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4章 都很好啊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84章 都很好啊

    雙人組今年來了兩人, 安凝思顧示和那新語何敘。

    安顧兩人與已經退役的舒傲白俞寒相比,天賦上是差了一截的。

    競技體育到最後,看的還是天賦。

    他們頂尖運動員在訓練和努力上, 真的不比其他人缺少什麽。

    舒傲白俞寒兩人在平昌周期幾乎統治了雙人,縱觀兩人的運動生涯, 拿到了數不盡的金牌, 從小雙時期到成人組頂上第一的位置, 他倆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安凝思顧示, 再費力也沒辦法做到舒傲白俞寒那種看似輕松的模樣。

    盡管這個看似, 也只是看上去罷了。

    平昌之後二人斷斷續續休賽過,女伴和男伴的傷病都很嚴重,特別是安凝思的腰傷, 一度連起都起不來。

    腰背傷與肢體關節的損傷不同, 前者基本都是長期、慢性、難以根治的, 平日裏可以忍、針灸、打封閉、吃止痛藥, 但只要嚴重起來, 別說上冰訓練了,床就是唯一的歸宿。

    運動員們都很怕這個。

    而且花滑的技術動作,全都離不開核心發力。

    舒傲白若不是之前練四周太過, 她的運動生涯說不定可以再續四年。

    俞寒的手臂和腰傷也沒好到哪裏去, 他作為男伴有保護舒傲白的義務, 一些技巧上他會選擇讓自己盡量承擔更多。

    安凝思顧示的傷和勞損,一點不比這兩人少。

    那新語何敘是2016賽季升組的小雙, 等到規則更改之後撚四抛四都很不劃算, 教練們商量之後, 主抓別的,這個難度的技術也練, 但沒往死裏練。

    與前兩個周期的運動員相比,他倆的難度訓練沒那麽凄慘。

    不過教練們的意思是,還得出四周,因為誰都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練這個。

    而四周的BV,只要成功了,就能有不小的優勢。

    【我就說為什麽這兩年雙人的賽場都沒啥四周了】

    【我好喜歡撚四,真的很震撼】

    【不想看抛四,摔的時候我心疼】

    褚曉彤:“規則的傾向會讓賽場産生一定的變化,這是不可避免的。”

    當規則對失誤嚴苛起來,願意去嘗試極大概率失敗的選擇的人,就會少很多。

    雙人的四周就是如此。

    哪怕去年,賽季初和賽季中還有,到了後面就壓根沒人跳這個了。

    因為他們發現,高貴國籍也沒用,撚四和抛四的扣分條件太明顯了,男伴撚四的時機早了圈數受限那這個就要扣,抛四摔了根本就救不回來。

    裁判眼瞎都沒辦法救回來。

    要不然,這麽高優勢外加國籍護體,怎麽會有人不選擇去拼一把呢?

    蓋因真的拼不起。

    就像是單人的四周跳,當五種四周的BV都被大幅度改變,褚曉彤說的那句“反正都不會就蒙4Lz呗”,也是規則影響下的現實。

    至于4A,一個BV根本不配技術難度的跳躍,叢瀾之外沒有任何人在練。

    連她都沒多練,因為傷病不斷,撐不住那麽多的訓練量。

    前幾年單人的跳躍那麽混亂,技術都朝着五毒俱全發展,也是教練們發覺裁判根本不看細節。

    上之所好,下必從之。不過是一句“上行下效”就能概括的大多數現實罷了。

    【童話好像比平昌那年看上去沉重很多】

    【安安這個動作失誤了】

    【剛才結束的小将是真的朝氣蓬勃啊】

    安顧兩人的昵稱很多,“童話”兩字取自安安+故事,看上去就是很溫馨的睡前故事,所以熟悉他們的也會直接叫“童話”。

    他倆還明确表示很喜歡這個組合名,也希望能夠讓大家看到越來越多的童話。

    那新語何敘升組後成長得很快,這兩年雖然成績起伏大,比較考驗大家的心髒,B級賽都能落到領獎臺外面,但A級賽的時候好像還真沒丢過臉。

    所以追他倆的冰迷都感慨,在給國家隊賺分數上,這二人很支棱;一旦落在小比賽裏,那是真的不把自己當盤菜。

    粉絲很擔心明年即将開始的十四冬,因為這個國內第一大賽相關最大的就是運動員們的退役待遇,那新語何敘雖然年歲小之後應該也能參加十五冬,但她們還是想讓兩個人能早點拿到好的成績。

