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1章 19賽季GPF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81章 19賽季GPF

    離出發的前兩天, 隊內突然請來了一批舞蹈老師。

    來給要參賽的運動員們打磨一下細節。

    有點像是考前臨陣磨槍,沒啥大用,但就是盡盡心力。

    聽到叢瀾銳評的話, 于謹:“……”

    啊你可閉上你的嘴吧!

    不過,國家隊現在氛圍積極, 花滑這邊清正一片, 不再像以前似的, 有人來了先寒暄再寒暄最後再寒暄, 留給正事的只那麽不到半個小時。

    老師來了就直接把預先做好的分組挑給不同的人, 反正也沒幾個運動員,私人一對二一對三帶課效率高點兒。

    來之前就把要求和賽場視頻都給人發過去了,根據合約, 這群舞蹈老師們應該做了備課。

    但實際上, 沒做的話大家也不知道。

    可之後開始指導了, 誰負責誰認真, 一目了然。

    祁尋春拿着本子在角落監工, 挨個打分記錄:

    這個指導得很流暢,那個卡殼半晌沒動靜,這個似乎很有創意提了不少意見回頭試試能不能找來給編舞, 那個……

    有準備和沒準備, 以及準備得是否充分, 出來溜溜就顯眼了。

    什麽寒暄客氣,就當是高價請來的課外輔導老師吧, 來了就上課, 上完就結束。

    哪兒來那麽多打官腔的時間?

    多耽誤孩子們訓練啊!

    撐死算是個考前突擊, 不一樣的點在于,叢瀾她們考卷和答案都有, 就看到時候現場怎麽發揮了。

    完了以後就有人負責接待,帶他們在園區裏逛逛,介紹一下環境什麽的。

    反正不用運動員教練員們操心。

    叢瀾站在地上給那兒比劃一個動作,教她的舞蹈老師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舞者演員,一個多小時裏給她摳了不少細節。

    考慮到花滑的不同,對方還自己穿冰鞋做了幾個動作。

    她說:“我知道要來的時候,就去學了一下滑冰,滑起來倒是還行,但你們的那麽多動作太難了,我做不出來。”

    舞者的平衡感都很好,在滑冰上也有優勢,只是大家的專項不一樣,肌肉、發力方式都不同,所以這麽短的時間裏她也做不到太多。

    她提意見也很小心,大多會問叢瀾一句“這個在花滑裏合适嗎”,主要還是領域有差異,她擔心外行指導內行。

    總而言之是一趟很快樂的合作旅程,比較短途的那種。

    桑瑩抹了一把汗,噠噠跑來:“瀾神你沒什麽要摳的吧?”

    叢瀾擡頭:“那可太多了。”

    桑瑩:“???”

    她後退兩步,驚恐:“不是吧?!”

    你都要調那麽多?

    那我?

    叢瀾長嘆一聲:“學到老活到老。”

    遠處抱着奶茶走來的于謹:“???”

    不太對吧?

    這話不該是活到老學到老嗎?

