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9章 上官茹的打算
    “茹妹妹这是什么意思?是想重新找个人嫁了?”

    “不是,我本已是出嫁女,又是和离妇,而且我也不是大伯的女儿,本不适合住在王府。要不是为了了却我的身世之事,我也不会和你们回京。现在什么都已清楚,我的心愿已了,是时候离开王府过自己的日子了。”

    她不想住在王府,她觉得这里不是她的家,她觉得住在王府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是和离的女子,更不应该给王府招来闲言碎语。

    “你离开王府,能去哪儿?”余元筝担心问道。

    “大哥从林家给我拿了十万两银子,这么多钱,怎么也能养活我们母女。我打算就在京里买个小宅子,和玥儿住,再看看哪里有合适的铺子,买一两个,做点小生意,也能维持我们娘儿俩的生活。”

    上官茹早就想好了。

    找个平民区,隐姓埋名,当自己死了夫君,是个寡妇,带着女儿过活。

    只要不遇到认识的人,谁会想到她曾是荣王府的小姐。

    “茹妹妹,你有没有想过,你们孤儿寡母生活,很容易被人欺负,尤其你还这么年轻漂亮,要是没有男人护着,你怎么护得住你自己和玥儿平安长大?”

    古时的女子寡居有多危险,余元筝清楚得很。

    “我再买两房下人,问题也不大,如果真遇到事,我自会向大嫂求助。”上官茹态度很坚决。

    哎,余元筝不明白她怎么这么固执。

    “晚上我再和你大哥说说,看他什么意思吧。”余元筝不知道怎么劝。

    是他们夫妻把人带回来,不可能放任不管。

    让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寡居,那是不可能的。

    估计母妃和父王也不会同意。

    虽然她是二房的女儿,但自始至终她从来就没有伤害过大房,她也是一个牺牲品。

    而且要不是因为她长得那么像生母,说不定王府的这些秘密还不一定能揭穿。

    她就是最关键的人证。

    这几天上官子棋很忙。

    他们夫妻出去两次,一路开了不少铺子。

    何掌柜一直在外不停地开药铺。

    到现在全大魏已经有不下三十家。

    而且离南蜀国近的边城还要向南蜀国输送。

    很多事的安排,都是上官子棋通过书信与何掌柜和他们夫妻直接安排的掌柜联系。

    还有军需。

    这摊子铺得很大。

    护卫们都要帮着处理铺子的事。

    比如帮着回信,发信,算账,查探等。

    到了晚上,上官子棋才从外院书房回来。

    吃过饭,余元筝把上官茹的打算告诉他。

    上官子棋才是真正的古人思想,他最能正确看待上官茹的心思。

    余元筝对和离住娘家就没什么感觉。

    “夫人是怎么想的?”上官子棋听了,想听听夫人是什么态度。

    “我当然不赞成她一个人出去住了,你不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吗?她又长得那么漂亮,万一遇到一些胆大妄为的男人,不顾茹妹妹的意愿,把人欺负了怎么办?”

    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子,肯定不能独居。

    哪怕买两房下人都不行。

    “你说得对。”上官子棋想了想,一个主意浮上心头。

    “夫人,我们强留她住在王府,她就算留下来,心里也不会自在。她本就很敏感,连下人的一两句议论都会很在意。我倒是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余元筝立刻眼睛一亮。

    “你还记得明阳县的县令?他可是向我们求娶茹妹妹来着。”

    “你是说那个探花朗钟卫良?”

    “对,就是他,我们可以把人送到明阳县去,就托他照顾茹妹妹,而且他还是小玥儿的义父。这就是最正当的理由。”

    “不错,不错,而且那里离京城有一定距离,也没人知道她是荣王府出去的小姐。更没人知道她是和离妇,对外只说死了夫君的女子。

    “你说得对。”

    “但这事不能这么明着和茹妹妹说,只是把去明阳县的好处和她说就行。我派清风和明月亲自送她去,并帮她安置好再回来。”

    “估计钟大人会高兴得做梦都要笑醒。”余元筝很满意这个主意。

    次日,余元筝就把这个主意和上官茹讲了。

    上官茹想了想,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

    离京也不算远,哪天想回王府看看大伯母也就一天的跑程。

    那里有玥儿的义父。

    只是个县城,地方小,县令什么不知道?

    有哪些地皮,有哪些恶棍,最清楚不过。

    只要对外说玥儿是县令的义女,谁敢欺负?

    拿定了主意,上官茹就直接去找王妃说了她的打算。

    王妃还有些懵。

    怎么突然就想离开王府了?

    余元筝并没有告诉王妃钟卫良的事,立刻就把玥儿拜了钟卫良为义父的事讲了。

    王妃一听,还有这事?

    想了想觉得去那里确实比待在京城好。

    京城对茹儿来讲就是个伤心地。

    而且离得也不远,有事找王府帮忙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事情决定,上官子棋安排人送她们母女过去。

    王妃直接就在王府选了一房人送给上官茹。

    三十几岁的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一对儿女。

    有两个成年男子,王妃也放心些。

    王府还送了好些首饰给上官茹,美其名曰,是送给玥儿以后做嫁妆的。

    这明显就是找个由头。

    玥儿能嫁人时,那些首饰早过时了。

    哪里还能用。

    但长者赐,上官茹不得不收下。

    她从王妃这里才感觉到被关怀,被疼爱。

    以前的三夫人对她只有严厉,要求她谨遵妇德,孝顺长辈,照顾弟妹。

    从没关心过她的心里感受。

    虽在吃穿用度上没有少了她的,但她有了比较才知道,三夫人根本没有爱过她。

    而回来的那天,生母只给了短暂的那么一瞬的关怀就死了。

    捧着手里的首饰盒子,上官茹忍不住红了眼睛。

    “好孩子,以后好好过日子。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就嫁了吧,女人总要有个家,以后再生个儿子,你老了才有依靠,才有人孝顺你。玥儿虽好,但总会嫁人。”

    王妃语重心长地发自内心关心她。

    “多谢大伯母。”上官茹哽咽着道谢。

    拿定了主意,上官茹就不想多待,第三天就收拾好东西坐上了马车。

    清风和明月跑在马车两侧。

    只是让上官茹没想到的是,居然在明阳县城门口有人在等着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