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528章 是前三嗎
女單fs的24人順利進入了賽程。
清晨又有人核酸陽性被隔離了, 有參賽選手,也有教練和現場的工作人員,亂了好一陣子。
叢瀾到場館做訓練時, 這裏的工作人員都少了一些。
她遙遙地隔着距離跟人點頭,有熟悉的選手, 也有不知道是誰的, 只要對視了就會下意識打個招呼。
于是轉身的時候, 後方被打招呼的人立刻激動不已, 內心無聲尖叫“啊啊啊啊是叢瀾啊”。
進度過得很快, 後臺的人不斷減少,穿着考斯滕的身影也逐漸從兩位數變成了個位數。
比完的人裹着外套,要麽去接受采訪, 要麽去做尿檢。
叢瀾從更衣室裏出來, 走了兩步還是覺得不太舒服, 找了凳子坐在那裏調整褲襪, 順便重新穿一下冰鞋。
她剛才感覺不對勁, 就把肌貼扯下來換了新的,倒騰了好一會兒。
膝蓋那裏這兩天總是難受。
于謹抱着她的水瓶毛巾站在一米外等着。
沐修竹上午訓練過後就被趕回去了,這會兒在酒店等直播。
他換去了歐體的頻道, 因為知道解說員會瘋狂誇叢瀾, 現在英語聽力足夠應付這種內容, 沐修竹多了很多選擇。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才會覺得學外語還算不錯。
·
褚曉彤拉了一張目前的成績排名, 上面還有一些額外的标識。
她笑着道:“這次大家的發揮都挺不錯的, 有不少人都刷新了PB。”
沒提SB是因為, 這裏所有人不論是誰,都清一色的SB——賽季最佳。
因為這個賽季大家只參加了這麽一場國際賽。
GP不算, 那些都不計入賽事裏。
國家賽事更不算,這成績只在其所屬國才會被認可。
被人戲稱“只要參加世錦賽就能刷新SB的一個賽季”。
有點地獄笑話了。
褚曉彤看着時間臨近,逐漸到了最後一組要出來六練的時候。
彈幕在刷“四周跳大戰”。
她想起來了很早的GPF,那個時候,大家的關注點是“3A大戰”,也以為這應當是女單最高的技術角逐。
誰成想,随後就開始拼四周跳了。
然而,這次的最後六人,也就是sp前六,她們全都具備四周跳,卻并非所有人都有3A儲備。
比如西妮娅·庫裏科娃,她現在就不能跳這個。
之所以可以拿到這個不錯的成績排名,是因為她的各方面都很均衡。
是一種無短板的優秀,在技術動作與藝術表現力上,都做到了頂尖。
世錦賽sp第四,也能稱作頂尖嗎?
當然可以。
如果花滑只論一人,四個項目裏自然是叢瀾。
但頂尖的範圍裏,能容納許多人,這裏的選手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方向,她們随便誰拿出去與絕大多數人相比,都能做到幾乎碾壓式的勝利。
有人把世錦賽fs的前兩組稱作“菜雞互啄”,第三組稱作“一般水準”,第四組稱作“超C合集”。
上次以“超C”命名的,還是2019賽季的GPF女單,那裏面的競争激烈強度與這次一樣。
“超C合集”不單單是比賽精華,世錦賽比GPF要更難一點,剔除了絕大多數運氣的因素,留下的是實力的對抗。
女單的數百人裏的前六,是從各個國家殺出來站在世錦賽賽場上的前六個人。
褚曉彤:“現場雖然沒有觀衆,但我仿佛能看到萬人齊呼,聽到雷鳴般的掌聲。”
【啪啪啪啪啪啪啪】
【/拍手/拍手/拍手】
【可惡啊我應該在斯德哥爾摩而不是家裏】
【我要鬧了!!!】
挨個介紹了六練的選手,褚曉彤掃了一眼自己的稿子,開始給大家分析之後可能會有的情況。
這一組的前面三人為了追趕sp排名帶來的劣勢,只能瘋狂往裏面塞難度,以求得到更高的分數。
【看到技術配置了,這六個人最次的也塞了一個四周跳進去】
【基礎兩個四周,會3A的還都放了3A】
【六個人fs裏一共12個四周,瀾神占四分之一】
【所以這次可以看到藍莓的三個四周跳?天啊幸福得要暈過去了】
只是賽前提交的技術配置罷了,有的人會比較保守,有的會随便填一些東西,僅作參考而不是最後的呈現。
慕清晖和桑瑩就填了雙四周,但她倆真不一定會按照這個來比。
褚曉彤:“這場世錦賽會成為技術與藝術相當的盛大賽事,感謝我們的WINGS,我們最好的AI裁判……”
堆技術難度的同時,與平昌周期前後不一樣的是,WINGS會針對GOE與PCS扣分,所以“為難度而難度”并不存在。