    這樣的話壓力也可以小一點,運動員退役就是分分鐘的事情,誰都說不準下面四年會發生什麽。

    【為什麽兩人會B級賽第四啊,我至今想不明白】

    【九月份重慶那一場他倆雖然第一但表現真的很糟糕,全賴對手都很拉】

    重慶那場沐修竹也去了,就是一個國內分站賽,為十四冬預熱和調整運動員狀态的,參賽人員更多的是省隊和俱樂部人員。

    國家隊的就他和那新語何敘這三人。

    雖然十四冬就是個國內賽,但考慮到冬奧以及冰雪市場的變化,今年的籌備很隆重,投了不少進去。

    褚曉彤:“比賽就這樣,不比下去你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麽。”

    仔細分析的話當然能找到許多原因,教練複盤就是幹這個的。

    爆冷出局,爆冷上位,衆人喜歡看的是後者,但後者發生的前提就是有前者出現。

    無處不在的變化,随時都有的刺激,未知才是最迷人的。

    褚曉彤笑了笑:“這不才顯示出,成長的分量嗎?”

    ·

    叢瀾也不是一直在前面看比賽的,她腰傷重,坐不太住,所以才每次比完後瘋狂起立給人投禮物。

    捎帶着也松松筋骨,要不然幾個小時待下來,人都要廢的。

    跑後臺拿禮物,這個路程也可以放松四肢。

    其餘幾人也沒閑着,能溜達的時候都會起來溜達。

    但如果不是叢瀾一直在這裏待着,她們确實早就走了。

    當觀衆也是很辛苦的,特別是好幾個小時的比賽看下來,大家的消耗特別大。

    男單都靈當地九點十分開始比賽,Sr組。

    沐修竹和應答出來六練,場中歡呼聲震天。

    叢瀾抓着西妮娅和墨仙的手,舉高了揮舞:“小沐小沐!答案答案!”

    全是外號。

    桑瑩:“第一嗷嗷嗷嗷!”

    一群人瘋得要命。

    西妮娅在這裏是真切學到了要如何用中文看完整場比賽。

    沐修竹兩站第一,積分第一,加上之前的表現超好,所以世界排名第一。

    他是最後一人出場。

    冬季的天黑得早亮得晚,同一個時空內,國內已經是此人淩晨四五點了。

    張簡方的郵箱裏已經接收到了一個二百多頁的PDF。

    很漂亮的文檔,裏面是他即将清算的滑冰項目所有龃龉。

    重點是短道大道,連帶着冰壺冰球。

    包括了不少內部資料,但與之不相上下的還有借由花滑與冰迷聯系渠道所獲得的,關于其他項目的冰迷們遞交的投訴信。

    這部分信件裏,大部分是匿名,卻也有幾份是實名制。

    花滑曾經的內鬥就已經很嚴重了,短道大道尤甚,另外的冰壺冰球也差不到哪裏去。

    端的是好大一個池淺王八多。

    領導內鬥,隊員內讧,就張簡方剛剛接手的這幾天,便已經想閉眼一炮全給轟沒了。

    要不是憋着大招要等,這段時間他早跳起來無差別攻擊了。

    只等白天。

    ·

    叢瀾一連串地往下丢玩偶,沐修竹是知道她在哪裏的,所以冒着自己的玩偶雨往師姐的區域滑過去。

    沐修竹伸手:“給我給我給我!”

    叢瀾一手抓三個,右手拿着一只長翅膀的小飛龍。

    “接住啊啊啊——”她奮力往前丢。

    piaji,倒在了擋板和觀衆區域之間的過道裏。

    叢瀾根本不停,第二個已經在空中,第三個已經從左手轉移到了右手。

    只要數量多,砸都能砸到沐修竹的!

    桑瑩她們也在一邊丢,沐修竹還要避讓更多觀衆扔下來的禮物,又死活想接住叢瀾扔的,忙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等于謹接到沐修竹,孩子懷裏抱着一堆。

    連冰刀套都沒手拿,所以就幹脆直接踩着冰刀上了KC區。

    于謹抓着刀套去追他:“你可慣着她吧!”

    倒也不全是叢瀾丢的,沐修竹接到隊友們的玩偶後也抱住了,還有就是落在冰面上他記住位置的,又滑過去扒拉了扒拉。

    沐修竹:“你羨慕。”

    于謹冷哼:“我以前也是運動員!我也有人喜歡!我們那個時候丢的都是花!特別好看!”

