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9章 高城杀疯了!!
    钢七连本身就是一个侦察连,扩编成合成营变成了特侦连,主打的核心属性同样还是侦查为主。

    在第三阶段合同战术训练过程中,陈军还对特侦连进行了强化训练。

    如今的钢七连别的方面不好说,或许没有什么很突出的绝对实力,但是在侦查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

    哪怕是放眼全军的侦察连,都挑不出比他更优秀的存在。

    如今在这场验收对抗演习中,钢七连全员转化为班组侦察单位,就等于在侦查和反侦察方面有了绝对保障。

    七零二团指挥部只用两个连守,就是来源于对钢七连的绝对信任。

    除了负责侦查与反侦查工作外,钢七连还有一个相对独立,个个都是其他连兵王级高手的特战排。

    陈军给了他们一项秘密任务,由排长拓永刚带领去秘密执行。

    秘密到什么程度?

    那可是陈军专门耍了点把戏,甩掉了导演部跟踪拍摄的拍摄转播组,完全消失在了战场视野中。

    除了陈军、王团长和高城之外,没人知道特战排去了哪里。

    因为陈军用的手段过于高明,就连在导演部观赛的两个师的观赛团,还有集团军和首都军区的领导们,这时候都没发现有一个排消失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跟着转播组,放在了正在出动的那一道道钢铁洪流,扑向交战中心线抢占要道高点。

    前期部署的场面还是很震撼的,上百的装甲坦克形成钢铁洪流,卷起的尘土飞扬铺天盖地。

    再搭配了引擎的轰鸣声,还有履带摩擦的吱吱喳喳。

    从摄像机转播过去,很有视觉冲击。

    让人看了直呼过瘾!

    都格外期待双方完成部署后,接下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攻或防守,给大家展现属于重装步兵团的“威风”。

    时间来到九点多钟。

    此次演习开始已经一个多小时,双方的主力部队都已经抵达交战区,开始抢占自己看中的阵地。

    由于双方都偏向于稳重的开局,所以挑选阵地都比较的保守。

    中间将近五公里被当成了缓冲区,没有谁冒险进入到其中,而是先在中间缓冲区外挑选各自阵地。

    红蓝两军都有十来个连,投入到了这场阵地争夺战。

    只用了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双方都将缓冲区两侧的所有要道和高点,全都派兵抢占了下来。

    重要的核心点派一个连驻守,各种必经之路就派一个排。

    剩下的各种次要的高地和路线,两个团也都没有放过,都会派遣一到两个班,放到这个地方把守。

    不求把这个地方给守住,只为在这个地方安插眼线。

    在最大程度上掌控战场视野,降低对方监控的盲区,就能在和对方交战中,有着更大的自主权。

    我知道你在哪,你的兵力怎么部署。

    打起来就能游刃有余!

    双方都是机械化的装甲部队,阵地也不需要大量的工事作业,配合地形做简单伪装即可形成工事。

    具有高机动性的机械化部队,也不适合死守某一个阵地。

    双方各自都完成了排兵布阵,接下来肯定是要设法赢下这场对抗,不可能就这么一直干看着。

    不过蓝军即便是干看着,就这么耗下去也没得事。

    最多也就错失个出名的机会。

    可红军不行。

    合成营还等着这场演习来“通关”,红军必须在这场演习中表现亮眼,获得上级的认可才行。

    所以当时间来到十点多,红军率先发起了第一波进攻。

    而且是主角合成营的进攻。

    特侦连九个点收集的精确情报,全部传到了电子对抗连的信息情报排,经过汇总整理后送到营部情报股。

    情报参谋将数据化情报,转变成为一条条的指令。

    在营长高城的坐镇指挥下,合成营其他的作战部队全部出动,悄无声息来到了513高地侧边。

    按照陈军作战方案执行的高城,果断下达了一系列作战指令。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电子对抗连,让对抗排出动了一辆干扰车,对513号高地方圆几公里进行通讯干扰。