否則空洞的節目與劣質的銜接将會直接把一個四周跳的BV扣沒了。
WINGS有分是真的扣。
只是——
褚曉彤皺眉看着Kama Conrad:“新編的節目嗎?她似乎不太熟練,步伐變換生澀,腳下出錯了。”
有的選手也會犯些低級錯誤,有種與節目不熟的生疏感。
導致這個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之一還包括今賽季沒有國際賽,所以有的選手想要高分就堆BV但忽略了豐富度,步伐、銜接、舞蹈等都被落下了。
都是國內賽嘛,自家人總是寬松點的,還有舉辦比賽但不用AI的,給出的理由是“缺乏設備”。
于是,世錦賽前只能緊急補救,重新編好的節目雖然根底還是那一個,卻總歸是不一樣的。
不敢不重新調整,因為WINGS在這裏。
所有的教練都知道WINGS的鐵面無私,也分析過它的打分規則,最後只能無奈地轉身去打磨節目。
國籍優勢不存在了以後,運動員的訓練再不能只排給四周跳了,還要加進許多其他本就該有的東西。
這對叢瀾等人不是問題,但對一些人卻是很罵罵咧咧的“憑白增加”的“麻煩”。
褚曉彤:“怎麽就起跳了?沒卡上這個節奏,這個音挺好卡的,估計編排換了她又忘了吧。哦這個會影響到GOE,4T完成得不錯,加了1.76,卡上拍的話應該會再多個零點零幾,我估計的。”
WINGS會找優點來加分,在跳躍質量不是特別好的時候,符合音樂節奏會帶來不錯的收益。
可惜的是這位選手起跳和落冰都沒卡上,自顧自地,與音樂割裂了。
她還是很遺憾:“最簡單的一個要求。”
ISU是把合樂性寫進GOE加分與PCS高分的條件裏的,這甚至可以算硬性要求,沒做到就會損失一部分分數。
就跟老師總是耳提面命的基礎送分題一樣,簡單易行,可以順利拿分。
卻總有人因為粗心大意丢分。
令人扼腕。
褚曉彤看見了一個提問:“WINGS怎麽識別的?哦,那它可太會識別了,周圍的幾十個高速攝像機、選手身上的追蹤芯片、內置的系統模塊……比人好用太多。”
所以那群抗議AI進入賽場的反對者們,提出機器無法保證公平時,WINGS甩出來的數據能砸得他們站不起來。
但有時候,選手滑嗨了會忽略音樂,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
對最後的得分當然有影響,盡管不妨礙成為經典賽場表現。
可打分是為了大多數公平,而不是對個例的偏愛。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規則應當利于遵守規則的人,WINGS所在的賽場就是想要達成這一點。
AI不是萬能的,它同樣有弊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WINGS在限制人類裁判出分的渠道上,一共有兩步:
實時階段,對GOE的範圍是兩個單位,1或者2,3或者4;但在PCS上,以0.25為區間的打分,是擴增到了三到四個單位的,9到9.75,或者9到10分。
複核階段,會根據實時打分中九個J裁的分差與其在過去一段時間裏打分的傾向、習慣,分析之後進行二次限制,對可疑數據标紅提醒,縮小範圍,再作複核以給出最終的成績。
最後出分時,将對當前的小分表作最後的評判,确認無誤才會直接傳輸顯示;
否則将再次打回給出錯的個人,要求其訂正修改,再進行後續步驟。
故而,有時候WINGS出分很快,這邊技術回放結束那邊就能轉到出分屏幕;
但有時候,它會稍微晚個半分鐘左右,導播需要把畫面切到KC區過渡一番,再接出分顯示。
這一點讓裁判們很不适應,因為WINGS總能敏銳地發現誰的某次打分是多了,誰又偷偷壓低了分數。
其實這個做法是從ISU那裏學的,賽事後他們就會對小分表進行分析,看看裁判執法時有沒有問題。
利益之争的時候,這種做法也方便他們禁賽裁判。
很簡單的分析方法,它用到的算力不值一提,只不過沒想到WINGS會在賽時使用罷了。
這樣一來,許多人上學時候曾經聽到過的“你一個人耽誤大家的時間,你耽誤一分鐘就是耽誤全班六十分鐘”就成為了現實。
只要一個裁判出錯,那麽打回修改,就要集體等待多出來的這一步所影響到的複核。
當然是有壓力的!
