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45章 京居不易
    翰林侍讲学士杨峥坐于简略雅间的主位椅子上,临近有小吏刚搬进来的火炉。

    虽不算暖和,比没有强一些。

    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向相对而坐的二人。

    引领新科榜眼、探花熟悉翰林事,这个差事……掌院学士半月前就吩咐下来了。

    落在自己身上。

    这么久的时间,对于这二人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都是间接了解。

    汇总所得一份份消息。

    了解……应该不算少。

    新科榜眼淳峰,字忠岳,福建人,今岁二十九,形貌方正,观之孔武壮硕。

    就是……太严肃了一些,从进来到现在,一张脸上满是正襟之色,满是正色。/

    一丝不苟。

    多刚毅的模样。

    多严谨的性情。

    想着他殿试所做的文章,好像也该是这样的性子,若是嬉皮笑脸、礼仪有缺……反倒不太如性了。

    他殿试所做的文章很大胆,文章中提及的吏治之事,很严厉,很严格。

    无论是官吏,还是豪强大户,若涉及贪污贪墨之事,若涉及土地兼并不法之事。

    都主张以国朝律法,重罪论罪。

    还主张对民间许多律法案子慎重处理,尤其办案子的时候,要对案件双方的贫富背景给予清晰。

    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

    反正!

    将来的诸多事情先不说,单单从那份文章来看,此人绝对是一位干吏。

    还可能会成为民间老百姓多称呼的青天。

    现在!

    杨峥觉得淳峰还真可能是那样的人。

    此人来自福建,京城这里……并无依靠。

    但。

    有闻陛下在阅那十份卷子的时候,原本淳峰的卷子名次并不高,后来……点中榜眼。

    仅次于那位刘东武。

    可见陛下心思。

    此人,陛下应是记住他了。

    说不得过一二年,就要大用了,这样的人……在京城做官,发挥不出来作用。

    出外做官,如若做的好,那就不一样了。

    陛下近年来正在革新吏治,若然此人有力,大可能得到重用,提拔的会很快。

    此间另一位。

    今科探花秦钟,字鲸卿,年岁十三,嗯,快十四了。

    快十四了。

    每每从文书档案上看到这一点,杨峥便是不住的摇摇头,多为无言,多为无力。

    天才。

    世间自然有。

    读书的天才,世间自然也有!

    然则,从书上看到的天才,和眼前真正见到的天才,那种感觉不一样。

    真真不一样。

    临近十四岁的时候!

    自己在做什么?

    自己还在学堂读书吧?

    连个秀才都不是。

    自己取中生员秀才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中进士则是二十九了,和淳峰差不多。

    入翰林院十年来,从庶吉士做起,一直待在翰林院,如今为翰林院侍讲学士。

    此人——秦钟秦鲸卿,不到十四岁的年龄,已经中进士了,还点中了探花。

    位列翰林编修。

    可见此人之天才,可见此人之不俗,可见此人之惊艳。

    此人在殿试的文章,自己读过,奈何读不太懂,翰林院的其他好友也有读过,也是有些读不懂。

    大部分内容可以理解。

    那是涉及一篇计然经济的文章,也符合陛下殿试的题目,似乎有传陛下也读的不是很懂。

    但对于其中一二精妙处很赞赏。

    是以,被点中探花了。

    写出来的文章,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翰林官都读不太懂,也是罕见之事了。

    也可一见此人才学。

    对于秦钟秦鲸卿。

    自己实则不陌生。

    数年来,时常有闻此人之名。

    有时候,是因医道之事听到。

    有时候,是因晋爵之事听到。

    有时候,是因诗词之事听到。

    有时候,是因举业之事听到。

    ……

    此人博学,此人诗词极好,尤其是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诗,至今仍传唱京城内外。

    在青楼之中,更为传唱。

    还有其人落下的其余一些诗词,也大都上品,才学天降不过如此。

    医道,也相当不俗。

    此刻身上还有太医院的差事,先前京城内外、天下间致死的肠痈之病,秦鲸卿可以将其根治。

    创办的百草厅!

    短短数年,便是名扬京城上下,就连自己府上……看病买药也都是百草厅为多。

    据传,是异人授教所至。

    至于异人是谁?

    不清楚。

    有人说是道家的隐士高人。

    也有人是佛家的隐士罗汉尊者。

    反正,肯定有高人。

    毕竟。

    人非生而知之,尤其是医道之事。

    其人也因一些事、一些东西……被陛下、上皇赏识,如今的爵位都是一等子了。

    可以传家的那种,令人钦羡!

    国朝的爵位,文臣欲要获取,颇为艰难,甚至于非有安邦定国的柱石之功不可。

    也就军机处的一些重臣有机会了,而国朝多少文官?