    沐修竹:“你羨慕。”

    于謹:“滾吧死孩子!”

    沐修竹:“嘻嘻,你羨慕。”

    于謹想打人。

    叢瀾幾個人沒等到出分就跑了,主要是擔心一會兒比賽結束了有觀衆來堵她們。

    一群人一窩蜂地跑,這邊位置都空出來了一個小坑。

    成績也不必擔心,WINGS在的時候,沐修竹哪怕P分上不了第一,卻也能靠着漂亮幹淨技術碾壓。

    雙四+3A的短節目clean,沐修竹的BV就是男單的王。

    ·

    湊巧的是,短道速滑世界杯六站,12月6日到8日在上海舉辦2019/20賽季的第四站。

    花滑這邊第一日賽事成績全部出爐,張簡方等人正在上海準備看這場短道的比賽。

    他心情看上去不錯。

    有觀衆知道張簡方是誰,就試探着問張總怎麽來看短道啦?

    張簡方之前對超級杯這個從短道延伸去花滑的比賽的态度,是有小道消息流出的。

    大家都以為張簡方不喜歡短道,不喜歡超級杯。

    其實他本來對這個比賽沒什麽不好的看法,當年不太喜歡是因為張簡方想申請一個花滑自己的B級賽,而不是依托其他項目一起湊個比賽。

    更何況超級杯還不算積分,參加了反而打亂訓練計劃。

    他本身是很傾向送運動員多參加比賽的,關鍵是這個比賽要有用。

    對運動員有用,對訓練有用,對教練有用。

    聞言,張簡方笑着跟對方說:“來看看。”

    這人:“哦哦哦。”

    轉眼就有人在網上放了出來——

    【卧槽我在短道賽場看見張總了!花滑那個張總!我現在好激動,我有一個想法朋友們,你們說會不會……】

    立刻有人接茬:

    【會不會來接管我們短道?短道er真是苦領導層內鬥已久,黑吉争鬥已經一堆犧牲品了我現在的小苗兒們都快被鬥死了】

    膽大的短道冰迷們,還湊到了張簡方旁邊的位置——比賽沒坐滿,這觀衆席一多半都沒開售,賣出的門票更是寥寥——給後者展示大家的話題聚集地。

    國際賽承辦得都很漂亮,直播什麽的都有,不過跟花滑現在的賽事相比就差得遠了。

    短道冰迷:“我們也想要多機位直播。”

    張簡方:“這個可以考慮。你們網上吵這麽厲害啊?”

    兩人還交流了起來。

    幾分鐘後,該人激動跑走。

    在網上留下了“他真的很有搞短道的意思在,我沒判斷錯,我山東的”。

    論會意,考編大省是有兩把刷子在身的。

    張簡方确實想搞,也即将開搞。

    ·

    花滑這邊還在睡覺。

    次日清晨到了6日,今天的賽程是Jr的冰舞、女單,Sr的冰舞、女單、雙人。

    Jr的女單和Sr的雙人今天會出最後的結果。

    熱身之前,于謹在挨個給今天要比賽的女孩子們編頭發。

    叢瀾則是坐在椅子上,等每個人來找自己化妝。

    兩人也是忙得不行。

    汪淩:“嘿嘿嘿,好喜歡跟瀾神一起參賽!”

    還能蹭妝!

    冼初然:“是耶是耶!我好漂亮,我怎麽這麽漂亮?哇我真的好美哦!”

    于是一群人開始臭屁了起來。

    ·

    叢瀾每次參加GP都能得到總決賽的入場券,但不是每次她都會來。

    丹尾千佳那年,她就沒到,褚曉彤那次也沒到。

    去年的比賽全勤,很多人都覺得她瘋了:為什麽不去休整呢?