WINGS不會給誰留着面子,因誰出錯的标識直接在裁判系統裏顯示,J1的問題那就标出來是他,唯有改好了才能結束這一環節。
一排九個人,不是誰都龌龊,也不是誰都公平,而人是群居動物,個人犯錯導致集體被延遲,其餘人的目光砸來,總能讓其芒刺在背。
臉皮厚的?
別忘了,這次的裁判席有專屬直播間。
這個裁判直播間裏才熱鬧呢!
大量的辱罵話語,哪怕被網站設置的自動屏蔽拉黑了,也要用新的賬號過來繼續說。
對少數的優秀裁判,冰迷并不吝啬贊美,誇其公平、是個好裁判、許願參加冬奧、希望長命百歲。
能摸到這個直播間的,大概率是深入了解花滑的冰迷,這群人裏也基本都被裁判們氣到過。
恨比愛長久,大家終于找到了出氣的地方。
結束了比賽,該死的裁判就能直面網絡中成千上萬的口誅筆伐了。
至于後面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
冰迷喜歡,選手喜歡,大部分人喜歡,誰管你一個不要臉的人喜不喜歡啊?
ISU不是想要熱度要流量要營銷費起作用嗎?
多簡單啊,只要幾個專屬攝像機,輕輕松松就能達成一半的目标。
花小錢辦大事,張簡方向來有這個能力。
想來,他的國際任職履歷會非常漂亮,對他競選下一屆主席會提供很大的幫助。
有人想看張簡方在ISU吃癟,但魚入了海洋,哪怕有風浪海潮,也照樣能活得自在。
張簡方又不是小巧的錦鯉。
他是虎鯨也說不定呢?
其實這次的比賽裏,WINGS科研組也有遺憾。
在最初的設置裏,WINGS會采集觀衆的反饋,有攝像機掃描觀衆席,根據這部分內容來增加一層評判,可惜現在沒有觀衆,發揮不了這個作用。
而且照這個态勢來看,冬奧可能也沒有觀衆。
公平嘛,人數越多越能稀釋個人色彩,所以PCS裏用一小部分來參考現場觀衆反饋,能讓成績變得趨近理想中的公平。
這也可以彌補選手超常感染力發揮時,顧此失彼導致的PCS變動,将觀衆反饋納入其中,讓誕生經典的賽場得到它該有的分數待遇。
畢竟,花滑歷史上從來不缺“這一場真美啊”卻沒有得到高分的過往。
WINGS早先進入賽場時就有這部分的參考,之前的結果也不錯,現在不斷地進化修整,可惜的是遇到了這種無觀衆的情況。
無奈,這一點要閑置了,估計得替換新的算法模塊,力求趕上京張冬奧的需求。
AI有缺陷,人類正在不斷地讓其學習進化,以減少這部分缺陷。
褚曉彤在西妮娅·庫裏科娃表演結束時,真切地稱贊:“很精彩的節目,既有滑表也有難度,她這次的節目內容分應該可以很高。對,我知道她的4S3T摔了,但這只會影響一部分,不會直接宣判失敗。”
【摔倒會扣P分上限,但除了LL也沒誰會來到這個高度】
【9.75能拿滿也很高的,滿分現在只有叢瀾有過】
【所以P和T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啊現在】
P和T的關系是相互影響但不絕對的,一切以規則為準。
褚曉彤:“接下來要出場的三位,依次是慕清晖、桑瑩、叢瀾。”
她深吸了一口氣:“希望她們能夠取得最好的成績。”
【夾帶私貨,但我喜歡】
【是的,一定要是最好!】
【一語雙關啊彤姐】
既是自己的最好成績,也是世錦賽的最好成績。
而後者,除了前三還能有什麽呢?
