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本有着令人称羡的亲事,对象是礼部尚书家的千金谭若曦。
她们于同一天嫁入了三皇子府。
自从成为皇子妃后,秦瑶凭借着原主对她那近乎痴迷的情感,逐步将整个三皇子府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谭若曦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是个透明人,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秦瑶心思缜密、手段高明,府中的下人们无不对她敬畏有加。
而原主在秦瑶的影响下,逐渐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她手中的一枚棋子。
然而,秦瑶内心深处,始终对之前的遭遇记恨着老皇帝。
这种恨意不断膨胀,促使她产生了巨大的野心。
她开始精心谋划,想尽办法要让原主登上皇位。一旦成功,她便可以垂帘听政,实现自己的女帝之梦。
想象着后宫三千美男环绕的场景,秦瑶心中满是憧憬,毕竟这才是穿越女主该有的配置。
于是,秦瑶凭借着三皇子妃的尊贵身份,开始在朝堂内外广泛结交各方势力。
她结识了镇南王,这位可是老皇帝的亲弟弟,权势滔天。
镇南王初见秦瑶,便被她的美貌与气质所吸引。
秦瑶聪慧过人,言辞间尽显才情,很快便与镇南王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同时,首辅的儿子李维刚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李维刚本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见了秦瑶。
秦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李维刚为之倾倒。
他开始频繁地接近秦瑶,为她出谋划策,成为了她忠实的追随者。
还有那状元郎兼礼部侍郎赵一鸣,对秦瑶亦是钦佩有加。
赵一鸣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却在遇见秦瑶后,被她的才情所折服。
秦瑶所作诗词无不是经典绝唱,让赵一鸣深感自愧不如。
他心甘情愿地为秦瑶效力,希望能助她实现野心。
禁卫军副统领韩静,被秦瑶的魅力所折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韩静手握兵权,在秦瑶的温柔攻势下,渐渐迷失了自我。
他发誓要保护秦瑶,为她扫除一切障碍。
以及兵部尚书的儿子袁刚等等,众多青年才俊皆为秦瑶而神魂颠倒。
在他们眼中,秦瑶是如此完美的一个人。
她容貌倾城,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所作诗词无不是经典绝唱。
在他们心中,秦瑶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特别的存在。
不日,老皇帝郑重举办狩猎大会,诏令所有皇子务必参加。
秦瑶见状,心中暗生一计。
她先是哄骗原主服下药物,不久后,原主便一病不起,自然无法参加此次狩猎。
秦瑶精心策划着这一切,这次狩猎大会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皇子们都在狩猎中遭遇不测,那么老皇帝就只剩下三皇子这一个儿子,皇位自然就会落到三皇子头上。
而她,也将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
于是,皇子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一群所谓的土匪如饿狼般扑向皇子们,刀光剑影之间,皇子们竟全部惨遭杀害。
老皇帝得知此噩耗,震怒不已,双目圆睁,仿佛能喷出火焰。
他立刻派人全力扫荡土匪,然而,此时已然为时已晚。
老皇帝痛心疾首,在悲痛之余,他也并非没有怀疑过此事是否是三皇子所为。
但很快,他便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他自己的这个三儿子从小就痴傻,断不可能做出如此狠辣之事。
这件事后,老皇帝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身心俱疲,不久后便病倒在床榻之上。
无奈之下,老皇帝只好下令将皇位继承给了三皇子。
原主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登上了皇位,成为一国之君。
待老皇帝死后,秦瑶开始一步步地控制原主。
她利用自己在朝堂上的人脉和男宠们的地位,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
原主在秦瑶的操纵下,如同提线木偶一般,毫无反抗之力。
秦瑶实现了垂帘听政,她的野心愈发庞大。
她开始大肆打压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
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生怕触怒了这位权倾朝野的女人。
秦瑶并不满足于此。
她竟狠心给原主下药,将其毒害。
原主死后,秦瑶登基为帝。
那些不服者皆被她毫不留情地斩杀。
靠着铁血的手腕和男宠们的拥护,秦瑶成立了新国,改名为秦。
她下令让全国人民尊称她为秦始皇,妄图开启一个属于她的辉煌时代。
自此以后,她便整日沉浸在后宫的奢靡生活中,对朝政之事更是不闻不问。
她的那些男宠们仗着她的恩宠,依旧身居高位,把整个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秦瑶在这荒唐的岁月里,一年生一个皇子公主,仿佛生育成了她唯一的“功绩”。
令人咋舌的是,在这众多子女中,竟还有一个是侏儒,可见其生活的混乱与无序。
在外交上,秦瑶信奉着那打不过就赔、打得过就退的荒谬理念。
于是,秦国在她的统治下,各种赔钱赔地赔女人。
当东方倭寇进犯时,她竟荒唐到将自己也“陪”了出去,每年分出几个月去陪伴倭寇的首领。
还大言不惭地说:
“我为这个国家付出了所有,你们应该感恩。”
在她这般胡作非为的掌权十多年里,秦国的领土一再锐减,
最后竟不到魏国时的五分之一,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后来她的身体由于太过放纵,已经坏了根基。
于是便将皇位传给大儿子秦景浩,这位年轻的帝王,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
他本名方景浩,是原主在时出生,后改名为秦景浩,虽不知生父究竟是谁。
但他身上却流淌着一股不屈的血脉。
秦景浩继位后,望着千疮百孔的国家,心中燃起熊熊烈火。
他毅然决定废除母亲在位时的种种骄奢淫逸,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变革。
秦景浩首先整顿朝堂,将那些凭借秦瑶恩宠而胡作非为的男宠们一一罢黜,
选拔有真才实学、清正廉洁的官员。
他亲自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疾苦,制定出一系列利民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让国家的经济逐渐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