不禁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此外,还有关于晋国风土人情的详细介绍,从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而最引人瞩目的,则要数晋国那令人艳羡的富庶景象了。
更为有趣的是,通过这些客商的描述,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在晋国,和尚竟不再像其他地方那样享有特殊的权利待遇。在那里,和尚与普通民众别无二致,都需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规,各家各户也无需再专门供养和尚。
人们只需向国家缴纳适量的赋税,其余的财产便皆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支配使用。
每家每户只要肯干,各个都衣食富足,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天堂啊,甚至还有西突厥的人现身说法,讲说他们部落组织全民公投,加入晋国,本来以外只是个闹剧,没想到晋国真的接管了,还给他们发米发粮,发农具,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种地、养殖。
有出色的人还会被挑走,听说是去了什么国有的养殖中心,在那些地方他们挣得还要更多,而且国家包吃包住。
这样的说法瞬间说动了很多原本就不想要供养和尚的人,如今整个吐蕃也是人心浮动,似乎随时都会陷入混乱。
就在此时,吐蕃可谓内忧外患。一方面,来自天竺的强大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钱粮短缺更是雪上加霜,令整个国家陷入困境。然而,幸运的是,在国师门哈南拉“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竭力周旋下,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
他们竟用位于边境处那一小块极为贫瘠且布满巨石与山脉的土地,成功地从晋国换取到了大量急需的钱粮。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完成这笔交易之前,吐蕃方面甚至驱赶了许多原本居住在此地的民众,以确保这片土地能够顺利移交出去。
谁能想到,晋国居然会同意这般明显亏本的买卖?消息一经传出,各方都惊诧不已。不久之后,从那块土地所在之处不断传来各种声响,据说竟是有人在修路!显然,晋国已经开始着手对这块新得之地进行开发利用。
就连宣北笙自己都未曾料到,这吐蕃国主竟如此爽快地将进入吐蕃境内最为险要的一块土地拱手相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她当机立断,迅速调集大批人力物力,全力以赴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辟出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毕竟,这条道路一旦修成,不仅意味着通往吐蕃的通道被彻底打通,更重要的是,万一前线战事有变,后方的支援力量便能通过此路迅速抵达,从而及时给予援助。
而且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小小的土地上,不知道为什么会冒出来那么多的人口,如今大多数也已经移民到了西川道的平原之上。
随着晋国军队的加入,原本势如破竹的天竺军队再次遇到了对手,虽然重型的火炮运不上来,但是这一次晋军带来的则是大量的燧发枪,这些枪支数目更多,火力网更加密集,也是给那些悍不畏死的天竺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就算是有着僧侣的加持,也只能略微的降低一点伤亡,根本起不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这也让前线的戒能大法师感到更加急躁,如今距离上佛降临还剩不到一年,却连吐蕃都突破不了,等到上佛降临,那该如何交代呢?
但是师父也已经化为了舍利子,可以说现在天竺已经没有任何能够应对晋国的底牌了,反观晋国,看起来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似乎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样。
甚至现在还在攻打着南域的其他国家,比如大理,比如新魏,当然了,大理、新魏这两个国家和天竺并不相连,在他们的中间还隔着一个叫做赤海的国家,只不过这个国家本来也不大,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天竺的附属国家。
最要命的是,在这个时候,天竺在南域的老冤家,位于他们国家西方的大国贝拉,看到天竺深陷战争泥潭之后,一直蠢蠢欲动,想要从天竺身上啃下一大块肉来。
若是这个时候贝拉再发难,那么天竺的情况可就危险了,难道只能等着上佛派来使者了吗?想到这里,戒能大法师有些绝望,但是却又有些希望。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吐蕃国主年老昏庸了,还是脑子不太好使了,反正最近在朝臣的撺掇下,一块又一块的变卖着土地,变成粮食,蔬菜,珠宝,瓷器,丝绸,茶叶,乃至醍醐香,不仅如此,还开始变卖他们手中的农奴,反正土地少了,农奴也用不到了。
这些农奴养着反而是浪费粮食,倒是不如卖给晋国,再赚他最后一笔。
总之宣北笙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次居然会进行的如此顺利,这倒是苦了那些僧人们了,只能继续往没有被出卖的土地上逃亡,而且随着晋国思想传播,那些民众也都不再愿意供养僧人。
他们想要请愿,可是上层的通道全部都被国师一党把持,而国师一党则从晋国收到了太多的好处,又怎么可能为他们说话呢?
就这样,随着晋国的资源不断流入,整个吐蕃一时间无比昌盛,显现出了难道的盛世盛况,也因此,吐蕃王更是受到了群臣的大肆恭维,认为陛下是一代明君,中兴之主,千秋万代,这场景往来的客商都曾见过,上一个这样富庶而且纸醉金迷的是西突厥的王庭。
喜欢为君,为帝,为天?请大家收藏:为君,为帝,为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为君,为帝,为天?请大家收藏:为君,为帝,为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