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0章 扶苏降临蜀郡
    此刻,李冰缓缓展开诏令,目光如炬,细览之下,神色骤变,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他当即跪倒在地。

    朝着咸阳的方向深深磕了一头。

    不久,李二郎归来,见状连忙搀扶起父亲,焦急地问道:“父亲,您这是怎么了?”

    李冰将诏令递至李二郎眼前,李二郎瞠目结舌,仿佛能塞下一颗硕大的鸡蛋,惊叹道:

    “王上真乃明君也!”

    李冰感慨万千:“自昭襄先王以来,历代秦王对我李冰恩重如山,我李家何以为报?”

    李二郎语气坚定:

    “孩儿愿以此手中三尖两刃刀。

    誓报历代秦王对我李家的深恩厚泽。”

    李冰沉吟片刻,继续道:

    “密令中还提及,长公子扶苏已莅临巴蜀。

    命我等一切听从扶苏公子之令。”

    他忆起往昔,神色凝重:“两年前,咸阳城中有大臣上奏,称我李家在蜀郡根深蒂固,结交蜀山,似有封疆自立之意。

    彼时,群臣竟无一人为我李家辩护。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长公子扶苏殿下却挺身而出,力排众议。

    因扶苏殿下威势赫赫,他一开口。

    群臣与武将们纷纷附和。

    为父这才幸免于回咸阳受审之难。”

    李二郎闻言,好奇地问道:“听闻长公子扶苏殿下,极有可能是未来秦王的继承人?”

    李冰微微颔首:“正是如此,尤其是朝中武将,几乎皆以长公子扶苏马首是瞻。”

    李二郎凝视着手中的三尖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沉声道:“孩儿也愿以此刀,为大秦、为王上、为扶苏公子肝脑涂地,誓死效力。”

    言语间,透露出他对自身武艺的无比自信。

    李冰闻言,微微皱眉,缓缓回应:“然而,这秦王之位,未来未必能落入扶苏公子之手,毕竟,他尚未被册封为太子。”

    李二郎闻言一愣,疑惑地问道:“可王上不是一直对长公子殿下宠爱有加吗?

    为何迟迟不立他为太子?”

    李冰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李二郎沉吟片刻,猜测道:

    “当今王上,乃一代明君,不输于昭襄先王。

    或许,他心中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吧?”

    李冰闻言,微微颔首:

    “嗯,或许正如你所说。”

    正当两人陷入沉思之际,猃狁啸天步入屋内,恭敬行礼:“川主、少主,郡守府外有几位访客求见,其中一人还带来了一封信,声称川主看过后,定会允他们入府。”

    李冰与李二郎相视一眼,满心疑惑。

    然而,李冰还是接过了信件,缓缓展开。

    他低声吟诵着信中的诗句:

    “巴蜀之地水患频,李公治绩天下闻。

    驱车千里来求教,府门紧闭心难平。

    非是皇恩轻如絮,实乃敬公志如磐。

    愿以此诗寄深情,共谋国是待来春。”

    随后,他将信件递给了李二郎。

    李二郎细细品读,不禁赞叹道:

    “此诗字字珠玑,情深意重。

    既表达了对父亲治水功绩的无限敬仰,又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彰显了自己不因身份而自矜,反以国事为重。

    愿与父亲携手共谋大计。”

    “君子……公子……君子之风……”

    李冰沉吟片刻,与儿子李二郎目光交汇,两人异口同声地惊疑道:“难道……难道此人是……”

    “快些出去迎接!”言罢,二人连忙引领众人出府,以隆重大礼相迎。

    府门外,阳光正好,一位身着华丽服饰却毫无骄矜之气的青年男子正静静地伫立。

    他便是大秦的长公子扶苏,身旁簇拥着四名绝美女子——惊鲵、紫女、弄玉与红莲。

    红莲打趣道:“扶苏,你这大秦长公子的威风不行啊,竟被地方官的家仆阻拦。”

    扶苏淡然一笑:

    “他们哪里知晓我的身份,不知者不怪罪。

    再者说,李冰的为人,我极为敬仰。”

    红莲反驳:

    “有啥好敬仰的,不就是个地方官嘛?”