    将513号高地上蓝军的对外通讯,全部切断变成孤军作战。

    断绝513号高地蓝军呼叫支援后,合成营的火炮全部都架了起来,对着高地上的蓝军就是一通炮火洗地。

    这边红军的重火炮一通轰鸣,另一边裁判组开始同步进行核算。

    判决结果实时传达到蓝军阵地。

    守在这个高地上的蓝军排,接到裁判员通知他们已经被蓝军炮火袭击,损伤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

    蓝军排的排长反应很快,立刻就用无线电进行呼救支援。

    结果却发现联系不上。

    “怎么回事?怎么通讯中断了?难道是电台坏了?通讯兵,通讯兵~”

    蓝军排长还没搞清楚情况,以为是电台坏了扯开嗓门大喊,想要把通讯兵叫过来赶紧查原因。

    同时立刻传令通知下面的战士,就地寻找找掩体进行规避。

    结果这边通讯都还没搞明白,蓝军排的战士们只能被迫躲进掩体中,六辆红军坦克齐刷刷出现在阵地前方。

    蓝军排即便发现了坦克进攻,却也没有办法做任何反抗。

    因为在火炮精准的持续打击下,他们只要跑出掩体想要进行防守,就会被裁判宣布被炸身亡。

    根本就出不来!

    而己方通讯被完全切断,也没办法呼叫蓝军火炮或部队支援,变成了孤军奋战,完全丧失主动权。

    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军坦克群,在火炮的掩护下快速靠近高地。

    等红军的火炮停止轰炸时,红军的坦克已经进入冲击距离内,双方之间距离已不到两百米。

    这点距离。

    坦克瞬息就能抵达。

    剩下的蓝军还想要出来抵抗,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却又发现了个更恐怖的事,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战斗欲望。

    红军的坦克移动射击太可怕,精准度实在是太高了。

    一打一个准,裁判都报不赢。

    蓝军战士闻所未闻!

    一发发炮弹都像长了眼睛似的,只要开炮他们这边必有人伤亡,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反击。

    反坦克武器都才刚刚掏出来,就被裁判宣布阵亡了。

    蓝军阵地上的伤亡速度太快,守在这边的一名裁判员,都快有点报不过来了,人生第一次被整的满头大汗。

    而红军坦克群冲进高地,将剩余的蓝军全部干掉后。

    坦克群并没有在高地上逗留,而是迅速重新下了高地,以极快的速度返回,消失在了远处的山包后。

    阵地上剩余的两名蓝军战士,看不懂红军是什么操作。

    还以为红军已经离开了,他们两个还在心存侥幸,感觉天上掉馅饼了,还能够把阵地守住。

    结果下一秒就看到远处,又有红军部队疾驰而来。

    这次来的是三辆装甲运兵车,以超过四十公里的高速狂奔而来,冲上高地便开始收拾战局。

    这下两名变成俘虏的蓝军战士,还有阵亡的二十多名蓝军战士。

    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原来刚才发起进攻的部队,他们是只负责进攻杀敌,只要把阵地拿下来了,便会利落的抽刀而去。

    剩下的都交给眼前这群红军,来战场上收缴战利品控制地盘。

    如此雷厉风行分工明确的打法,前后衔接如此紧密的默契配合,真让这群三八四团的战士开了眼。

    就连在导演部观战的首长们,也为这对抗的第一战而赞叹不绝。

    合成营发起的这第一场进攻,尽管出动了整整一个营兵力,进攻了仅仅只有一个排敌人的阵地。

    可是在这场进攻中展现的速度,就足以让首长们“大惊失色”。

    而只要保持这种节奏下去,每次以零伤亡的代价慢慢吞噬蓝军,小优势逐渐积累将决定最后大局。

    在没有时间急迫要求情况下,这种打法也才是最优的解。

    合成部队与传统部队的优势,就是借助多兵种进行快速打击,在敌人反应不过来之前就将其干掉。

    就比如这场小进攻。

    传统部队要想拿下这个小高地,所需要调动通讯连、火炮连、坦克连和侦察连等等各单位。

    营级单位根本没权利指挥调派,必须要经过团指挥部的下令。

    各种命令从排、连、营到团,再从团里面重新一路又层层传递回到班排,速度再怎么快起码也得半小时。

    而合成营却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已经结束了这场突击作战。

    如此闪电速度……

    也就合成部队能打出来!