西妮娅·庫裏科娃坐在小房間裏等待着,她脫下了冰鞋,彎腰去揉自己發痛的腳踝,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前方屏幕。
這是世錦賽等分的小房間,她剛結束自己的fs,就來到了這裏的中間位置。
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這兒待到最後。
·
慕清晖已經站在了場中,剛才在場邊的時候,教練跟她說了這次的技術配置。
雙四套能讓她繼續得到優勢,如果三四套,則是穩中求勝。
但教練沒定死整套配置,只是說:“你随心意走,看現場的發揮。”
慕清晖的3A不太穩,前天的sp裏能表現那麽好,确實有點出乎意料。
她升組後的幾場比賽都挺好的,3A也是今年才出,目前熟練度不夠,多練練的話成功率應該能再提一提。
就這方面,慕清晖與桑瑩是有差距的。
于謹拍拍她:“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慕清晖知道其他人比賽時,教練會先定好配置,臨場更改會更講究選手本人的心态和能力,不是不能做到,只不過更改了以後失誤的概率會更高。
于謹這麽看她,讓她壓力增大的同時,也有了很多信心。
她有不太好的3A,還不錯的4T和4Lz,也能做43連跳,只不過成功率與3A差不多,都比較低。
所以慕清晖的自由滑一共練了雙4T+雙3A、雙4T+4Lz+3A,以及雙4T+雙4Lz+3A這樣的配置。
她今賽季使用的是另一種:4T+4Lz+3A。
上述三種配置沒正式用在比賽裏。
最穩的也是雙四單跳+一個3A,把重複跳躍的機會讓給了三周跳。
這個技術配置不算弱,就當前的成績來看,慕清晖如果能夠clean就穩第一,失誤的話得再看。
西妮娅·庫裏科娃的成績還不錯,她的43連跳失誤,加上後半程的力氣不足,跳躍加分有點少,旋轉的定級倒是滿的,GOE卻沒有太多。
新冠對她的影響還在。
她的分數符合這場表現,也留下了遺憾,但同時也加大了慕清晖桑瑩超越她的概率。
于謹這麽對慕清晖說,是因為他想讓她自己選擇。
他知道慕清晖不是只想要第三,桑瑩的技術配置是雙四+兩個3A,BV比她要高一點。
穩定的3A與不錯的4S及43跳躍,桑瑩是非常有實力拿下這場第二的。
慕清晖如果想要第二,就不能求穩,雙四3A套不夠,她只能再加一個四周跳。
這是她比桑瑩強的地方,兩種四周跳給她帶來了很好的配置選擇餘地。
名額之外,慕清晖要争的是自己。
她需要有拼一把的勇氣,也要有審時度勢的能力,還需要成為一個抓住機會的人。
無可否認,國家隊的女單名額争搶将會越來越難。
明年的國際賽,明年的冬奧會,明年的世錦賽……乃至于後年、大後年,一整個新的冬奧周期。
這次慕清晖能來,是因為她搶到了名額。
可這不意味着,她就有了明年的冬奧會名額。
慕清晖要跟所有人搶世錦賽前三,也要跟桑瑩搶誰的成績排名更好。
一個世錦賽第二,會幫助她在明年的冬奧名額選拔中得到極大的助力。
十四冬關乎世錦賽,世錦賽關乎明年的冬奧,賽事就是如此重要,對運動員而言,每一步都要謹慎再謹慎。
沒有人能夠松一口氣,緊張的十四冬後銜接的就是更緊張的世錦賽,下個賽季還有別的緊張。