    扶苏耐心解释道:

    “你有所不知,治水乃千秋功业。

    且蜀郡乃昔日蜀国故地,巴蜀之地山路崎岖,你们来时也已见识。

    此地原住民众多,若非李冰安抚人心,大秦的三大粮仓之一,又怎能数十年安然无恙?”

    红莲闻言,若有所思道:

    “我听父王提起过,巴蜀之地原本归属我们楚国,只可惜被大秦捷足先登罢了。”

    扶苏缓缓言道:

    “你需铭记,如今你已归属我大秦,往昔韩国公主的身份已然不再,韩国亦已不复存在。

    再者,并非我大秦强行踏入巴蜀之地,实乃巴蜀内部纷争不断,自相残杀。

    巴国无奈之下才开门迎秦军南下。

    否则,征服巴蜀又怎会如此轻而易举?”

    红莲听后,面露不悦之色。

    此时,紫女步入,轻声劝慰:

    “红莲妹妹,你现已是长公子的人,凡事当以公子为重,为大秦分忧解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请大家收藏: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长公子为了你父亲之事,已费尽唇舌。

    你可曾想过当年周王室的凄凉下场?”

    红莲急忙回应:“我……我并无此意。”

    惊鲵则在一旁,沉默不语。

    弄玉轻声提醒:“公子,他们出来了。”

    只见李冰与李二郎率家人快步走出郡守府,脸上满是惊愕与敬仰。

    面对李冰父子,扶苏微微一笑。

    举手投足间尽显温文尔雅之风,与传闻中的仁德之名相得益彰。

    李冰携家人恭敬地行大礼,声音中带着诚挚与惶恐:“蜀郡郡守李冰,参见长公子殿下。

    属下愚昧无知。

    竟让殿下在外久候,实属罪过。”

    四周众人,包括沿途的百姓。

    皆纷纷跪倒在地,场面肃穆。

    扶苏见状,连忙上前将李冰扶起,目光温和地扫视四周,朗声道:“大秦的子民们。

    都请起身吧,我此次之所以微服私访,就是因不愿惊扰百姓的生活。”

    百姓们闻言,纷纷起身,交头接耳间,无不称颂长公子的贤德与爱民如子。

    扶苏转向李冰,语气和煦:

    “李冰,你我之间,无需多礼。

    我此行一来是仰慕你治水的卓越功绩,二来也想听听民间的真实声音,了解你的政绩与官声,看看这蜀郡百姓是否真正安居乐业。”

    李冰闻言,连忙上前,躬身行礼,神色庄重:“公子亲临,实乃我蜀郡之大幸。

    下官既感惶恐,又觉责任重大。

    若蜀地百姓中有一人指责下官政绩有亏,且能拿出确凿证据,下官愿自行请罪。”

    扶苏闻言,笑容温暖:“李冰,你多虑了。

    我对你自是信任有加。

    就连父王也时常对你的功绩赞不绝口。”

    言罢,扶苏的目光落在李冰身旁的李二郎身上,好奇地问道:“这位是……”

    李冰恭敬地回答:“此乃犬子李二郎。”

    扶苏赞许道:

    “吾闻蜀郡李家二郎,自幼习武,勇猛过人,守护乡里,功勋卓着,实乃一方之楷模。”

    李二郎谦逊回应:

    “公子过誉了,在下实不敢当。”

    此时,李冰适时接话:

    “下官愿邀公子入府,略尽地主之谊。”

    扶苏轻轻摆手,婉拒奢华,“李冰大人,本公子此行旨在务实,无需拘泥于繁文缛节。

    然而,确有一事,欲与诸位共商。”言罢,一行人在李冰的引领下,步入了府衙。

    喜欢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请大家收藏: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