    也沒錯啊,能學的日子,不就是還活着麽。

    于謹在衆人怒目之下獨自享受奶茶的快樂。

    就是太貴了,他感慨。

    ·

    今年的GPF在意呆舉辦,老地方,還是都靈。

    不太友好的地址,因為要飛很久,只有國航可以從大鵝領空過去,這趟航班是最短的,要11個小時左右。

    其他的航班基本都得轉機,搞上一天是普遍的。

    Jr跟Sr一起比,人太多了,就小孩子們先走了一批;Sr這隊人晚了一天才走。

    為了安全,主要是避免丢行李和航班長時間延誤,叢瀾她們這次是北京直飛米蘭,到時候轉車去都靈。

    不過飛行時間挺久的,買了晚上的票,這樣的話不需要倒時差,讓大家也好受一點。

    帶隊的還是林安安。

    祁尋春在國內有事,她看林安安上次NHK處理得挺好,就也放心把人都交給後者了。

    另外,NHK衍生出來的關于冰面的問題,現在是姜意在追着處理。

    張簡方沒什麽問題,他就是後來被人喊走,聊了一些東西。

    見好就收,是對方的提醒。

    因為張簡方現今已經到了以一人破壞對方一整個系統的程度,他在一些人的眼中,不再是索契周期的小醜,而是一個要消滅掉的敵人。

    這是很危險的境地。

    這出事情沒把張簡方打擊到擡不起頭,相反,他胸中滿是怒火,恨不得扛着大炮沖進某些地方,直接來個大掃蕩。

    回家跟老婆哭唧唧,轉身出門,又是“花滑鬥士”。

    攔都攔不住。

    “NHK?啊,知道了。”他整整衣裝,“但先讓我去忙一下冰協的事,搞完了一起去。”

    因禍得福,他既然沒問題了,那麽接下來有問題的就是某些人了。

    ·

    賽前的時候會有各種預測的內容,誰能第一誰可以達成所願,又看看誰這個賽季表現得比較好。

    這種東西很受歡迎,冰迷們參與的熱情很高。

    但今年與前面的賽季都不同,變量是AI。

    GPF引入的是WINGS。

    【虎皮青椒:不瞞大家,我看見官宣大翅膀加入後,就瞬間安心了下來】

    【誰有這個排面啊,還要單獨官宣一個AI!】

    【除了我們ww還有誰!】

    【你們這群有錢人真的是瘋了,我在卡塞萊機場,出來後入目所及全是花滑,甚至有WINGS的單獨海報】

    【好排面,給點贊】

    都靈機場也叫卡塞萊機場,是意呆的一個重要樞紐。

    鋪廣告這種事情一般是主辦方做的,但既然ISU不搞,冰協不幹,那冰迷自發去組織一下下,也沒什麽問題。

    天知道機場負責人接到遠洋訂單詢問航站樓廣告費用時,那副吃驚的模樣。

    這筆錢的來源倒是挺好查的,追競技體育的富婆比較多,這次有幾個人一合計今年GPF這麽争氣,那我們也別落後了。

    沒去跟冰迷們要集資,也沒多說,幾個人湊錢就把這事兒給辦了。

    追星集資一事還屬于灰色地帶,雖然民間發展得如火如荼,但誰誰捐款跑了、誰誰海景房,報案也是頻出。

    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機場和一些臨近比賽場地的商場外圍廣告牆,都有了這群富婆們的身影。

    褚曉彤聽說了以後還去摻了一腳,讓告知此事的人替自己匿名打了一筆錢過去。

    彤姐解約流程在走,籌備個人工作室也在走,然而,就算四面楚歌了她也不差錢。

    褚曉彤:實在不行回家啃老。

    她要不是抽不開身,就跟去比賽現場了。

    ·

    GPF這個入場券,不是很好得的。

    兩站GP最高能30積分,不算替補上位,歷史最低也得一個22+才能進入前六。

    GP第一名15分,第二名13分,兩分遞減以此類推。

    競技激烈的時候可能要26+才能有戲,即兩站第二。

    ——26+的配置,是三人平分了六站第一,再三人平分了六站第二。

    假若兩次第三,是沒資格進入GPF的。

    普遍來說,22+是底線,一般都是雙第三的配置,或者是第一第五的配置。

    第二第五也不是沒有過,但比較少,因為積分相同時會看分站賽的排名、世界積分排名,就這樣慢慢篩選下去。

    三個項目裏,讓人意外的是,冰舞那邊其實大多時候會是26+的門檻。

    平昌周期就有三次都這樣。

    原因也簡單,冰舞吃得是時間的積累,Jr與Sr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哪怕是頂尖的Jr都不行。

    同時,冰舞也非常非常講究天賦,不單單是運動員個人的,還有這個組合默契的。

    後者就是玄之又玄只能用天命來形容的了。

    所以冰舞的層級固定,一直以來都格外得明顯。

    也使得每次的GPF入場券的積分門檻,随之固定了下來——第一梯隊就那麽兩三組,第二梯隊也就那麽三四組,餘下的甚至還能再按照梯隊去分。

    打破梯隊向上,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比賽規則細碎不好分辨,沒有跳躍的刺激,冰舞的賽場成績又大多被ISU操縱,每個梯隊的排名幾乎不怎麽更改。

