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五刻,大型讲学正式开始。
本来能同时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此时整整齐齐坐着三千多人,甚至周边还有不少学子与商人站着听讲这次难得的大乾经济学。
随着赵光显迈步上台,下方商贾和学子都将视线聚焦在他的身上。
赵光显拿起大喇叭,第一个话题便是:市场缺乏货币流通性与经商艰难的问题。
赵光显丝毫没有任何避讳之类的话,直接从大乾商人目前超低税率说起,然后开始娓娓道来,听的人耳目一新,许多想不通的谜题恍然顿悟。
大乾对商人这些富人征税极低,这让商人越来越富。
对农民这些穷人征税极高,这让社会的底层越来越穷。
国家是必须维持一定的税收的。既然商人家族做官的多,自然替商人说话,国家不能在商人身上征收更多的税,只能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贫困了,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大商人手里,金钱沉淀了,市场流通货币减少,反过来影响到商人,让商人赚钱也越来越难。
可以说,是大乾的低商税政策,造就了很多超级富豪。富豪有钱花不出去,百姓无钱消费不起,结果阻碍了富豪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演讲渐渐进入尾声时,赵光显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思考问题,并承诺,如果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将会将此人破格提拔为大乾保险司顾问。
而所提出的问题,则是:怎样让财富流通起来,让商人经商不再难?
中午时分,赵光显与大乾第一学院的学生共进午餐。
他没有任何的架子,一边回答周围学生的问题,一边同样抛出另一个问题。
既然这些学生是他大乾的栋梁,那就应该多去思考一些类似的问题。
至于那些富商,有留下来,想要尝尝大乾第一学院食堂的,也有直接返回应天府客栈的,反正下午赵光显是不打算继续讲课。
等他吃完饭后,乘坐马车准备离开之时,谭同德等人赶忙来相送。
原本赵光显是不想让人这样大张旗鼓的,但谭同德等人却非要这样做,索性,赵光显也不拦着了。
马车内,赵匡济看着赵光显道:“你小子,有时候不像一个帝王,但有时候却非常像一个帝王。”
在赵匡济眼里,赵光显越来越微妙了,他有时候觉得赵光显就是在胡闹,可每次胡闹后的结果却是好的,这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什么是帝王?什么又不是帝王?”赵光显浅笑道:“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帝王,但帝王也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不像帝王那是要看对谁,如果你想与百姓一同改变时代,那就没必要遵循这些东西,只要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闻言,赵匡济捋了捋胡须品味了起来。
他原本是农民皇帝,原本的宏愿就是想要天下百姓不在受苦,可做着做着就变的封建了起来。
而赵光显不同,他将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全部推翻,并加以改革。甚至能种出玉米、土豆、辣椒等农作物出来,有时候又能亲力亲为的跑去兵工厂,与那些工匠们混在一起,甚至还没任何上位者的架子。
“帝王”这二字看似简单,但却存在很大的争议。
看到老赵陷入深思之中,赵光显看了一眼外面。
他现在每次出行,那都是带足了人才敢出来的,毕竟上一次的刺杀,还没过多久呢。
“怎么,又担心有人要刺杀你了?”老赵调侃道。
赵光显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小命就一条,而且孤本来就怕死。”
赵匡济冷哼一声,“你拿刀闯宫时,怎么就没害怕啊?兵谏时,咋就没害怕啊?”
赵光显闻言,眼角狠狠地抽动了几下,他能说,他当时是在做系统任务吗?
“当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而现在不一样了,我拥有这些东西,还没尝遍天下奇珍,舍不得死啊。”赵光显笑着回答道。
他说的是事实,只是听在赵匡济耳中,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蒙元现在怎么样了?”赵匡济问道。
“还有一些残部没有清理完。”赵光显挠了挠下巴说道:“等彻底收复蒙元,我想让彦玉留在蒙元。”
“你想给他封王?”赵匡济问道。
赵光显点点头,“封到乌兰巴托去。”
“那是哪里?咱怎么没听说过。”赵匡济疑惑问道。
在蒙元北面很远的地方,距离应天府没有三四个月的路程,是无法回来的。
闻言,赵匡济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赵光显封王,居然封这么远。
之前他还担心赵光显会胡闹呢,可现在才知道,这小子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那汤合呢?”赵匡济问道。
徐缺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西域之西,坚昆!”
“那马友德呢?”
“瀛洲!”
一瞬间,赵匡济整个人都在蒙圈状态下渡过的。
他想过,赵光显的封王策略,可真问清楚所有地方后,他觉得赵光显真就是妖孽啊。
喜欢开局提刀闯宫,杀成最强皇太孙请大家收藏:开局提刀闯宫,杀成最强皇太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些地位可封吗?
当然可以封了!
而且都是在大乾很远的地方!
