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8章 伍子胥
    很多朝代的人对于外族语言是有着一种排斥的感觉。

    在过去,国与国之间很少是真正友好的,几乎不是敌对就是附属。

    就算是友好,恐怕也只是一时的友好,待到若干年之后,实力悬殊之下,滋长出的野心就会引起新的战争。比如被称为战国七雄的齐国 、楚国、燕国 、赵国、魏国、韩国、秦国。

    中原大地的国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草原部落,被称为匈奴、蛮夷之地的部落语言文字。

    江楠手指划过,就是一个新视频。

    入眼就是一个身穿古装的老人家拿着个鞭子在抽打着什么,江楠又看了一下,没看出是什么情况,就听到视频里的声音。

    【伍子胥鞭尸楚平王】

    江楠对于这位伍子胥不怎么熟悉,不过“鞭尸”这个词可是很明白的,只记得这个伍子胥是个猛人啊!

    天幕下的古人,知道这段历史的也不敢多说什么,一不小心就是冒犯了皇权。

    很多不知情的百姓则是重点关注在“鞭尸”上,古人可都是认为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不禁好奇两人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啊?

    看着天幕上奋力鞭打的样子,很多人都有些不敢直视了。

    打活人还能叫个好,问问这人做了什么坏事,是不是真的该打一顿?

    打死人,尤其还是尸体,那大家只能一阵沉默了,尤其是旁边站着好像是官兵的样子,就算是觉得过分,也是不敢说什么。

    听着天幕中的声音传来。

    【伍子胥出生在楚国一个声名显赫的家庭。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的老师,哥哥伍尚也是青年才俊。

    假如没有别的变动,那么伍子胥的一生将会是平安康乐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楚国太子建被奸臣费无极诬陷叛乱。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作为太子建的老师,也一并被牵连进去了。

    楚平王听信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全部处死。好在伍子胥出逃吴国,幸免于难,活了下来。

    失去父兄之后的伍子胥,不顾自己的狼狈,发誓一定要打回楚国报仇雪恨。

    想想自己逃亡途中白天躲躲藏藏,晚上不顾夜色地赶路,才终于来到了吴楚两国交界处。

    要知道楚平王为了捉拿伍子胥,可是下令全国通缉,而且还画了伍子胥的画像挂在了楚国各个城池的城门口以便辨认和捉拿,各地的官吏和城门守卫也是比较认真的盘查了。

    伍子胥就是在这样无计可施,满怀仇恨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满头都是白发。

    这样巨大的改变,也使得因祸得福,并未被认出来,才能安全带离开楚国境内到达吴国。】

    这就是伍子胥韶关一夜白头的故事。

    彼时父兄尚且还在的伍子胥面带急色的看着父亲又看看兄长,只是两人都看着天幕,也不和自己说一下要如何做才好。

    公子建要是成功继位还好说,要是不能,恐怕对于伍家而言又是一个灭顶之灾,那么这一次恐怕就不会这么好运的还能活下去,还能来复仇了。

    历代楚王对于楚平王被鞭尸这事还是挺生气的,不管真相如何、是非对错,这样对待楚国的君王都可谓是打脸楚国了。

    历朝历代又免不了对于皇位的争斗。

    天幕上所说的争的是王位,自秦始皇称皇帝之后,公子扶苏和胡亥开始,争的就是皇位了。

    天幕下更破防的的历任太子、皇子的老师和亲信。

    看到伍子胥父亲的下场,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带入自己。

    从龙之功的诱惑伴随的是失败后的是粉身碎骨,包容如李世民,也对于李建成原来的亲信也不是都重用的。

    很多人失败后及时保住命的,也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冷待,静待之后再次崛起的机会。

    不过在丽人皇帝看来,情况就不一样了,立场不同,很多皇帝哪怕觉得伍子胥真的是有本事的,可换了自己是那楚平王,也依然会处理了伍子胥的父兄,既然选择了结党营私,那么就要去承担失败的后果。

    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和她的驸马杜荷,侯君集、李安俨和赵节等人跟随太子李承乾造反失败,谋反一事败露后,李世民赐汉王李元昌自尽,驸马杜荷和侯君集等人都被杀了。

    亲兄弟、女婿都能杀,所以对于伍子胥父兄的死从政治的角度去看,其实也没有那么无辜。

    大清康熙一朝,太子胤礽的手下索额图都还没达到谋反的程度,顶多也就是个结党营私,下场也是凄惨死去。

    故而此刻,很多皇帝对于伍子胥一家的死很少有惋惜的。

    更多有惋惜、同情、遗憾之意的大约都是一些官吏。

    君权至上,那是从地位而言,对于古人来说家族的地位在心中是远远大于皇权的分量的。

    对于任何官员来说,不管自己是不是无辜是不是真的有罪,都不会希望给家人带来灾祸的。

    很多官吏在想着若是自己如伍子胥这般被君王屠杀全家,会怨恨吗?

    答案不敢说出来,但很多心中还是怨恨的。

    只是自己恐怕没有伍子胥的能力和毅力,能够真的做到向自己的君王,自己曾经的国家复仇成功。

    更多的还是无力反抗,接受死亡或者刑罚的命运。

    很多皇帝看着天幕上伍子胥成功离开,也顾不得可惜一头白发了。只觉得还是官吏不够认真、不够细心,才会放跑一个犯人。

    至于伍子胥的巨大变化,皇帝才不管这些细节,手下人没做好事,不过来请罪,难道还指着自己给他们找好理由。

    明朝朱元璋也是摇摇头,这样的情况要是发生在大明,早就让锦衣卫把人找出来直接就杀了,都不用带回来。

    锦衣卫就是朱元璋对于大明的眼睛,负责整理大明官员百姓的一切信息,以便更好的掌握。

    朱标看着父皇自信的模样,觉得父皇也是多虑了。

    根本不用想着抓回来,这事要是发生在大明,那伍子胥恐怕就没没有跑出去的可能。更不要提之后的事情了。

    大明官员或者子女能往哪里跑呢?是附属效果还是草原上去投奔北元。

    喜欢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请大家收藏: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请大家收藏: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