    這個項目就變得讓人很難理解。

    秦芷賀舒揚這次是第二第三的成績進入的GPF,同時這個GP第二也是他們特別好的一場記錄。

    那會兒冰迷都在誇,說冰舞選站有點講究的。

    順便感慨宋茗茗古意怎麽落後了這麽多。

    但也有人覺得,秦賀二人運氣很好,去年狗屎運兩次第三堪堪進入門檻,今年又是拿了個第二。

    冰舞第二的含金量,在這個項目的過往歷史中,跟叢瀾拿第一是相當的。

    因為冰舞的成績很差,沒有過什麽突破。

    今年Jr一組進了JGPF,喜歡冰舞的冰迷們歡呼雀躍老淚縱橫,哭着喊着“前途有望”。

    進大獎賽總決賽,它不單單意味着一張門票、一次比賽,而是一個曾經難以被跨越的高度,被攻克了。

    秦芷賀舒揚去年GPF第六,沒有人埋怨,沒有人嫌棄,說你們怎麽這麽差勁。

    大家都明白他們能在這裏,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象征了。

    而且去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冬奧組的強将們要麽退役要麽修整,那會兒兩人也确實占了這個光。

    還有着新規則的實行,出現的混亂,等等各種原因。

    兩組第三的成績,勉勉強強湊了前六擦邊。

    他倆之後還有組合也是這個積分,若不是其他因素沒超過秦賀,去GPF的就不是他們了。

    今年他倆沒在COC,先拿了第三再拿了第二,這個配置差不多夠,主要還是兩人搶到了一站第二。

    并不是每年都是仨第一帶上仨第二,去比GPF的。

    去年就不是嘛。

    再者,秦芷賀舒揚有了第二,也就等于“仨第二”的三組,達不成這個條件了。

    這就是打破梯隊向上的突破。

    故而,勢必會有第二第三這樣的積分組合進入名單争奪戰裏。

    在第三站結束,第四站即将開始那會兒,冰迷們對冰舞的預測不亦樂乎。

    從參賽選手的以往成績、今年表現、賽場環境、老天有眼等等各種角度,打分、幻想、玄學,以求給秦芷賀舒揚兩人續上幸運值。

    好在今年不是26+之年,24的成績也足夠了。

    另外三個項目裏,出現意外的情況反而會比較多。

    女單就算3A和四周跳儲備都有,選站失誤、賽場發揮不佳,撞上了另外有人爆種,都很有可能被壓下排名,從而喪失GPF名額。

    不僅刺激,還充滿未知。

    女單這裏最低的積分是24,也就是第二第三的兩站排名。

    丹尾千佳也是美國站與法國站的第三第二,本來可以靠世界排名壓過同樣成績的慕清晖,但她在比完法國站後就宣布這個賽季要去養傷,後續至少兩個月不參加比賽。

    甚至可能會錯過她的全日。

    而在美國站得到第一的女單,第二個GP賽前傷退棄權。

    否則靠着一站第一外加另一個甚至可以是前四的成績,基本能鎖定GPF的名額。

    NHK舉辦之前,大家都在說,墨仙與這裏的一個女單有名額的争搶利害關系。

    就是因為,NHK參賽女單選手中有一個人之前拿了第二,若是能在這站拿到前三,她就很可能贏了墨仙得到六人名額。

    當然,慕清晖COC裏的第三,跟墨仙其實也是有着競争關系的。

    但她不會威脅到墨仙,因為她最好也就是個第二,這樣一來兩人的積分是一樣的。

    那會兒有人算到這點,就很難受,一方面覺得兩個妹妹都很好,一方面又想着要是積分一樣了得取舍該怎麽辦。

    有瘋子在那裏發癫,覺得叢瀾應該讓讓慕清晖,她要是放棄了第一只拿第二第三照樣能進GPF,相反,慕清晖也可以拿了第一穩進。

    這人振振有詞,說叢瀾最後出場,她想控分很簡單的,只要看看前面的成績是什麽就行了。

    這種說辭一露面,就被競體粉給圍攻了——不單單是冰面,其他項目路過的也來踩一腳。

    看足球的更直接:咋的你們花滑還有賭球呢?

