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回来了,周灵莹自然是知道。只不过睡意浓,人在迷糊中不愿意清醒。
也就是江成是男性,上床后能感受到他身上火热的体温。
要是角色调换一下,在炎热的夏天,你老婆在夜晚回来。回来后,屋内的气温一会就下降了。
每天夜晚,只要你老婆在,屋内气温就会下降。要是有些人体寒的那种,夏天自己明明很热,但肚皮和一些部位摸上去却很凉的。
这完全符合香江一些女鬼片电影的套路,吓都能吓死人。
江成回来的次日上午,江娟刚好就和同学提着一竹篓的黄鳝回来了。虽然开学还有一个星期,但还要提前两天去学校报下名什么的。
“叔叔你好。”
“哟,黄鳝不少。今天中午整两条炒了吃,你也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刘丽见到江成,那是立刻很有礼貌的上前打招呼,跟江娟一样喊叔叔。而江成也不客气的打算今天弄个炒黄鳝,虽然是刘丽辛苦抓的,她家里条件不好,但江成也没打算给钱买来吃。
这就跟留刘丽在家吃饭那样,互相之间别那么客套。而刘丽能抓黄鳝卖钱,其实还得感谢江成一家,江成真要给钱,她反而会不自在。
“那谢谢叔叔了。”刘丽现在面对江成也没那么矫情了,知道江成不喜欢太多弯弯绕绕的。
“叔,婶婶呢。”江娟询问道。
“刚从外面#边洗完衣服回来,在房间里吹风扇休息呢。”江成回复道。
井水冬暖夏凉,如果周灵莹大清早起来的早,这些年都喜欢去井边洗衣服。但起来的晚了,或者有事耽误了,就会直接用院子里的自来水。
这不是节约用水省钱的问题,而是一种习惯。而且现在的自来水也不贵,一吨两毛钱都不到。
现在屋外热,江成实际上也是从外面刚回来没多久,他睡到七点多才醒。早饭吃的面条,加了一个荷包蛋。吃过早饭后,他去遛狗玩了。
如果不是去遛狗,几个女儿早就跟着江成去外面疯了。主要还是天气热,江成不愿意带女儿到外面晒太阳。这个时代土妞太多了,江成不想看见自己女儿晒成土妞。
江娟听到周灵莹在房间里,就拉着刘丽去找她了。这黄鳝除了自己吃,剩余的还得周灵莹出马去拿去后院给朱岚家。
她们到房间后,没多久就出来了。江娟手里抱了一个西瓜出来,刘丽跟着出来后,也很熟悉的到偏房去拿木水桶了。
夏天西瓜便宜,从五月下旬开始,江成家房间床底下的西瓜就没断过。自然炒西瓜皮也吃了不少,就算炒西瓜皮吃腻了。西瓜皮还能喂鸡,在江成这里就没有浪费的东西。
上一个月,江成还特意弄了一些西瓜皮摆放在院子的围墙上面,吸引了这边一些土话叫‘金刚’的虫子过来。其实也就是金龟子,抓到这个后,用缝衣服的线从翅膀和头部之间有一条缝的。
用绳子饶进去绑好,就是这个年代小孩的一种玩具了。用绳子牵制,金龟子在飞,比放风筝或者是牵个气球有意思多了。
只不过这东西玩不了多久就折腾不动死掉,不过这种东西死了也不用觉得残忍。这是一种吃植物根系叶子和果实的害虫,是影响收成的一种的虫子。
但在后世,因为各种农药的问题,小孩是玩不到这样的玩具了。甚至发现了最好也别乱玩,因为这个时代很多常见的东西,在后世都成为了保护动物。
一些‘天牛’还有跟屎壳郎样子差不多的带角的虫子,甚至是壁虎之类的。在这个年代到处都是,但在后世抓这个玩,可比拐卖妇女小孩还严重。
现在刘丽是要去外面的井里打一桶井水回来,然后把西瓜放里面泡一下。中午吃饭的时候刚好就可以吃到冰凉的西瓜了。
“叔,爷爷让我这次回来告诉你一个事。太奶那边生病了,躺床上很多天了。”江娟从房间里出来,走到江成身边说道。