完全影响不了大乾,甚至每年还会给大乾上供,这可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老赵打下来的疆土自认为很大,可看到赵光显拿出来的世界地图,他觉得自己就是夜郎自大啊。
“你那几个叔叔,你想封到哪里?”赵匡济突然问道。
“再说吧,反正世界这么大,他们要有本事,就自己去抢。”赵光显说道。
“嘿,你这小兔崽子,别人你都给选好了封地,轮到你自家叔叔,你就随便了!”赵匡济气得吹胡子瞪眼。
就在爷孙二人随意聊着大乾局势时,蒋琬快马迎了上来。
穿过数道卫护,蒋琬靠近马车道:“殿下,这是荆州和大同的密报。”
赵光显闻言,掀开窗帘快速拿过密报折子。
蒋琬骑着马,贴在一旁等待赵光显的旨意。
而马车里的赵光显在看完密报后,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你让内阁拟旨,让代王独自进京,如若他敢带兵进京,你们就暗中擒下他,如果他一人带着十来名侍卫,你们就让他安全进京。”赵光显吩咐道。
“是,臣遵旨。”蒋琬领命,打马快速离开。
对于赵桂的处理,赵匡济不会过问,毕竟他当时已经把话放了出去,这时候要是反悔了,那他的一世英名也就没了。
原本赵光显是想放赵桂一线生机的,但奈何赵桂真是玩命的作死啊。
所以无论如何,赵桂必须死!
而且他还要当着所有藩王的面,来审判赵桂!
第二天,赵光显开始讲大乾的周边国家,以及附属国。
讲了瀛洲的大量矿藏没人要,麻逸的金矿没人采,蒲甘的玉石没人理,吕松的稻米没人吃……这些国家名字对于赵光显来说,那可都是记在小本本上的,所以讲述起来也非常的轻松。
不过赵光显把实际情形夸大了一些,毕竟那些矿脉还没被人发现以及开采,所以他必须要扯大旗。
赵光显的讲述让这帮商人和学生变成了红眼狼,等赵光显喘口气喝口水的时候,立刻问赵光显什么时候开始可以买这些国家的土地。每个人都选择性忘记了这些国家都是有主人的。这些学生和商人想的只是发财,毕竟这大势之下,要是抓不住机会,那连土都吃不上。
至于怎么解决原来土地的主人,这和他们有毛的关系,这是赵光显这个君王该操心的事。
他们就操心怎么抢难民去发财就可以了。
很快的,赵光显就告诉在座众人,今年,朝廷就会成立一个跨国商贸海运司。负责东海南海事物,海外的好东西,会源源不断的运进大乾,大乾的多余产出,也可以高价销售海外,这又让大礼堂来了一个高潮。
要知道,多少年了,大家都知道大乾的丝绸和瓷器,多的是商人收购,尤其是走私商人,还都是高价收购。可是大乾禁止了海外贸易,这条发财路就断了。再想发这个财,得冒掉脑袋的危险。
这如果朝廷真就打开了这条路,那还说什么,就是眼瞧着发财机会来吧。
要说对于大乾周边国家,大家有个大致印象,对于赵光显说的西方国家,就彻底没概念了。
等时间差不多,赵光显轻咳一声,连忙把话题引到昨天临走时,出的问题上。
发现只有三四人举手,赵光显随意点了一个最近的学生。
“殿下,您昨天问我们怎样让财富流通起来,让商人经商不再难?,学生觉得首先是人口问题,我大乾现在有两亿多人口,而从您今天结合昨天的讲课来说,想要商人经商不再艰难,首先是要有庞大的人口,这样才有更多的购买力。”这名学生说道。
赵光显嗯了一声,微笑地点了点头,“这位同学先坐下来,后面那位商人你说一下,你的答案。”
胖商人拱手作揖,“殿下,草民认为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这些货物才能运输到想要买他们的人手中。”
赵光显再次点头,然后目光落到角落中的一名女学生身上。
“你来。”赵光显点道。
“殿下,学生虽为女子,但学生觉得前者二人说的都有道理,只是学生认为,在这基础之上,朝廷可以扩大漕运,并可以扩接所有运输,只有有效的利用运输,才能解决商品所需。”这名女学生说道。
“很好,你夸大了商人经营范围,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赵光显夸赞道,然后目光看向最后一人,“你可有更好的想法?”
被点名的学生起身恭敬道:“殿下,学生想的和二三答案差不多,只是学生觉得,朝廷可以扩展漕运代收点,然后与镖局联合进行短途运输。”
听完四人的回答,赵光显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起身来到身后的大黑板上写了
“修路、运输、管理、人口基数等字样。”
“好了,今日讲课就到这了,等明日孤要给大家讲一些新奇的东西。”
喜欢开局提刀闯宫,杀成最强皇太孙请大家收藏:开局提刀闯宫,杀成最强皇太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