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74章 出乎他的意料
    “能!”李承乾见苏樱目光灼灼盯着自己,瞬间有些不好意思。

    “那好!等你消息!”

    “那个、小苏大人,你、不会是想熬阿胶吧?”李承乾问。

    “?”苏樱甚是意外,这位太子不简单啊,一张驴皮就猜到。

    不觉好奇,“算是吧!殿下是怎么猜到的?”

    “若是制革履,该是牛皮为上,特意用驴皮,除去阿胶,想不出其他。”李承乾不觉得难猜。

    说起东阿阿胶,苏樱恍然,为啥李承乾能猜到,因为他爹干了一件事儿。

    阿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注:现在的阳谷县阿城镇)。

    当时以牛皮为主要皮源,千年阿井水熬制的胶效果最好。

    阿城当时归东阿县管辖,东阿阿胶名字由此来。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驴引入中原。

    驴皮制胶效果比牛皮好,加之牛皮主要用于制作革甲、弓箭等军事用品,阿胶皮源逐渐从牛皮转向驴皮。

    从汉代开始,阿胶便是皇家贡品。

    为此,李承乾他爹将千年古阿井官封,每年冬至才开井取水制作贡品。

    后来历朝历代皆效法,官封古井。

    宋、明时期,驴皮阿胶正式成为标准,以阿井水、黑驴皮熬炼成胶。

    洪武八年,东阿县正式搬迁到今天的平阴县,1949年解放后,东阿县又搬迁至桐城,即今天的东阿县。

    几经变迁,出现三家阿胶厂。

    1950年平阴县建第一家国营阿胶厂,‘福牌’阿胶。

    1952年在现东阿县建阿胶厂,‘东阿’阿胶。

    1956年在阳谷阿城镇建阿胶厂,‘古阿井’阿胶。

    国家取消阿胶必以古阿井水熬制的古训,如今市面上阿胶有八十多个字号。

    “你真会熬制阿胶?”李承乾瞅着苏樱。

    “呃,殿下,你可有现成阿胶,正好免去驴皮熬制,太繁琐。”苏樱意识到自己走弯路。

    “有,不多,就一匣子,够不够?”李承乾挺大方。

    “够了、够了,你给我两块便是。”苏樱忙道。

    “你做啥?”李承乾又刨根问底。

    “呃,阿胶固元膏,又叫阿胶糕。

    寒冷冬季,食用阿胶糕,增强身体免疫力,为身体补充足够能量,送皇后娘娘,滋补身体、补气血。”

    苏樱坦言,想起青雀欢喜接差事时,李承乾眼中闪过的焦虑,又问,“你要不要学?”

    “要!”李承乾立马回道。

    “要不我教你,那两块阿胶做学费,如何?”苏樱跟太子谈交易。

    “可!”

    “阿胶半斤、黄酒半斤、核桃仁三两、红枣三两、黑芝麻三两、枸杞一两、干玫瑰花瓣少许、冰糖二两。

    阿胶敲碎,黄酒浸泡十二时辰。

    红枣去核,剪成小块,核桃仁炒香切碎,枸杞、黑芝麻洗净、沥干。

    浸泡好的阿胶、黄酒一并倒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制,不断搅拌,至阿胶完全融化。

    加入冰糖,小火熬制,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

    加入红枣、核桃仁、枸杞、黑芝麻,小火慢慢熬制,搅拌至所有食材完全混合在一起,成膏状。

    倒入模具中摊平,撒上玫瑰花瓣,放室外冷却至凝固。

    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即刻食用,一日两片即可,不过过多食用。”

    见李承乾有些无措的表情,拍了拍自己脑袋,又想当然,从未下过厨的人如何制作?

    “你回去先用半斤黄酒浸泡阿胶,一日后我来教你。”苏樱善解人意。

    “多谢小苏大人!”李承乾躬身道谢,态度谦逊。

    “殿下客气!”苏樱忙回礼。

    出了承天门侧门,宫道两旁亮着灯笼。

    “殿下!”一位东宫侍卫上前。

    “你用孤的马车送小苏大人回光德坊苏府!”李承乾摆出储君模样,颇有君王气势。

    “是!”

    “殿下不必,臣可自行回府!”苏樱说着客套话。

    大黑天的,路上全是金吾卫巡逻,自己压根找不到回府的路。

    “小苏大人不必推辞,天寒地冻,坐孤的马车早早回去!”李承乾坚持。

    “那你呢?”宫道上冷风嗖嗖。

    “东宫便在延禧门,不过二三百步,顷刻便到,小苏大人莫要推迟,早早回府。”

    李承乾说罢,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多谢殿下!”苏樱不好再推辞,上了太子马车。

    宽大的马车底部生了炭盆,一进去感到一股暖意。

    马车从承天门穿过皇城,从朱雀门往西行,行至太平坊与延寿坊间,沿街道南行。

    从光德坊东北门进入,到京兆府旁的苏府停下。

    门口苏步成与两个儿子正张望,远远瞧见一辆马车行来。

    待走近,见车马上的东宫标记,忙躬身行礼。

    “阿耶、兄长,你们怎么出来了!”苏樱撩开车帘下车。

    “见你迟迟未归,便在门口等候!”苏步成将手中的披风给苏樱系上。

    “几位郎君辛苦,拿去喝酒!”苏伯彦给侍卫们塞钱袋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贞观开荒人请大家收藏:贞观开荒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郎君客气!”侍卫们脸上露出笑意。

    担任皇帝、储君身边侍卫的,都是勋贵子弟,人家才不在乎那仨瓜俩枣。

    苏府圣眷正浓,太子殿下让出自己的马车送小苏大人。

    自己辛苦走一趟无所谓,奉命行事。

    苏府很有眼色,没有倨傲之心,客客气气,还送酒钱,让他们很有面子。

    “孩子们呢,可安置好了?”苏樱关切道。

    半路被宣召,那么多孩子、行李,甘蔗,加上家中原本寄宿的孩子,苏府肯定住不下。

    “放心,前日在附近赁了处宅院,已安置妥当,有仆从照顾起居。”苏步成回道。

    “有劳父亲!”苏樱谢道。

    “谢啥,你我父女,一年半不见,竟生分起来!”苏步成有些酸涩。

    家中男人都不在家,全靠长女操持、照顾,一晃眼长女及笄,连及笄礼都没办。

    “阿耶,长安城外可有合适的荒山?我想用来种植甘蔗。”苏樱边走边道。

    “明日到长安县署询问便知。”苏步成就知道带这么多,不是吃也不是卖的。

    “劳烦父亲找个可靠庄头,我没空打理,圣上钦点我担任火器研发署署令。

    原本还想着在城外买座荒山种甘蔗,过逍遥日子,只怕这几年都不能了。”苏樱道。

    “嗯!”苏步成一点不意外。

    长女来信说过打算,但他知道圣上不可能放着人才不用。

    他以为会被安置到司农寺或将作监,却不想是武器监,出乎他的意料。

    喜欢贞观开荒人请大家收藏:贞观开荒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