江娟的太奶,也就是江成这身体原主的奶奶。而江成他爹特意让江娟过来带话,说明并不是简单的生病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大限降至,去了的话还能见上最后一面。
说实在的,江成这些年避着原主的爷爷奶奶,倒也没什么仇恨。主要是原主自身的记忆里,爷爷奶奶偏爱大伯的子女,江成也正好不愿意扯那么多亲戚,就一直表现的不喜,没跟那边来往。
身体的原主记忆里,其实也就是因为偏爱,爷爷和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大伯那边的儿子。女儿的话就算是大伯那边的也得靠边站。
而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农村不少见,硬要说有多恶毒也没有。说白点,就是江成跟他哥哥还有妹妹以前不受爷爷奶奶待见。
不过江成小时候那个年代,大家都吃不饱,所谓的偏爱可能也就是大伯那边的儿子能多吃几口东西。窝窝头都算好东西了,起码是干的,不是喝了不顶饿的糊糊之类的。
江成犹豫了一会,如果是他奶奶真都要走了。大伯和姑姑那边的关系当年是因为逼他爹拿钱出来闹的,这可不是单纯的农村人偏心,而是一种算计。
江成是不会跟大伯和姑姑那边修复关系的,所以他奶奶一走,那边的关系基本上就可以断了。至于说其他的一些堂亲,也没有必要扯,因为当年也没谁站出来帮他爹说话的。
要知道江长河分家的时候,江成的爷爷奶奶才四十多岁,哪有这个年龄就要子女给养老钱的。
当年大伯江大海就是打着给爹娘养老的名义,让江长河拿钱。那时候江家那边的亲戚竟然都默认这个提议,才导致后来分家后,江成这一家子也就江成她娘那边有些亲戚。
“哎,行吧,等会我跟你婶婶商量一下。趁还没有开学,开车回去一趟。家里你照看一下,狼狗记得有空带出去溜达一下。”江成叹了一口气说道。
在这个年代,江成他奶奶刘莲已经活到了六十八了,而且还是农村人,也算是高寿了。他爷爷江三田是七五年走的,六十六岁,在农村依然算是高寿。
当年江三田是在冬天过年的前一些天走的,走的挺突然的。江成那时候还是供销总社的司机,过年期间正忙的时候。没见上最后一面,但得知消息的时候,他还是赶回去了的。所有的恩恩怨怨,人走茶凉,有什么好记恨的,何况又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
江娟点了点头,到了她这一代,更不知道长辈的恩恩怨怨。只是知道她这边的人,跟爷爷那边的亲戚相处的不和善。
中午,家里弄了四菜一汤。辣椒配大蒜叶爆炒黄鳝,肉丝茄子,香菇炖野鸭,炒鸡蛋,还有一个大白菜。
刘丽在江家现在吃饭也放的开了,但也没有逮到一顿好的就往死里造的程度。三碗米饭,不多也不少,吃菜也比较随意,喜欢吃就夹。
吃过饭后,也不需要周灵莹收拾,江成拉着她带着女儿先回了房间。
“爹让娟子带话了,说奶奶那边病了躺床上很多天了。”江成抱着奶香味的老四江思思说道。
“你打算怎么做。”周灵莹询问道。
“回去一趟吧,明天早上带着女儿开车回去,到了那边看看情况再说。”江成说道。
周灵莹一听奶奶在床上躺很多天,也是瞬间明白怎么回事。这样的情况,可能真的是说走就走的。
而去了那边,也不是说见一下就回来的。得看具体情况,要是严重的话,明知道可能撑不了几天的,人得在那边待着。
但江昭昭也没有几天要开学了,不管那边什么情况,最多江成留在那边。周灵莹起码得回来送女儿上学,然后让江娟照应,再回去办理后事什么的。
“那我下午收拾一下衣物,去那边把电风扇放车上带去吧。”周灵莹说道。
现在开阳村那边也通电了,周灵莹刚跟江成认识的时候,江成家还没通电。不过当年周灵莹在知青队的时候就算有电,唯一的电器也不过是电灯泡。