    六站GP第一中,傷退的那位之外,叢瀾和西妮娅·庫裏科娃分別拿到了兩個,桑瑩則是最後一個金牌。

    桑瑩一個加拿大站第一,俄羅斯站第二,就已經站上了GPF的賽場舞臺。

    其餘拿到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女單們,兩站成績大多是第二+第四,或者第二+第五,要麽是兩個第三。

    比如跟墨仙利害關系的那位,就被NHK的短節目冰面給坑到了,自由滑也沒有太大的優勢,最後成績是第五。

    也就是第二+第五,積分22,落敗。

    所以當時看到NHK的冰面質量出現問題,有些冰迷的心裏就有點複雜。

    男單與女單是差不多的情況。

    雙人那邊更甚,第六的積分是26(兩個第二)。

    但雙人組合裏,不是仨第一和仨第二的分層,而是有組合拿到了第一第三和第一第二這樣的積分。

    趁着GPF還沒正式開始,又在扒拉參賽選手的冰迷們,發現今年的競争強度,似乎并沒有随着AI對技術正确的強調,而減弱。

    不過,她們普遍認為:還是GP第一最管用。

    有個第一的話,容錯率最高能到下一站的第四呢!

    ·

    總決賽人多,一共比三天,還是照舊先比Jr的。

    郝靜柏她們就自己住了個套間,叢瀾這邊的Sr們後到,也是自己住的。

    這樣的話方便安排,還不會因為訓練時間打擾到對方。

    叢瀾:“場地去了嗎?怎麽樣啊?”

    她打了個哈欠,雖然大巴車上睡了一路,但還是很疲憊很困。

    郝靜柏:“去過啦!冰面很好!”

    冼初然:“但沒首鋼好。”

    汪淩:“你仿佛在說廢話。”

    許欣可默默看着沒有說話。

    汪淩看向了在放行李的墨仙,有點羨慕:“哎你都可以參加成年組了哎!”

    去年還一起比JGPF呢,今年她就到GPF去了。

    墨仙:“年紀大是這樣的。”

    叢瀾要素察覺,緩緩看來:“嗯?”

    墨仙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

    汪淩:“那我明年年紀大了也要來!”

    她明年可以升組的!升組就能比GP啦!

    冼初然:“瀾神以前好像十四歲就比GP了哎?”

    叢瀾點頭:“對啊,我那會兒還可以雙線作戰,除了世錦賽不能跨組,別的都行。你們不是比過成年組的賽事了嗎?”

    國內賽很寬裕,這方面是放開了的,13歲要是想比成年組也沒問題。

    冼初然遺憾:“比了,但GP不行。”

    現在規則縮緊,不允許JGP和GP一起比了。

    但就算可以,也沒名額給這群孩子去比GP,現在Sr的人數都挺多的,特別是女單。

    雙人冰舞那裏運作一下倒是還行。

    叢瀾:“早晚能比。”

    14歲女單現在頂尖的一批都有四周跳了,質量不輸給Sr這群人的。

    對女單來說,年歲小就是本錢,未發育出技術比發育後要輕松許多。

    若是允許Jr比GP,可能現在會有更多人無視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盡全力透支運動生涯,來拼一個更多的GP成績。

    有些女單14歲還四周跳,下一賽季就不見蹤影了,這群人的粉絲們就很不喜歡這個被補上的規定。

    她們還拿叢瀾當年說事,認為就應該繼續開放GP的14歲限制。

    可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就在探讨三周跳對運動員的傷害性,只不過現在換成了四周跳罷了,而四周跳的傷害遠勝三周跳。

    透支未來的健康,太多教練敢這樣做了。

    不然,平昌周期怎麽會有那麽多昙花一現的四周跳女單?賽場都沒上,就在俱樂部對外的視頻裏發跳躍落冰,而後再無蹤影。

    能在賽場待一年再傷退的,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速成四周跳”,這一批女單就是部分教練謀求私利的犧牲品。