可話又說回來,于謹敢這麽跟慕清晖講這句話,是因為他知道孩子的性格。
換去景筱曼、冼初然,他就不一定這麽說了。
“她看上去像是一個大心髒的運動員,沉穩、靈巧、執着,但她那根弦崩得太緊了,只會悶頭向前沖,這對她不好。她不缺破釜沉舟的勇氣,可我想讓她學會的是,思考、忖度、取舍。”于謹對此有點苦惱。
瀕臨放棄的女單,在續上自己的競技生涯後,會比他人多一份珍惜。
慕清晖珍惜她現在的所有,她不會叫苦叫累,也對枯燥的訓練與比賽欣然接受,只是有時候太刻苦了一點。
于謹欣賞這份勇氣與執着,他也不是讓慕清晖放松,用失敗來教育她。
相反,他想讓慕清晖保有這份破釜沉舟和緊繃的弦的同時,用思考、假設、模拟,來自我進步。
叢瀾很會這點。
于謹不怎麽在比賽裏對叢瀾說,你就走什麽什麽編排,你現在的情況必須如何如何。
訓練時會讓叢瀾多練練不同的配置、技術動作,但一切都是為比賽服務的,花滑不是一條兩步走完的路,它需要很多東西的協助。
無主見的運動員要多給建議和指令,主見太大的運動員要做協調與引導,類似慕清晖這種處于兩者之間偏後者的,則是靈活應變。
于謹老丁他們,不是以前流行和現在也有的那些厲聲呵斥、自我的教練,因材施教罷了,說得容易做起來難。
否則好教練也不至于如此難得。
慕清晖的啓蒙教練、後來陸續換的好幾個教練,其實都是那種強硬派的,說一不二,并且不願意聽學生與家長的話,一言就能下了決斷“你滑不了了”。
她的性格也有這些導致的逆反,執着起來就能變成執拗,恨不得踩着冰刀過去甩個3A到人臉上,不啃聲,但明晃晃罵他們一句“垃圾教練”。
以前這麽想過。
後來嘛,後來就可以做到了。
但她已經不想去這麽做了。
于謹說你自己看,如果待會兒你感覺不錯就自己決定要不要換高難度,慕清晖聽見這話時有點愣。
因為後面是桑瑩,再之後是叢瀾,所以這次陪着她的是于謹。
反正她們的教練能排得開。
她跟宮融不一樣,後者因為被編入六人班無正式的主教練,在前期心态很慌亂,慕清晖其實對這個不太在意。
她也相信在最初的時候,教練們說的那句“你們都是我們的學生,我們所有人都是你們的老師”是真實的。
她不覺得比賽期間陪着自己的教練總是換來換去,是一件證明自己被忽視的事情。
相反,如果真的沒有被放在心上,訓練和比賽怎麽會從來都沒空檔呢?
女單組的教練有四五個,這是很容易交流出錯,從而影響前後交接的。
她們幾個分明是不弱于叢瀾桑瑩沐修竹等人的重要存在。
于謹伸出拳頭:“最好的發揮,拿下最高成績!”
慕清晖狠狠點頭:“嗯!”
她轉身而去,調整身體核心的過程裏,腦子開始迅速模拟假設接下來的四分鐘,在心裏詢問自己要怎麽做。
背影充滿了思考。
躍躍欲試的思考。
于謹看着她,眼睛是不複前一秒狀态的緊張。
他才沒有刻意表現出來的那麽淡定随意。
但是,于謹太想要一個新時代的國家隊了!
不單單是冬奧名額,也不單單是明年的獎牌,他還想這個隊伍在下一個冬奧周期裏依然領先全世界。
他也知道,下一個四年裏,将沒有叢瀾。
于謹不舍得,可叢瀾給他争取的時間已經足夠了,所有人都說他是幸運的,于謹也承認這點,所以他想要做到更多。
只是四周跳?
只是不斷代的梯隊建設?