江成以前的房子被两个侄子住着,这次回去肯定要他们腾出房间来。可如今四个女儿加他们两个,一张床得很挤。
不过现在天热,带凉席去铺地上也能睡。凉席下面垫一些稻草就可以了,老家的地面可是那种硬泥土,不是水泥地面。
这要回金河公社去,周灵莹除了收拾衣物,主要带的还是一些防止蚊虫的东西。吃的喝的也就是大概带一些走,有江成在,真要拿什么东西,开车一个来回也就几个小时的事。
跟周灵莹谈完事情,江成又陪女儿玩耍了。没穿越之前,江成别说女儿了,连老婆都没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有女儿奴属性。
以前只想成为别人家女儿的黄毛,现在是想着女儿以后要是大了,一些他感觉吊儿郎当的男子敢接近他女儿,要他们好看。
第二天,一大早江成就趁天气凉快出门开车回金河公社了。
而这次回村里,江成还得感谢从香江回来的陈平,他出资给村里到镇上修了一条砂石路。不过这条路虽然是陈平一个人出资,但村里也出力了的。
一条从村里到镇上,一公里多的路,了四千多块钱。按照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标准,很多人十年都挣不到这个钱。
而不要以为在这个年代修路就便宜,一公里多看上去不长,就一千多米。但平均到米上,几块钱就够买材料的。
这还只是修了一条两米多宽的砂石路,还不是水泥路。修水泥路的话,一条村道能修掉陈平一半的钱,要是村里连人工都不出,一条一公里的路在这个年代能把陈平修穷来。
并且这还只是修的二米二宽的路,汽车也只是能单行。
这也是这个年代为什么很多穷的地方渴望修路,但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原因。财政根本不允许,要是谁在任职期间,能给百姓修路,那就是很大的政绩。
也是这个年代,华侨落叶归根,出资修路建桥能立碑的原因。甚至还能冠名,而开阳村如今通往镇里的这条路就被冠名了,以陈平为名叫陈平路。
但江成是后世过来的人,知道一些人回国的确是好意,给大家做贡献,顺带留名故乡。可想法是好的,这个时代的领导也尊重和感激这些人。
可你抵挡不住后世一些人的无耻呀,现在陈平出钱修这样一条路,是乡镇领导的政绩。但随着未来的发展,乡镇还有村里都回通同往县城的路。
那时候一条水泥路修过来,现在陈平修的这一条路早晚被覆盖。然后路名也就没了,变成一条很长的道路,直接给你来一个幸福南路北路什么的。
反正当年那么多华侨修路修桥的,能留下的有多少。甚至后世谁还自掏腰包修桥铺路什么的,都属于违建,轻则罚款,重的情况下还要追责。
现在让华侨修桥铺路,那是因为修路要很多钱。后世不让大家修桥铺路,那也是因为要‘很多’钱。你要修便宜了,质量还不比人家差,你让人家上面怎么交代。
而且你好心把桥和路修好了,人家要你好心嘛。
江成反正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是他小气,而是他哪怕是穿越者,很多东西也改变不了。
早上九点多,江成开车直接到达了村里,可惜他家里不是在路边,还要进去一百米左右。车子只能停在路边的泥土上,不影响别人行走。
江成是可以钱修一下家里到路边的道路,以后可以直接开车到家门口。但过一年就包产到户了,开阳村离镇上近,反正不管土地好坏,就要离镇上近的,不要田地都无所谓。
那时候自建房,再修一段靠近路边上的路就可以。
至于现在老房子这边,就都给嫂子和两个侄子就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