    露于人前的已經很多了,可真按照出難度的比例來講,後面起碼還有十倍的犧牲品。

    便如今年的總決賽,中國隊在女單裏非常出彩,一大部分原因是AI的公平讓五毒技術定格的運動員露了原型,來不及糾正技術,分數被扣太多,水分困難,成績一下子就落了下去。

    再來争吵所謂的14歲參加GP,就不是對女單花期短的遺憾,而是赤裸裸地壓榨未來一批又一批的小女單了。

    與這個吵點相反的是,ISU在考慮調高女單升組年齡的議題。

    15歲太小了,也許16或者17更好。

    這是一個不太妙的議題,因為女單一年一變化,15歲的人在16歲,甚至能從一個會三種四周跳的女單,變成連五種三周跳都不穩定的女單。

    男單發育關困難的是少數,但這少數,在女單這邊是幾乎所有。

    不過幸好的是,AI進駐賽場,今年的賽季表現都很不錯,技術正确趨勢也愈發強烈了。

    升組年歲提高的一個理由,便是讓Jr有更多的時間認真籌備打磨技術,試圖拯救當前的混亂局面,引導花滑趨向。

    這是前兩年提出議題時的發言。

    ISU之所以考慮,其中包含着許多私心,不過,這一舉動并不意味着他們真的想要改變。

    因為誰都明白,花滑趨向,不是一個年齡能改變的,真正要動的是裁判,是ISU內部利益糾葛。

    在此之外,任何舉措都是隔靴搔癢,是ISU蒙騙世人乃至蒙蔽自己的借口。

    一種自欺欺人的白努力罷了,為的就是在被質問時能回一句“我們努力過了”。

    正确的努力:張簡方。

    虛假的努力:ISU。

    但這樣的議題若是被确定通過,對女單來講,可能是滅頂之災。

    Jr将會卷生卷死,Sr水平迅速下降。

    不是因為Sr的運動員特殊,是因為能邁過發育關的人,本就是幾乎死了一遍才繼續站在冰上的。

    她們用命拼出來的成績,落在ISU這邊,只不過一句輕飄飄的“提高年齡”。

    這不公平。

    ·

    都靈這個場館布置得挺好,就是門票太貴。

    坐下準備看OP的藍莓醬深深嘆氣。

    她追叢瀾比賽追得,零花錢都要砸沒了。

    富婆尚且如此,遑論普通人家的冰迷呢?

    藍莓醬之前還跟人吐槽,都靈是瘋了嗎是冰協有爛坑要補嗎要這麽貴,P席比去年翻了一倍!

    算上飛機住宿,別說一眼萬元了,這得好幾萬。

    等待比較無聊,她掏手機刷比賽話題,看見有人在罵山頂票又貴視野又差勁。

    藍莓醬擡頭看了看:“……”

    好吧你們更慘。

    國內的賽事涉及到了二層挑空看臺席位時,票價會斷崖下跌,最靠後的位置五十塊錢都能買到。

    就是因為二層的視野非常狹窄,看到的運動員跟螞蟻黑點兒似的就算了,連屏幕都不太方便看。

    放在大部分比賽中,這樣的位置是會提前遮蓋禁止購買的,壓根不開放。

    還是冰迷們哭訴買不到票,但就希望能進賽場看看,冰協這才給開了的。

    但很顯然,有良心的賽事方不多。

    藍莓醬萬分感謝自己提前買到了一層前排的位置。

    她放下手機,熟練地從包裏拿出來了單反,趁着小Jr們上場熱身,先檢查一番。

    不遠處的媒體區席位上,已經坐滿了扛着大炮的黑乎乎的媒體們。

    藍莓醬敢用自己的單反打賭,三分之二都是為了叢瀾來的。

    就像是這場門票,要沒叢瀾在,它敢提價嗎?

    可惡,花滑市場擴大了真煩!

    藍莓醬沮喪。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