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听玉回到客房,就把小藤蔓放出来,它倒是心情不错,绕着客房弹跳了一圈。
打开窗子看着街道外面,若有所思。
大家出来用膳时,挤挤坐了一桌。
马文才吃得不多,看样子有些挑食,贾听玉注意到了,不过吃了些就成,有时间再给他做好吃的。
下午大家结伴出去游玩,马文才并不想去,贾听玉有其他打算。
她准备去看看粮库里还有多少存粮,想起南北差异,这个莲花镇倒是挺富裕的。
官府的粮仓是不能随意靠近的,不过贾听玉有办法。
仓库中堆积了不少袋子,贾听玉进去时就发现不对劲,里面好像不是粮食。
她扎开袋子看了一眼,里面是泥沙。
这些粮食究竟去了哪里?
若是今年雨水不够,河道干涸,那问题就严重了。
她的那些甘薯和土豆也不够救灾,但那些东西是她准备推广出去的。
贾听玉出了这边的门,就被一个人拦住了。
“别出声,是我。”
“你……”贾听玉想问他怎么来了,看来她对他的防备太低,对方跟着她,她都不知道。
“这是官府的地方,你……”
马文才自小作为马太守的儿子,很多事他还是知道的。
也知道一些倒卖粮食的事,更知道这些地方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来的,很危险。
“我们先回去。”
一路上,马文才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贾听玉知道他在生闷气,最后还是哄哄他。
“那多危险的地方,你怎么能一个人去,若是有事,你可以找我。”
他手里有令牌,有些地方也是可以出入的。
“好,这次是我错了,下次……没有下次,以后我有事就找你。”
贾听玉背对着路,与马文才相对走着。
路上碰到个石头,差点跌倒的时候,马文才拉了她一把,“没事吧?”
其实那石头是不可能绊倒贾听玉的,不过给马文才一个机会让他转一下注意力。
果然马文才的明显没有刚才生气了。
粮仓在城郊,马文才的马匹在树林里,回去时是马文才带着她一起骑马的。
他们的距离太近,马文才到了客栈,耳廓还带着红。
晚膳时,问温起跟着王姑娘一前一后进来,看到自家少爷时,他有些心虚,今日都没跟着少爷,保护少爷。
梁山伯和祝英台一直没回来,大家也没有等,先用了膳,就回房休息了。
住在楼下大通铺的温起还在想着明天要怎么过去,才能让王姑娘看到花朝节的盛况。
入夜后,梁山伯和祝英台才匆匆回来,叫了饭菜到房间里吃。
一早,两人又说有事,匆匆忙忙出门。
贾听玉今日无事,倒是跟着他们一起去街上看庙会,听说今日有观音娘娘。
王姑娘很是好奇,她只是小时候见过,后来一直在建康城学医,还真没有看过这里的庙会娘娘。
“来了,娘娘来了!”
人群人中有人大喊。
贾听玉站在远处看了一眼,轿子上的观音娘娘是祝英台。
马文才也打量了几眼,不过与他无关。
温起有些奇怪,“这观音娘娘好眼熟啊,但是我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王姑娘也点头,说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