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4章 此乃天赐良机
    汉京情况到底如何了?”

    钱谦益站在江华岛上,急切地望着东方,对着刚回来的锦衣卫开口问了起来。

    那锦衣卫倒也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回禀大人,据我们打听到的消息,那建奴已经向北退走十余里,没有再继续进攻汉京。”

    “只是建奴虽然撤兵,但是撒在外边的探马还有许多。”

    “而且一个个跟疯了一样,简直是不眠不休,就是晚上也在四处探查。”

    “所以我们也没机会进城,去跟城里的袁大人搭上话。”

    钱谦益听后倒是松了口气。

    “退兵了就好,看样子这汉京还能坚守数日。”

    “如此一来,这责任就不是本官的了。”

    到了这时候,他已经不想着立功的事情了,只想把眼下这麻烦给对付过去。

    在他看来,建奴虽说退兵,但这汉京又不可能一直坚守下去。

    只要时间长了,早晚还是要被攻破城池。

    只要这汉京丢了,那他钱谦益就不可能全身而退。

    “到时候周延儒那混蛋,肯定要在背后给我挖坑!”

    钱谦益眼珠一转,对周围的人下了命令。

    “本官这就回去写一封奏折,请陛下再派兵马来高丽,替袁大人解围。”

    “另外宁远那边,或许也可以出兵辽东,骚扰建奴的后方。”

    他此时根本不管朱由检有什么谋算,只想着给自己解套。

    奏折写完之后,钱谦益命人用快船将它送回京城。

    朱由检看见这奏折,眉头立刻紧锁起来。

    “这钱谦益也是个废物!那袁崇焕也是个废物!”

    “前几日不是还说前方打了场胜仗吗?”

    “怎么一转眼,就又是建奴大举南下,把袁崇焕他们给围困起来了?”

    朱由检重重拍了下桌子。

    “真是气死朕了!”

    王承恩站在一旁,他看见皇帝气成这个样子,连忙走过去小心劝道:

    “陛下,您也别太生气了,这汉京未必就会出什么事情。”

    “那毕竟也是高丽的王城,而且袁大人他过去,不还以擅长守城闻名吗?”

    “说不定这汉京,就是第二个宁远呢。”

    朱由检被他劝了几句之后,心情倒也好了些。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哎,只是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

    “早知如此,朕当初就不该管高丽的事情,就该按原计划行事!”

    此时朱由检明显有些后悔了。

    他面前站着的几位大臣,连忙说道:“陛下,臣等有罪。”

    “是臣等没有劝陛下收回成命,实在是耽误了军国大事啊。”

    要是换做历史上的朱由检,绝对就顺水推舟,把这黑锅扔出去了。

    但现在的朱由检可没有那么天真。

    他可是知道,做一个好皇帝,别的还在其次,但这主动背锅的担当,那是一定要有的。

    如果你连黑锅都不肯背,谁又肯为你去送死?

    朱由检心中叹道:“高师傅可是告诉过我这个道理,我可不能重蹈覆辙。”

    他挥了挥手。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这事情都是朕乾纲独断,跟你们没有关系。”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怎么解汉京之围。”

    朱由检令王承恩拿来了高丽地图,挂在御书房中央。

    然后走到近前,沉声问道:“诸位大人有什么高见吗?”

    “还是真要让新京营出动,在辽东搞出些动静?”

    这高丽地图,还是几十年前倭国入侵时,万历皇帝命兵部所画。

    几十年过去,这地图都褪色了,但是高丽那边却又乱了起来。

    朱由检看着地图,想起高青云跟他说过的后世某些事情,突然叹气:“这高丽还真是个麻烦!”

    诸位大臣不知道后世的事情,只当皇帝是在感慨当年的万历三大征。

    于是纷纷开口道:“陛下,这高丽毕竟是我大明第一藩属,历来恭顺,总不能不管的。”

    朱由检胡乱说道:“这道理朕自然是懂的……罢了,你们先议一议,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正在这时,李若琏和秦良玉也闻讯赶来。

    他们刚要行礼,就被朱由检打断。

    “行了,不必多礼,二位将军,你们先看看当下的情况吧。”

    两人听其他人解说完情况之后,也都低头沉思起来。

    片刻后,秦良玉第一个开口。

    她深吸一口,目光炯炯:

    “陛下,此时乃是一举平定建奴的绝佳机会!”

    且不说那些大臣,就是李若琏听后,也微微皱眉。

    他起身道:“秦将军,您这话从何说起?”

    “京营新军才刚刚训练半年,还不敢说稳赢建奴。”

    “此时大举东征,完全就是豪赌!”

    他年纪比秦良玉小得多,但这时反而更保守。

    “高丽多年来历经战乱,早已经是民不聊生。”

    “建奴就算占据高丽,也不会增强太多国力,甚至可能深陷高丽的泥潭。”

    “只要稍稍等上两年,等新军练成,等那些洋人的火枪大炮都制造完毕。”

    “到时候再发兵攻打建奴,才叫十拿九稳!”

    朱由检听后微微点头,这本就是他心中的既定方略。

    不过他也有些好奇。

    这个方略,他也早就告诉过秦良玉,秦良玉当时也是支持的。

    那刚才这位女将,为何又要建议朝廷立刻就东征?

    他看向秦良玉,用目光示意她做出解释。

    秦良玉先是拱手行礼,随后才有些低沉地开口:

    “陛下,诸位大人,我秦良玉虽然只是一介武夫,而且还是个女人,但我也素来关注朝廷大事。”

    “近些年来,我大明天灾不断,虽然当今陛下登基后刷新吏治,算是有了些改善。”

    “但各地的灾情却没有缓解多少。”

    “朝廷能早一天灭掉建奴,就能早一日节省下无数开支,就能早一日停了辽饷。”

    “甚至就能早一日裁撤九边。”

    “所以末将才建议陛下趁此机会,平灭建奴!”

    原来秦良玉小时候虽然没读过太多的书,但也知道这国家的国运,可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

    今天还是局势大好,说不定几年之后急转直下。

    现在大明确实是在一天天好起来,但谁敢说明日会不会突然来一场大洪水,或者出个超级反贼,搅得天下不宁?

    所以在她看来,这建奴还真是早灭早好。

    朱由检听了这番解释,也陷入了沉思。

    他早跟高青云打听过了,大明未来几年,确实还有不少灾情。

    虽然他提前知道了这些,可以早做准备,但谁也不敢保证就能万无一失。

    而且反贼的事情,也不是那么保险的。

    “高师傅可是跟我说过,这历史有个什么……蝴蝶效应。”

    “我虽然把李自成他们都拉入宫中,让他们拜高师傅为师。”

    “但是没了李自成,会不会又有张自成、王自成?”

    “百姓的日子没有变好,这大明就是坐在干柴之上,随时可能化作灰烬。”

    “至于那点起火星的人到底是谁,这反而不重要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心动起来。

    他对其他大臣问道:“你们怎么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