    借助自身多兵种协调快的优势,快速的发动战斗并结束战斗,这就是合成部队崛起的最大原因。

    对比传统作战的诟病,双方之间差距已然很明显。

    观赛的一众师军级领导,初步领略合成部队的锋芒,心中也愈发的期待,合成营接下来的后续战斗。

    而合成营也没有让领导等太久,仅仅只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又对相距五公里的另一处蓝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还是同样的风格。

    同样的味道。

    依旧是特侦连打头阵侦查,把敌人的位置情报全部收集到位,然后就是电子对抗连开始通讯压制。

    接着就是火炮部队远程洗地,强行压着蓝军让他们无法反击。

    最后是在火炮掩护下的坦克部队,进场对蓝军阵地进行入场冲击,彻底摧毁蓝军的抵抗能力。

    闪电般结束战斗的合成营,立刻撤离战场消失于敌军视野中。

    预谋下一场新的突击战斗!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简直是赏心悦目。

    从第一枚炮弹从天上落下来,到最后坦克完成入场冲击后离场,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战斗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太短,蓝军部队根本没时间回援。

    等附近的蓝军部队无线电联系不上,焦急的赶过来进行支援时,阵地早就已经被红军部队牢牢掌控。

    迎接的是阵地上的红军,对他们发起的猛烈打击。

    导演部观赛的一众首长们,再一次感受到合成营的完整攻坚作战,都被这夸张的速度惊讶到了。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与他们传统作战理念相冲突。

    在脑海中所造成的强烈冲击,不亚于当初海湾战争中,老美用极短的时间,摧枯拉朽的强悍,打败了中东第一强国,对世界各国造成的那股冲击。

    同时。

    合成营展现的如此快节奏作战,明明没有用任何精妙的战术,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

    让在座的所有首长更深刻的明白,信息化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简单战术都如此厉害。

    要是再用上高深的战术,那还了得?

    假设试点合成营是国外的部队,而且规模不是一个合成营,而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合成。

    而与之对抗的蓝军三八四团,就是标准的国内传统部队。

    如果我国不尽快完成信息化改革,那假设要是真的爆发了战争,我军必然会陷入到极其被动局面。

    我军高层正是被这点所打醒,所以才不惜代价推进信息化改革。

    “红军这个试点合成营,不一般呐。”

    来自首都军区的首长,他可是见过真正大世面的,看到合成营的表现,依旧忍不住点头称赞。

    而且他口中所说的不一般,也不是常人理解的不一般。

    那代表着返璞归真!

    因为只有他看出了陈军的本意,就是让合成营用最普通的合同战术,来打出最效率最震撼的战斗。

    这样才能够凸显出合成营,这个新编制所具备的优势。

    不过在座其他首长都没有听出来,还以为总军区的首长是在夸赞,纷纷跟着附和夸了起来。

    观赛的一众首长都被惊艳,对试点合成营给予极高评价。

    另一边与之交战的蓝军三八四团,此时的团指挥部内却阴云笼罩,上到团长下到参谋脸色都很难看。

    尽管目前才损失了两个排兵力,对于一个团来说不痛不痒。

    可一个小时就没了两个排,十个小时那可是二十个排,一个团人再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要是不想出办法应对,用不了两天就得被红军给消耗光。

    而且两个排都没得不明不白,一条被进攻的消息都没能传出来,对敌方更是只造成了零伤亡。

    这0比62的战损比,可谓史无前例。

    用三八四团团长的话来说:“三八四团从建团至今,就从没打出过这种战损比,从来没有打得这么窝囊过,简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想当初和遇到的最强敌人,老A带领的蓝军部队,也没有被打得这么惨。

    气得头上直冒烟的蓝军团长,不想再这么被动下去,一拍桌子大吼道:“红军就多个电子对抗连,你们就搞不定了?

    你们平时一个个不是挺能的吗?怎么都变哑巴了?赶紧给我想办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