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家的宅院里,气氛凝重而压抑。
祝英齐一脸焦急地站在父亲面前,试图说服他改变主意。
“父亲,英台她要继续倒在家里就要病了。您就答应让她出去走走吧。”祝英齐言辞恳切。
祝父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阴沉,不为所动:“荒唐!一个女孩子家,成何体统!”
祝英齐继续劝解:“父亲,英台性格倔强,若您执意不许,只怕她会郁郁寡欢。况且,让她出去历练一番,也并非坏事。”
祝父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女儿现在这半死不活的模样,若是马家定下成亲的日子,她这样子过去也很唐突。
祝英齐见状,赶忙趁热打铁:“父亲,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经过祝英齐的百般劝说,祝父终于松口,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你可要看好她,莫要闯出什么祸来。”
祝英齐欣喜若狂,连忙道谢:“多谢父亲!”
祝英齐带着祝英台匆匆赶往李家村。
到了李家村,他们见到了黄良玉。黄良玉微笑着迎接他们,眼中满是喜悦。
“英台,你们可算来了。”
祝英齐笑着回应:“良玉,这次可要麻烦你了。”
黄良玉摆摆手:“说什么麻烦,大家一起相互照应。”
祝英台每天跟着她的祝英齐,她从未干过农活,一开始显得笨手笨脚。
祝英齐耐心地教导她:“九妹,你看,要这样挖土,然后把种子放进去。”
祝英台认真地听着,努力尝试。黄良玉也在一旁帮忙,不时地给予指导。
祝英台看着自己种下的种子,心突然有些希翼:“不知道这些种子什么时候能发芽长大。”
祝英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只要我们用心照料,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
李家村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有良玉姐姐,家里的饭菜也很有味道。
田间的劳作让祝英台暂时忘记了梁山伯,忘记那些为情所困。
每日清晨,祝英台便跟着祝英齐和黄良玉来到田间。
她挽起衣袖,扎起裙摆,手持农具,全身心地投入到劳作之中。
起初,祝英台的动作还略显生疏,她笨拙地挥动着锄头,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
但她没有放弃,咬着牙坚持着,在祝英齐和黄良玉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要领。
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每一项农活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耐心。
祝英台的双手磨出了水泡,白皙的脸庞也被太阳晒得通红,但她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在田间劳作的日子里,祝英台的心思都放在了土地和农作物上。
看着种子在自己的努力下生根发芽,一点点长大,那种成就感让她忘却了内心的忧愁。
她不再去想与梁山伯之间的种种纠葛,不再为那份无法言说的情感而痛苦。
田间的微风拂过她的脸庞,带走了她的烦恼,泥土的气息萦绕在她的鼻尖,让她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有时,祝英台会在劳作的间隙,直起身子,望着远方的山峦,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露出释然的笑容。
夜晚,当繁星布满天空,祝英台躺在床上,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内心却无比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