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亲自带你去向杨家道歉,并按照村规处置你。”
黄文兵抬头,眼中满是恐惧和不甘,却在黄权不容置疑的目光中缓缓低下了头。
此时,人群中,一名年轻的村民站了出来。
“村长,我们希望不只是处罚黄文兵个人,也要看到村子里风气的改变,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了。”
黄权点头,表示认同。
“你言之有理,从今以后,我黄权定会更加注重村风建设,不会再让黄泥村的名声因一两个人而受损。”
而杨家宅院中,秦羽瑶独自坐在院中,望着夜空中最亮的星,心中暗自思量。
夜,再次回归了它的宁静,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黄权紧盯着跪在眼前的黄文兵,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看看你干的好事!身为我的儿子,竟然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抛诸脑后!”
“最关键的是,你还被人家发现了!”
黄文兵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低垂着头,双手颤抖,似乎想为自己辩解,却又无从开口。
“你做事如此不计后果,以为偷偷摸摸就能躲过一切吗?”
黄权的话语中夹杂着怒意和无奈,“这次你惹下的麻烦,我不会帮你擦屁股。”
黄文兵闻言一愣,抬眼望向父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父亲,您的意思是……”
“我意已决。”黄权打断了他。
“村里的规矩,你不是不清楚,但你这次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了底线。不过,你是我的儿子,给你一个选择。”
黄权顿了顿,然后压低声音。
“趁着夜色,逃吧。从此以后,你不再是黄家的人,也不要再回来!”
黄文兵猛地抬起头,神色复杂:“逃?可是,父亲——”
“别可是了!”黄权厉声道。
“你的鲁莽已经让这个家蒙羞,让村子陷入纷争。”
“你要真有担当,就该明白,自己的错误自己承担。出去闯荡一番,也许你会懂得什么是谋略。”
“你继续留在这里,杨轩是不会放过你的!”
黄文兵眼眶微红,喉头滚动,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缓缓起身,朝着屋外迈出步子,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的心上。
“记住,黄文兵,从此刻起,你的一言一行,皆与黄家无关。”
黄权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透着浓浓的决绝。
……
次日,阳光明媚,杨轩策马回到黄泥村,还未进门,便被一群村民团团围住,纷纷向他诉说着昨晚发生的惊人一幕。
“杨公子,您总算回来了,昨晚黄文兵那小子居然企图侵犯秦姑娘……”
“简直是胆大包天!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咱黄泥村的脸面往哪儿搁啊?”
杨轩越听越是心惊,眉宇间凝结起深深的忧虑。
他匆匆告别村民们,快步向黄权的家走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讨个说法。
黄权家的大门半开,杨轩径直踏入,只见黄权正坐在厅堂中,神色严峻。
“黄村长,昨晚黄文兵的事,我已听说,我来找他是要一个交代。”杨轩语气坚定,目光如炬。
黄权抬头,与他对视:“杨公子,这事我也很气愤,但黄文兵昨晚就趁乱逃走了。”
“逃走了?”杨轩的眉毛一挑,显然对此说法表示怀疑。
“他一个刚犯事的人,怎么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轻易逃脱?”
“我也不愿相信,但事实如此。”黄权故作无奈地摇摇头,“杨公子,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此事我确实无能为力。”
村民们的愤怒情绪在杨轩的质疑声中被点燃,他们七嘴八舌地质问起黄权来:
“黄村长,黄文兵是不是你故意放跑的?”
“就是,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我们要真相,不能就这么算了!”
黄权面露尴尬,但态度坚决。
“各位乡亲,我黄权虽然是一村之长,但也不能违抗村规,私自袒护。黄文兵的事,自有天理昭彰,老天自会给他应有的惩罚。”
杨轩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村民的激动情绪。
“黄村长,我们都需要冷静。但这件事不能不了了之,黄泥村的安宁不能因此受到威胁。”
“而我的妻子,更不能平白受到侵犯!”
“我明白,杨公子。”黄权起身,走到杨轩面前,声音低沉而诚恳。
“我会尽我所能,让黄文兵回来接受审判,还黄泥村一个公道。”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黄文兵一旦逃脱,再想捉拿归案,恐怕难如登天。
……
夜色再次笼罩了黄泥村,秦羽瑶依旧坐在那熟悉的院中,只是今夜的星辰似乎格外明亮,却也格外寂寞。
远处,杨轩的身影缓缓出现,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
来到秦羽瑶身旁坐下,两人静静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黄文兵的事情,黄权似乎并不打算负责到底。”
杨轩打破了沉默,声音里满是愧疚。
秦羽瑶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无妨,我没什么事!”
“这次是我疏忽了!”杨轩点点头,转头看向她。
秦羽瑶微微一笑:“他没有伤到我!”
“.”
钦差大臣李大人踏进青山县的那一刻,整个县衙内外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他的目光锐利,如同鹰隼般扫视着跪在面前的县丞,威严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堂内。
“县丞大人,据本官所知,贵县竟在未得朝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提出了摊丁入亩这一赋税新政,这是何等的大胆妄为?”
县丞面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慌忙叩首回禀。
“启禀钦差大人,此策实非下官之意,乃是……乃是杨轩所倡。”
李大人眉峰一挑,目光瞬间冷冽了几分:“哦?这杨轩是何方神圣,竟有此等能耐,说改税制便改税制?”
“杨轩乃本县一穷书生,又得民心,他在外游历归来后,提出此法,称能减轻百姓负担,增加赋税公平。”
“一时之间,不少百姓附议,下官……下官迫于压力,未能及时上报,擅自采纳,实属失职,请大人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