不不不,遠不止如此。
叢瀾是陽光,奔着陽光生長的生物們,汲取着光的力量,長成的都是自己的模樣。
所以褚曉彤會誇桑瑩的3A有叢瀾的影子,更有桑瑩自己的風采;
慕清晖的4T幹淨如叢瀾,但也逐漸有了慕清晖自己的特色。
只有這樣,才是正确的成長。
整個國家隊的教練們,管事的那群人,都在這樣做。
如張簡方說過的那句話,歷史告訴我們,盛極必衰,我不求一直有叢瀾,也不求直線向上,但起碼得是螺旋上升。
以前想超越前者,女單拿ogg,男單出世界前三,雙人維持優勢,冰舞進到自由滑,現在不僅做到了還做得非常好。
可之後呢?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于謹不想複刻“叢瀾二號”,他最初反感這個計劃,也厭惡後來某些人開展的這類活動。
沒有沐修竹二號,沒有舒傲白俞寒二號,沒有秦芷賀舒揚二號。
有的只是一個承襲自所有人凝結的精神之下,不斷茁壯成長的隊伍。
于謹就明白了,他要的到底是什麽。
·
【上一組開始就沒見到clean的,剛才三個跳四周的女單摔得也都好慘】
【不知道青梅會上幾個四周,我記得她會倆】
其實今天女單clean的人非常少。
一般來講,世錦賽進到fs階段的,照樣會有一組半左右的選手能力偏弱,七個跳躍可能會失誤四個到三個——難度在2A與低級三三這樣的配置。
哪怕現在頂尖的那批人在追不止一種四周跳了。
每個人的能力水平不同,這樣的高度對她們來說已經很難了。
“clean罕見且艱難”,原因在于挑戰高難度。
讓慕清晖桑瑩她們用2A+3T3T的類似配置,她們也敢說我一定能clean。
但比賽的精彩之處就在于,很少有人會選擇最穩妥,哪怕3Lz3T水平一般的,也會想要在比賽裏把這個跳躍給呈現出來。
于是clean就成為了一個苛刻的目标。
重點是挑戰之下的clean,而不是為了clean而降低難度。
遺憾的是沒有clean,但補足了這部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高難度。
當畫面從第一組轉到第四組,觀衆們仿佛看到了女單運動員追逐高難度的整個歷史。
歷史上的第一個兩周跳、第一個2A、第一個三周跳、第一個三三連跳……一直到第一個四周跳。
也看着P分從50-,到60+,再到70-。
褚曉彤精益求精,言明了有的選手對新的編排不太熟練,可就是這份“不太熟練”,放在兩三年前還是難得。
2018賽季前後,這段時間裏何止是沒有節目豐富性,花滑都變得只是滑滑蹦了。
醜得要命。
幸好歪掉的方向被及時喊停,不然真不知道花滑會變成什麽令人眼前一黑的模樣。
這次的比賽裏,除了高難度以外,還有觀衆們愛看的逆風翻盤。
在sp裏失誤的、暫時落後的,叢瀾三人出來之前,有人從第10名追趕到了這會兒第3名的位置。
也有人從sp的第六,掉到了現在的第九。
每一次比賽都是驚心動魄,每一次挑戰都是不知歸途。
有贏者,自然有敗者。
褚曉彤說:“四周跳是為命運的殊死一搏,每次起跳都是如此。但不論成功或失誤,只要起跳就已經走在了贏的那一條路上。”
也許現在沒贏,但繼續下去,總會贏的。
場中已經擺好姿勢的慕清晖沒有聽到褚曉彤的話。
她只是在想,我們訓練以來,所有人教導的都是“叢瀾很強,要努力超越叢瀾”,既然都要超越瀾神了,為什麽我不能超越桑瑩呢?
目标都在第一了,又豈會将自己放在第二的後面?