    与之相比,武官得到爵位的机会就大了,可……那是拿脑袋换的,果然得了,也不为羡慕。

    秦钟,已经是一等子爵了。

    按照惯例,欲要晋爵超品不太可能,除非有军功,而秦钟如今入了翰林院,立下军功就难了。

    其人将来晋爵还是有可能的。

    秦鲸卿的老师的如今御前军机大臣刘延顷,放在前明岁月,那就是内阁阁老。

    秦鲸卿的老爹还是如今都察院的副都御使,也是显耀!

    此外,秦鲸卿同恒王殿下关系很好,恭王爷对其也很是欣赏,陛下于其也另眼相待。

    文官晋爵的前提之一,便是陛下观之顺眼!

    陛下看不顺眼了,升官都困难,更别提成为国之重臣了,看顺眼了,短短数年升官高位……都不算很罕见。/apk/

    秦鲸卿!

    他的仕途不会艰难。

    至于才学?

    能够将百草厅短短数年扬名于此。

    能够在童试取中县案首,乡试取中亚元,会试取中会元,殿试取中探花!

    才学才能,已然可以明证!

    然!

    不到十四岁,还是太……心中不住跳动!

    放缓语速,徐徐言之,指引新科榜眼、探花的差事在一众翰林试讲学士中……自己拿到了这个差事。

    对自己,也是一份机缘。

    当然,也只是一份机缘,具体还要看将来。

    将来,不好说。

    眼下,则要将自己该做的、该吩咐的一一教给他们,二人是翰林编修……编书是肯定的。

    那也是接触朝廷各方面事情的捷径!

    编书是对国朝发生过的一件件大事进行梳理,进行书录,欲要内容上佳!

    定要对那一件件大事给予全面的了解,而国朝每一件大事的发生都非一个衙门的事情。

    一般都是涉及多个衙门,许多还都涉及陛下。

    诚如此!

    关于那些事情的一份份文书定要细细研读。

    在那个过程中,一份份各种各样的文书、奏章看多了,自然就学会写了。

    若是不会写,那就不用待在翰林院了。

    还能够了解朝廷六部诸司是如何运转的,只要有心,就会很快了解。

    而非翰林院的官员,可没有编书的机会,也没有那个捷径可走。

    外人都觉翰林官容易升迁,容易受器重,自然有受重用的缘由和底气。

    在翰林院待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六品的翰林官外放,起码也得是五品以上的地方官!

    若是五品的翰林官外放,起码也得是四品以上的地方官!

    翰林官有这个资格!

    如果翰林官都没这个资格,六部诸司谁有那个资格?如今的六部诸司一半绯服官员,都出自翰林院!

    翰林编修!

    其实,需要嘱咐的事情也不算多,能够从天下那么多的读书人中出头,位列一甲!

    肯定是顶尖聪明!

    如今已经十一月底了,也做不了太多事情,腊月二十之后,翰林院就要封印了。

    是以,年前先了解了解职责,过几日,掌院学士他们将编书的事情吩咐下来。

    他们就可以准备了。

    明岁就可以准备了。

    下一次会试还有两年时间,淳峰、秦钟他们最好在两年的时间内将编书搞定。

    当然,提前完成也可以。

    ……

    ……

    “忠岳兄,看来咱们年前要清闲一段时间了。”

    “你家妻儿……还在福建?”

    “明年接过来?”

    边吃边聊,边聊边言,半个时辰之后,公厨之外的屋檐下,秦钟二人目送杨峥。

    有这位翰林前辈指点,于诸事心中有数许多。

    别的不说,接下来……清闲。

    雨雪。

    似乎又有了。

    不为大,也就点点飘散,迎面寒风……也不为雪停后的十分寒冷。

    舒展着筋骨,秦钟二人相伴离开公厨,准备回到翰林院分配好的办公之地。

    抬手抓住一片细小的雪花,尚未一观,雪花便是化作雪水了,微凉之意顿生。

    秦钟笑语,询问一事。

    淳峰!

    接下来要为同事了,还是一处办公之地的同事,对此人……自己接触不多。

    从早上到现在,也心中大致有数。

    其人严肃。

    观之,有种刻板守古的性子。

    实则,还是善谈的!

    对于这样的同事,秦钟还是很满意的。

    起码不会很无聊。

    “家中除了内人之外,还有年愈花甲的老母,还有一位小女,内人若来,一家人都要来。”

    “一路多艰难!”

    “北方之地,这里很冷,很冷!”

    “在福建之地,从未见过这样的大雪,也没有穿过这样厚实的衣裳。”

    “内人待在家里,由她照顾老母和小女,我很放心。”

    “……”

    “此外,果然都来这里,日子营生也多艰难。”

    “京城居,大不易!”

    “在福建老家,好歹有薄田数亩,老母和内人还能够纺线织布为用,可以过活的。”

    “……”

    京居不易</div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