    冬奧賽季後的休整,對運動員真的很重要。

    但叢瀾用實力告訴衆人,她已經找到了訓練與修整的平衡。

    于謹也在教學計劃中,針對叢瀾的數據資料,給出了他的一個試行方案。

    無大傷,無明顯外傷,無重傷,這樣的運動員要如何在訓練中做“運動康複”。

    張簡方找來的後勤團隊太管用了,配備的器械設施滿到能溢出來,隔壁項目還來蹭着用,COC外場都能開一個單獨的空間來放幾臺便于賽後恢複的輔助器械。

    當時,外國教練還多待了半日,跟着講解員在這裏取經。

    舉國體制的培養與俱樂部模式相比,前者的便利處太大了,在對運動員的護理層面能投入遠超收益的額度。

    當然,得前者願意投入。

    如果沒有這些,沒有源源不斷的專業人士進入團隊,沒有不斷精進學習的康複師營養師體能師們的努力,叢瀾也不會是現在的叢瀾。

    她或許去年就在修整,或許今年也要修整。

    于謹時代用身體硬抗,褚曉彤時代用天賦硬怼,叢瀾時代先天後天科學配合。

    真要論起來,該是叢瀾前期、叢瀾現期。

    拿平昌後期與京張前期的四年,去跟索契四年相比,就有點欺負人了。

    叢瀾穿着運動內衣,腰側和肩背漏了出來,上面戳着好幾根針。

    怕孩子冷,林安安跟蘇遐先是去确定空調暖氣,又去找了不少移動式暖氣片。

    叢瀾覺得還行,運動着維持熱量就可以了,她都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麽找來的。

    但好像上午就有了,昨天似乎也有?

    她沒留神,訓練時間很寶貴,在外面就這點不好,什麽都得靠排隊和搶奪。

    叢瀾就很懷念COC,財大氣粗了以後連冰都鋪兩塊,跟冬奧配置似的,副館的冰預約後就可以随便去。

    因為有的人訓練時間會有自己的習慣,不是不能改,多多少少改了以後會不太喜歡。

    叢瀾停下,捂着脖子打了個空嗝。

    要死,她想着,剛才那口水喝得有點反胃。

    吃了半根香蕉喝了水,她就該等等再喝的。

    香蕉皮在于謹的袋子裏,另外半根他接手了,不能浪費啊,掰開後放一會兒就黑了,還不如他給吃了呢。

    雖然他不餓。

    于謹放空腦袋:啊,我沒胖成球還是我自制力好,就這種吃剩飯的習慣,得多多少熱量啊。

    不遠處有人的目光灼灼,他下意識扭頭看去。

    見到是倆外教,一個金毛摻白發,一個黑毛摻白發,看着年紀就不小的樣子。

    于謹認識他倆。

    兩人在那裏嘀嘀咕咕的,還指着于謹再指指叢瀾。

    于謹:“???”

    咋的,羨慕我有個好學生?

    哎嘿,你們就是沒有!

    ·

    女單六練開始時,褚曉彤正在直播間裏整活。

    她的聲音切換到了做作的方言普通話。

    當然不是“我xin思我也妹扣音吶”的東北話,而且融合了不知道哪裏學來的奇怪發音。

    “這一連(年),是風搜(豐收)的一連(年),si令len喜悅的一連(年),在這一連(年)裏,我們的女單!女單!碩果lueiluei(累累)!十(四)個len(人)!十(四)個len(人)!進入了這個偉大的賽場!”

    【救命,不要再用這個發音荼毒我的耳朵了】

    【彤姐原來還是個搞笑女】

    【閉眼,我感覺自己ln不分受到了嘲諷】

    【十個人?四個人?傻傻分不清楚】

    褚曉彤看着疾速刷過的彈幕,樂不可支,笑倒在了椅子上,又堅強爬起來,繼續她的播報。

    再搞了幾句,就見到畫面上已經是六個人的特寫依次播放了。

    褚曉彤正色,聲音也正經了起來:“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進入2019/20賽季大獎賽總決賽的成年組女單,中國隊四人,叢瀾、桑瑩、慕清晖、墨仙。”

    就像她剛才介紹冰舞的秦芷賀舒揚一樣。

    她說,這是我們的驕傲,譜寫傳奇的人正在場上,她們的身影就是我們所有人努力的正向呈現。

    褚曉彤不知道是央視的轉播故意的,還是怎麽回事,當六人四散練習時,鏡頭再次重新展示她們四個,最後的最後,是叢瀾飄過WINGS時的畫面。

    “哦對,還有WINGS。”褚曉彤說道,“我們的WINGS。”

    之前的比賽畫面也錄過WINGS,只不過都沒現在的反響大。

    因為,叢瀾終究是不同的。

    褚曉彤看着彈幕上的請求,笑着應允:“好的知道啦知道啦,等她短節目的時候我就念那好長好長的一串。”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