誰都不知道桑瑩會拿第幾,但誰都在預測她應該會第二。
慕清晖想拿自己最好的實力,有限範圍能做到的最大配置,來拼這一次的世錦賽。
音樂響起的瞬間,她也不知道自己會是雙四還是三四,又或者是瘋了一樣的四四。
她其實只比觀衆們提前幾秒知道下一個抉擇罷了。
·
于謹去陪慕清晖的時候,茱迪留在了後臺盯叢瀾。
這裏其實有點冷清,人都散了以後,連活動空間也變大了。
不像是最開始,十來個人擠在這片不算大的空地上,一眼看去,地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瑜伽墊。
現在只有三兩個顏色了。
冰舞的選手也在練,不過他們好像更喜歡去一些開闊的地方,留在此處的不算多,兩人戴着口罩在不遠處的鏡子前做幅度比較大的托舉。
叢瀾放空了腦袋,耳機隔絕了大多數的聲響,穿過來的只有略微模糊的人聲。
以前連降噪耳機都擋不住外場觀衆們的呼喊,每一次熱烈的掌聲,都會讓後臺的選手們緊繃一瞬。
所以,對于前面的賽場,就算不看成績排名,大家心裏也是有點數的,大概知道什麽走向。
但現在什麽都沒有了。
耳朵不會有聽見一節又一節的呼喊,也猜不出來那邊的跳躍有沒有成功、分數會不會很不錯。
時間的流逝都變得忽快忽慢,讓人抓不住節點。
茱迪喊了一聲。
叢瀾擡頭望去,看見了飛奔而來的于謹。
桑瑩已經去前面了,所以叢瀾也要收拾收拾過去準備。
于謹和茱迪飛快地将叢瀾的物品收好,這次來的人少,助理教練都沒跟來,大家各有各的繁忙,留着看東西的人都沒辦法安排。
限制人數能極大地保證安全,每個隊伍的名額都不多,教練之外能塞來倆隊醫就已經很不錯了,領隊和助理要跑前跑後也不能來多做什麽。
幸好隊內共享教練,不然有的人連教練都不一定能塞進來。
以前限制人數是出于報銷的額度,現在嘛,自費都沒辦法進來。
沒有人打擾叢瀾,于謹也只是喊了她一聲,随後幾人就往選手通道那邊走去。
叢瀾站在場邊看了一會兒桑瑩。
她不用再擔心自己的提前出現影響到了現場,所以這次直接就來到了圍欄外站着。
冰刀套噠噠地響,叢瀾原地蹦跳,順手扯下耳機扔給了于謹。
于謹流暢接過。
桑瑩在前段的時候4S3T失誤,第一跳存周降組,第二跳跟得也很踉跄,質量不好。
好在其他的還算不錯,最後的分數不算低。
加上sp後,總分排在第二。
慕清晖第一,她最後上了三四套,比西妮娅·庫裏科娃的三四表現得更好,3A扣了0.8的GOE,但她後半程沒有體力丢失帶來的影響,整套節目的完成度在線,所以P分也不比西妮娅·庫裏科娃低多少。
最後的成績要比後者高了好些。
桑瑩的BV比慕清晖低,再就是她的失誤,sp的分數咬得緊,兩相加減低于慕清晖2.31分。
成績出來後,直播間已經炸窩了。
【卧槽卧槽卧槽真的可以!】
【女單前三!!!】
【三面紅旗嗷嗷嗷】
【我就知道coc的那幕能到wc複刻!!!】
太多人記得COC裏有過的經典一幕,那時雙人三組的照片在各個新聞稿裏出現,熱度一下子蓋過了叢瀾。
當時也有人嘲諷,說COC罷了,拿最強配置來一場分站賽裏,前三當然沒什麽難度。
但其實不止是COC才有這一幕。
景筱曼汪淩墨仙的2018JPF,郝靜柏冼初然汪淩的2019JPF……女單裏Jr的成績,讓人們不斷地看到了梯隊建設的可怕。
Sr同樣精彩,兩面紅旗從褚曉彤叢瀾到叢瀾桑瑩、叢瀾慕清晖,一直都在。
Jr的世青賽、分站賽、B級賽裏,兩面紅旗的升起也多次出現。
只不過因為沒有三面一起,所以被人小瞧了,覺得女單不過如此。
真厲害的話,怎麽不三面?
看,三面,它即将到來。
小茉莉的音樂響起,有些平臺的直播間裏甚至出現了茉莉花飄浮的動态特效。
這是平臺方特意制作的點贊表情,就是為了迎接叢瀾這一場比賽。
【俗氣乏味,不過忍了】
【服了這土氣審美】
【允許你跟我瀾神共存三秒】
看着有點俗,但能夠說明她被看重的程度。
不喜歡可以關掉特效,這些主要還是服務于比賽的。
褚曉彤的聲音裏帶着說不清的振奮:“這次的小茉莉,是叢瀾本人認證的完成體配置!也是4A第一次出現在花滑國際賽上!如果可以正式落冰,那麽,它将會成為記錄在花滑歷史上的第一個四周半!”
全球各地,各個電視臺的收視率來到了最高點,各大直播間的人數也一下子蹿高,有些甚至卡頓了起來。
叢瀾效應,再度出現。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